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通过对坦桑尼亚恩泽加绿岩带玛汀杰金成矿区的4个金矿(化)体的成矿背景和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初步了解该区金矿体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玛汀杰金矿为产自韧性剪切带的石英脉型金矿,赋矿层位为太古代尼安兹超群绿片岩,矿体由NW向和EW向两组构造控制,矿石类型包括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和构造角砾岩型。普遍发育黄铁绢英云化。矿石w(Au)=0.62×10-6~3.04×10-6,部分矿石w(Au)值大于100×10-6。玛汀杰地区金矿为典型的产自绿岩带韧性剪切带的石英脉型金矿,矿床成因为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22.
基于1980—2016年长江流域站点观测降水,评估了CWRF区域气候模式对长江流域面雨量和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CWRF模式能较好地再现1980—2016年长江流域及不同分区降水空间分布及月/季面雨量年际变率,且在冬、春季表现较好,夏、秋季次之.CWRF模式对长江流域面雨量存在系统性高估,对面雨量的模拟...  相似文献   
23.
利用2000-2010年MODIS地表温度产品影像,结合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成都地区夏季城市温度场及其城市热岛变化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加快,成都地区夏季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区域以中温区向次高温区转换为主。成都地区热岛效应昼夜变化较大:白天热岛面积不断增大,与周围卫星城热岛连成一体,2000年和2010年城市热岛对区域的增温贡献分别为0.13℃和0.29℃,变化量达0.16℃,夜间并不存在大面积强热岛区。旧城区内城市热岛面积有所增加,但不显著,城市扩展区内热岛的规模显著增大,2010年较2000年新增强热岛区域面积166.43 km2,变化幅度达54%。高城市化水平的成都市地区的日较差相对于周边低城市化水平地区明显减少。同时,城市热岛还与人口的平方根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成都地区非农业人口规模每增长100万人,热岛效应强度增加0.4℃。  相似文献   
24.
纳钦圭阿石墨成矿带位于坦桑尼亚南部林迪—姆特瓦拉地区,近年来发现一系列大型、超大型优质晶质石墨矿,尚未见系统报道.该成矿带东西宽约40 km,南北长约120 km,区域岩性为一套中高变质的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角闪岩等,局部混合岩化强烈.地层呈NE-NEE向展布,局部平卧褶皱、鞘褶皱等发育,断裂构造以NE向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