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自然正交展开的方法,求出各个样本的时间权重系数,并把它作为组合因子来建立逐步回归方程.这样建立起来的方程中所引入的预报因子——时间权重系数,是一个携有全部参加自然正交展开的前期因子信号的组合因子.由这样因子构成的逐步回归方程,可以期望较一般因子或人为组合因子所构成的逐步回归方程有更客观、更理想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2.
徐元  王宝灿 《海洋学报》1996,18(6):50-60
潮滩表层沉积物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潮滩的稳定性。根据有效应力理论(EffectiveStressTheory),本文选择沉积物抗剪强度作为其稳定性指标进行研究,并对沉积物其他特性(如含水量、湿容重)进行了同步测定.针对与潮间带滩面的有规律出露和浸没有关的表层沉积物稳定性时空变化,文中提出了包括外动力(波、流)作用与内在稳定性(抗冲刷能力)两方面的潮滩表层沉积物稳定性概念模式,从微观上合理地解释了潮滩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3.
徐元 《海洋工程》2001,19(1):88-93
采用1999年1-2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1996年10月底质调查资料以及1998年水下地形测图,对洋山海区岛屿间水流、泥沙及水下地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洋山海域属淤泥质海岸带的中等潮差近岸水域,缘于基岩为主体的岛屿与大流速的水流间的相互作用,其基本特征为大流速、多通道、高含沙量以及浅滩(岛屿)与深槽间布的水下地形,从潮量对比看,其主要潮汐通道南北岛链间通道为涨、落潮流共同作用且以落潮流为主的通道,小洋山-镬盖塘通道为涨潮流通道,镬盖塘-大岩礁通道为落潮流通道。基于以上认识,港口整体布局类型可分为人工岛型和单通道型,而布置起布工程时,应注意其附近小洋山-镬盖塘通道以涨潮流为主的特性,为减少对原始流场影响,以布置在小洋山岛西南侧为佳。  相似文献   
24.
引言 宁波市地处东南沿海,据1989年的资源调查,有林地面积为29余万顷,森林覆盖率36.8%,但森林水灾发生率和受害面积一直较高,1986年达到高峰。发生森林火灾(受害面积≥1公顷)131起,森林受害率达10%以上。另据1986~90年全市不完全统计受害面积达2514.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万元,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更是无法估量。  相似文献   
25.
淤泥质潮滩潮锋的形成机制及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元  王宝灿 《海洋与湖沼》1998,29(2):148-155
根据1979-1992年不同类型淤 质潮滩张潮前锋水沙观测资料,结合潮锋作用沿滩面上溯的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涨潮前犹存在水流加速过程是潮锋作用的本质,其出现前提是滩面的宽展平缓,而潮位变化速率过程测定了潮和强度对 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