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浅析利用JX-4C制作数字正射影像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在JX-4C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的技术路线,并分析了正射影像像元和DOM信息文件结构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格式信息文件之间的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32.
西藏农牧区农户土地决策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农户土地决策,均质化处理农户决策因子,形成土地决策空间图;制作土地覆被图和农户土地决策空间图,通过图像叠加处理,来分析土地覆被变化与农户土地决策度政策因子间的空间联系。西藏农牧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决策决定了土地覆被变化方向,政策因子起修正作用;农户土地决策与土地覆被在空间上和属性上能互相体现;农牧区政策的制定应立足于农户土地决策,在满足农户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引导农户顾及生态环境建设;农户土地决策、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与土地覆被在空闻上能互相体现,可通过观察土地覆被变化来监测农户土地决策及政策因子效果。  相似文献   
133.
纳日贡玛一带的始新世—渐新世斑岩体多以不规则小岩株形式产出,由二长花岗斑岩组成;岩石化学类型为亚碱性的富钾钙碱性系列,SiO2、Al2O3、K2O、Na2O、LREE,Sr、Rb、Ba、Th、Ce、Mo、Cu、Au、Ag含量高,CaO、TiO2、HREE、Y、Yb、Cr、Sc、Co、Ni亏损。稀土分馏明显,Eu异常不明显。斑岩源岩为壳源,有洋壳物质的混染;其形成模式为陆内俯冲导致软流圈上涌,并向下地壳注入诱发下地壳物质熔融产生岩浆。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地区直罗组后生蚀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彬长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存在早期紫红色氧化蚀变和晚期灰白色、灰绿色还原褪色蚀变两种蚀变类型。早期氧化蚀变的主要蚀变矿物为微粒状褐铁矿和褐铁矿集合体,而晚期灰白色、灰绿色褪色还原蚀变的蚀变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绿泥石以及部分残留未完全氧化的炭屑。研究区直罗组蚀变在垂向上分带明显,在垂向上铀矿化主要受灰绿色褪色蚀变砂体与原生灰色砂体的过渡部位控制,铀矿物主要为铀石,常分布于炭屑中且与黄铁矿伴(共)生;平面上,铀矿化产于氧化—还原过渡带内。  相似文献   
13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州地区作为近年来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型铀矿勘查的重点区域,对其铀储层粒度特征与古水动力意义的研究可为该地区铀成矿沉积条件、成矿机理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以覆盖全区的310个钻孔为基础,通过统计学原理,对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铀储层砂体厚度进行统计并绘图,通过采集铀储层粒度样品33件,研究其相应的C-M图、累积概率曲线图、频率直方图、粒度参数散点图,结合该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沉积相特征,明确研究区铀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铀储层沉积环境和古水动力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水口-胡家河近南北向铀储层砂体和景家河东西向铀储层砂体,其中水口-胡家河铀储层砂体可细分为水口-鸭河湾、朱家山-鸭河湾两部分,皆从南东向北西方向延伸。从样品分析得出直罗组下段铀储层具有较典型的辫状河沉积体系特征,且水口-胡家河铀储层砂体具有靠近物源、水流能量较高的特点,铀储层砂体沉积期水口-胡家河水动力自南向北逐渐有减弱趋势,景家河地段水动力自西向东逐渐有减弱趋势,水口-胡家河水动力条件整体较景家河偏低,证明水口-胡家河地区辫状河自南向北汇入景家河地区主河道。  相似文献   
136.
吐哈盆地铀矿找矿工作因十红滩矿床的发现而取得了重要突破,之后又在八仙口、苏巴什等地区相继找到了铀矿体与铀矿化.尽管矿床的发现带来了与铀矿化有关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然而,矿床层间渗入氧化成矿作用的关键控制因素——沉积相与微相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通过分析盆地的构造演化、钻孔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识别出含矿目的层西山窑组(包括一段、二段、三段)主要形成于辫状三角洲环境.西山窑组一段、三段沉积于辫状三角洲平原环境,而最为重要的含矿层——西山窑组二段则沉积于辫状三角洲前缘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等微相.镜下鉴定结果表明,目的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次要为岩屑长石砂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铀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独立铀矿物,即沥青铀矿和含钛铀矿物.连井剖面对比研究表明,含铀含氧流体自南东向北西方向迁移,形成的铀矿体主要为板状和卷状.沉积相、微相与铀矿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铀矿化发育在辨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河口坝微相环境,或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分流间湾微相接触界面附近的岩石中,沉积相(或微相)界面是控制铀矿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7.
袁涛  倪璇  周伟 《地学前缘》2021,28(4):110-117
煤炭开采是一种具有大规模高强度性质的生态扰动行为,会产生区域地表压占与损毁、植被破坏等生态扰动和环境污染问题。西北干旱荒漠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本身极其脆弱,宁东矿区是典型的干旱荒漠煤炭开发区,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选择宁东矿区以及与矿区自然条件相近的自然植被参照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08—2019年共276期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NDVI)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通过STL时间序列分解、函数主成分分析(func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FPCA)、像元二分模型植被覆盖度计算等方法,从时间维度上分析了矿区周边区域和参照区NDVI均值在研究期内的总体变化趋势,发现随着开采过程的持续,相比自然参照区植被而言,矿区周边植被生长受到了明显胁迫;从空间维度上分析了不同距离缓冲区NDVI数据的相关性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函数主成分分析得到第一主成分函数,确定矿区生态影响范围边界在7 km左右;本研究还在像元尺度分析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按照变化的程度进行了分级统计分析,发现矿区周边区域虽然NDVI均值总体长期趋势相对稳定,但植被中度和重度退化区域面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8.
为改善传统偏移量跟踪技术获取山地冰川表面位移时受大空间基线和地形起伏影响较大的状况,研究了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辅助的偏移量跟踪技术。以西藏自治区康马县和浪卡子县之间的卓莫拉日山系东段冰川区为例,选取2对不同空间基线长度的TerraSAR-X数据应用传统的和DEM辅助的偏移量跟踪技术进行处理,并对比非冰川区的2种偏移量提取结果;针对2景入射角和成像范围有所差别的COSMO-SkyMed影像开展了DEM辅助的偏移量跟踪数据处理。结果表明,DEM辅助的偏移量跟踪技术不仅降低了空间基线和地形起伏引起的误差,而且还能应用于同一传感器不同波束模式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扩大了SAR数据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9.
南海莺歌海盆地东方X气田中新统黄流组一段发育浅海海底扇沉积,沉积类型特殊,砂体连通性复杂,对储层构型的研究较为薄弱,影响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地震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岩心、钻井、测井、三维地震和地震波阻抗反演成果等资料,对东方X气田中新统黄流组一段Ⅱb气组海底扇构型单元及砂体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海底扇主要发育中扇亚相的水道沉积、堤岸沉积、席状砂和扇缘砂; Ⅱb气组以水道沉积及席状砂为主,2期水道沉积以充填沉积作用为主,整体呈NW-SE向展布;储集层内部砂体有层状充填、垂向切叠及侧向切叠3种叠置样式; 储层构型主控因素包括物源供给、地形坡度及重力流能量。  相似文献   
140.
离子吸附型稀土中离子相稀土的准确测定对稀土矿体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离子相稀土以羟基或水合羟基的形式吸附在黏土矿物上,可与强电解质(Mg~(2+)、NH_4~+等)交换解吸进入溶液。前人以硫酸铵为淋滤液,实现了离子相稀土的解吸、提取,但在溶液浓度、浸取过程等方面选择各异,淋滤浸取率(60%~90%)差异大,未形成高效、统一的浸取方法,不利于离子相稀土元素的精确测定。本文通过对比实验规范了硫酸铵淋滤离子相稀土的各项淋滤参数(固液比、硫酸铵浓度、样品最佳称样量、浸泡时间),减少了淋滤过程中离子相稀土的损失,浸取率达到88%~98%,进而利用ICP-MS测定离子相稀土分量。方法检出限为0. 05~5. 11 ng/g;三类岩性离子吸附型稀土样品的精密度为:火山岩1. 80%~10. 01%,变质岩1. 06%~7. 27%,沉积岩1. 72%~7. 58%。协作实验室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效率高,为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