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青海湖流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补偿是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中的一种创新途径.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域, 以碳蓄积量作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目标, 结合人文调查数据和自然模拟结果, 分别采用福利成本法和最小数据方法对研究区生态补偿中的空间选择和补偿标准确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环青海湖四个县的生态补偿效率成本比分别是海晏县0.5353、 刚察县0.5398、 天峻县0.5549、 共和县0.4353.在生态补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生态补偿的优先顺序依次是天峻、 刚察、 海晏, 最后是共和.若海晏县全部低盖度草地退牧则需付费328.5元·hm-2·a-1, 可年新增碳固定量1.7×107 kg; 若刚察县全部低盖度草地退牧则需付费250.5元·hm-2·a-1, 可年新增碳固定量5.25×107kg; 若天峻县全部低盖度草地退牧则需付费181.5元·hm-2·a-1, 可年新增碳固定量18.52×107kg; 若共和县全部低盖度草地退牧则需付费478.5元·hm-2·a-1, 可年新增碳固定量2.86×107kg.  相似文献   
92.
梁友嘉  徐中民 《冰川冻土》2012,34(4):999-1006
尽管近年来统计数据的生成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但可用的详细人口数据始终难以得到满足.在一些自然-人文要素耦合的建模研究中, 如生态经济集成建模、 环境和健康分析等都需要基于区域尺度的栅格人口分布建模方法.随着GIS和RS技术的发展, 上述建模方法已有较大进步.利用GIS技术, 基于夜间灯光辐射数据和LUCC在象元栅格水平上构建张掖市甘州区人口空间分布. 首先对DMSP夜间灯光辐射数据进行重采样, 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获得灯光数据; 然后与LUCC叠加分析, 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 灯光辐射指标和人口统计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 完成空间化.并在乡镇尺度上进行模型检验, 模型总体的调整R2为0.88, 标准误差为400, 为下一步开展时空变化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3.
灌区农业完全成本水价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灌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价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它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具. 现有的水价模型多以供水生产成本代替了供水过程中的全部成本,完全成本水价模型综合考虑了供水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成本以及利润和税金,使水价能充分体现水资源的稀缺价值、供水服务成本以及水环境的恢复补偿费用. 介绍了完全成本水价模型,然后以张掖市甘州区的灌区为例,计算了其农业完全成本水价. 结果表明:大满、甘浚、上三和乌江4个灌区的完全成本水价分别为0.16元·m-3、0.15元·m-3、0.20元·m-3、0.14元·m-3. 接着比较了各灌区的现行水价与完全成本水价的差异,得出张掖市现行水价偏低,各灌区现行水价分别占完全成本水价的62.5%、66.67%、50%、71.4%,均未达到各灌区的完全成本水价,无法补偿供水单位的供水成本.  相似文献   
94.
环境经济帐户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中加入环境的内容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在总结国内外环境经济帐户研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最新发展的综合环境经济帐户体系(SEEA)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将环境成本内生于生产和收入帐户,同时调整生产帐户中资产和收入帐户中的存量和流量是当前的环境经济帐户体系有别于其它帐户体系的基本特征。详细介绍了建立环境经济帐户的十大步骤。指出了建立区域尺度环境经济帐户中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系统地总结了环境经济帐户在政策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甘肃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比较生态足迹指数、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自然资本指数(NCI)等作为衡量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指标的不足后,选择能值分析及其指标作为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方法和指标。通过对甘肃1994—2004年的净能值产出率(NEYR)、能值投入率(RIR)、环境负载率(ELR)和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ESI)等7项指标的计算及趋势分析,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得出:甘肃经济还处于较低水平,开放程度依然有限,能值消费和利用结构也是低层次的,近年工业化步伐虽然加快,但要实现甘肃的可持续发展,仍需重视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进口低能值、高能量的产品而输出高能值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自组织最优化状态(能源利用高效率)和系统对外最大功(强势竞争力);甘肃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的波动下降与甘肃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无关系。重视经济增长和控制其对环境系统的压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平缓降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