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51.
沉积硼酸盐矿床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 ,主要见于南、北美和我国青藏高原的盐湖中、美国和土耳其某些第三纪沉积盆地中 ,以及欧洲某些古代海相盐矿床中。为了研究其形成问题 ,从 70年代开始 ,我们利用青藏高原盐湖卤水和泉水进行了许多模拟实验工作。从 40~ 5 0个样品中获得了大量钠硼酸盐、纳钙硼酸盐、镁硼酸盐和含氯化镁的镁硼酸盐复盐。这对于阐明表生作用条件下硼酸盐矿床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证明 :1)与地热和火山活动有关的水体是硼酸盐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2 )硼酸盐矿床可形成于Na、K、Mg//Cl、SO4 ·H2 O和Na、K//Cl、SO4 、HCO3、CO3·H2 O不同水盐平衡体系的不同富硼水体中 (盐度 :1 2 7~ 41 4% ,B2 O3含量 :0 0 5~ 2 97% ) ;3 )硼酸盐矿床通常形成于稳定平衡条件下 ,而不是介稳平衡条件下 (蒸发过程中 ) ;4)低温条件有利于硼酸盐自水体中析出 ;5 )硼酸盐矿床的形成与水体的化学类型、pH值和硼含量有密切关系 ;6)我们实验中所获的硼酸盐反映了天然硼酸盐矿床形成的原始条件。不仅揭示了大陆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 ,也揭示了古代海相盐矿床硼酸盐的成因。  相似文献   
52.
Based on the integral equation transformed from three dimensional Laplace equation and by the adoption of the division manner of sub- region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s of the velocity potential of each sub-region are given considering the continuity conditions of potential and normal derivatives at the interface of sub-regions. Therefore, computation of wave deformation in offshore flow field is realized. The present numerical model provides a good solu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to the calculation of wave deformation in large areas.  相似文献   
53.
西藏扎仓茶卡盐湖卤水25℃等温蒸发实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仓茶卡盐湖卤水属硫酸钠亚型,这种卤水是大陆盐湖中所特有的。其卤水组成与海水完全不同。海水蒸发实验的研究早在1849年乌齐利奥(J.Usiglio)就已开始。1896年J.H.范特荷夫对海水Na~-、K~ 、Mg~(2 )//Cl~-、SO_4~(2-)、H_2O体系的稳定平衡进行了大量工作。1938年Н.С.库尔纳科夫和В.И.尼古拉耶夫发表了Na~ 、K 、Mg~(2 )//Cl~-、SO_4~(2-)、H_2O体系  相似文献   
54.
孙大鹏 《地质论评》1964,22(4):276-288
至今,油页岩与石油的成因联系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学者认为,油页岩是可燃有机矿产一部分,应从化学观点进行研究。如А.Д.阿尔汉格尔斯基(1927年)、Г.Д.斯塔德尼科夫(1932—1937年)、В.П.巴士林、И.О.布罗德及В.С.维谢洛斯基  相似文献   
55.
内蒙高原的天然碱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高原天然碱湖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二连盆地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和海拉尔盆地东南部。面积一般为数平方公里至数十平方公里,多被沙丘所环绕。卤水矿化度为200—350g/L,pH=9.09~10.67,主要由Na~+(K~+),C1~-,SO_4~(2-),CO_3~(2-),HCO_3~-组成,属Na-CO_3-SO_4-C1型。一般碱湖中有两层天然碱层,它们主要由泡碱、芒硝、石盐和天然碱组成。本区碱湖多形成于全新世早期,其天然碱层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56.
对采用原子滤波器的激光雷达技术和双边缘技术的灵敏度和误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于纯 Rayleigh散射 ,双边缘系统的灵敏度高于基于碘分子的激光雷达系统 ,而对于 Rayeigh- Mie混合信号 ,双边缘系统通过采用特殊工作点的办法 ,有效解决 2种信号响应不同的问题 ;但同时该工作点的选取使得系统灵敏度降低 ,误差增加。对于后向散射比不是很大 (<10 )的情况下 ,误差可以控制在1m/s以内 ,完全可以满足测量要求 ,因此对于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测风很适合。基于碘分子的激光雷达系统利用碘分子的高吸收性对 Rayleigh- Mie信号有效的进行分离 ,并且灵敏度随着后向散射比的增加而增加 ,从而对底层大气的探测特别有利。  相似文献   
57.
孙大鹏  孙宏亮  胡博 《地下水》2007,29(1):68-71
近几十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城市的地下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氮污染问题,地下水逐渐成为氮元素的"储存库".而含水层对氮的自净能力极为有限,且氮对地下水的污染具有后遗效应[1],使得氮污染对地下水水环境的危害重大.论述地下水中氮的来源,氮污染的危害、途径,影响其迁移的因素及其循环转化机理,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8.
氯化物型钾盐矿床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大鹏  帅开业 《现代地质》1998,12(2):229-234
根据国内外许多钾盐矿床大量样品测定的结果,通常石盐(岩)的37Cl/35Cl比值和δ37Cl值高于钾石盐(岩),而钾石盐(岩)又高于光卤石(岩),说明这些蒸发岩是在不同水体、不同浓缩阶段形成的,是氯同位素分馏作用长期进行的结果。这些蒸发岩的氯同位素组成与其Br、K、Mg含量变化有密切关系。今后在我国找钾过程中,应把氯同位素组成及其Br、K、Mg含量结合起来,作为找钾标志考虑。  相似文献   
59.
2006年9月~2007年8月,于青岛流清河湾扇贝养殖笼上进行了周年污损生物的人工挂板实验,共记录大型污损生物65种,优势种有:硬石莼、缘管浒苔、多管藻、太平洋牡蛎、紫贻贝、大室膜孔苔虫、莫氏二段海鞘。主要附着期在5~11月,月板最大湿质量出现在9月,为637.46 g/m2;季板最大湿质量出现在秋季,为3 121.28 g/m2;半年板最大湿质量出现在下半年(9~2月),为5 924.57 g/m2;年板湿质量为3 551.58 g/m2。从污损生物种类的垂直分布看,表层板以藻类、端足类为主,底层板以双壳类、海鞘等污损动物为主;从全年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看,夏、秋季物种数多于冬、春季,秋季群落的均匀程度低于其它3季。本文还探讨了下水季节、周期及物种依赖关系对污损生物群落的影响,初步拟出1年周期里污损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认为微生物黏膜形成后,污损生物群落开始步入中期阶段并继续发展,它历经贝类、藻类、端足类、水螅等生物的相继出现与消亡,在年板上形成以紫贻贝为优势的复杂群落,但该群落还未达到最终的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60.
唐蔚  孙大鹏  吴浩 《海洋工程》2017,35(4):44-52
采用三步有限元法对N-S方程进行离散,同时借助CLEAR-VOF方法追踪流体自由表面,利用主动吸收式造波等手段改进了二维不规则波浪数值水槽,使得水槽中的波浪谱与目标靶谱吻合较好。进而建立了不规则波浪与开孔沉箱作用一种新的数值模式,分析研究不规则波作用下开孔沉箱的反射率,并与现有的物模结果和数模结果进行了对比,为不规则波与开孔沉箱作用问题的研究,探求了一种新的数值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