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利用孔底液压冲击钻具破碎岩石是最近在钻探工作中推行的一种新方法。液压冲击器所形成的扭距和冲击脉冲对岩石破碎工具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有效破碎井底岩石,从而大大提高机械钻进效率。  相似文献   
122.
对于球状模型表面上的一点及相应的局部速度,采用一种简单的变换,研究扰动沿表面传播问题。用高斯波束计算方法就几个横向非均质球状模型进行了射线追踪并得到了理论地震图。其结果显示出对用于简正型的一级扰动理论的偏差。  相似文献   
123.
青藏高原东南缘发育数十万平方千米的广阔地貌过渡带与大面积低起伏地貌面,独特的地貌提供了解读高原构造拓展与地表隆升时间、过程以及机制的理想窗口。为揭示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响应和地貌演化过程,通过构造解析、构造地貌以及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分析对金沙江下游流域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早在始新世即已处于北西向为主的区域性挤压条件下而发生广泛褶皱变形。尽管始新世存在区域性变形响应,但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下游地区在古近纪为低海拔丘陵地貌,地表隆升幅度极为有限。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研究区总体处于长期的低剥蚀速率环境,促进了低海拔平缓地貌的形成。晚新近纪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发生区域性缩短变形与显著地表隆升,大型水系同步下蚀,共同塑造形成现今较高海拔的低起伏地貌面与深切峡谷并存的特征性地貌。研究结果支持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近纪以来的隆升与地壳构造缩短及增厚密切相关,而中下地壳塑性流动增厚机制并非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