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朱燕 《内陆地震》2005,19(1):80-80
为有效防御各种自然灾害和减轻灾害损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抗灾救灾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灾害防御协会于2005年1月18日联合组织召开了2005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灾害趋势会商会。新疆人民政府抗灾救灾办、新疆灾害防御协会、新疆民政厅、卫生厅、公安厅交警总队、公安厅消防局、水利厅、农业厅、气象局、地震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厅、林业局等18个自治区级单位,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32.
碳封存技术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介绍了碳封存机理,分析了生物封存、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的地质特点,总结了碳封存选址和监测技术,旨在不断优化碳封存技术与方法,确保碳封存项目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3.
2000~2002年青岛地区沙尘天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象台沙尘天气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天气图资料,借助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分析了影响青岛市的沙尘来源、移动路径,以及沙尘粒子的干沉降通量.结果表明:青岛市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一天中出现沙尘频率最高时刻是14时.影响青岛的沙尘暴天气主要爆发于蒙古国,在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以及蒙晋冀长城沿线得到加强后到达青岛.影响青岛的沙尘天气移动路径主要是偏西和偏北两条路径,偏西路径是爆发于蒙古国的沙尘暴由内蒙古中部入侵,沿着山西北部-河北-山东-青岛的路径到达青岛;偏北路径是爆发于蒙古国的沙尘暴由内蒙古东部入侵,经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或科尔沁沙地至河北北部,再沿京津地区-山东-青岛的路径到达青岛.每年由青岛入黄海的沙尘粒子干沉降通量为51.3 g m-2a-1,春季的干沉降通量为o.20 g m-2d-1,整个黄海每天的总干沉降量为7.58×105g.  相似文献   
34.
朱燕 《内陆地震》2006,20(3):244
2006年7月15 ~22日,美国雷舍利尔理工学院斯蒂文·洛克教授来新疆开展第二期天山地震动力学合作研究.16~20日,洛克教授在新疆地震局专家陪同下,赴南天山在中美合作的10个地震台站进行了地震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35.
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四川盆地20个国家级基本气象站1954-2005年的大雾和能见度等资料, 探讨了区域性浓雾的认定标准, 建立起该地区较完整的区域性浓雾日数序列, 分析了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①盆地内区域性浓雾主要发生在秋冬季 (9月至次年2月), 占总数的92.8%, 这也就决定了浓雾日数序列是一个跨年度统计的序列; ②1954-1976年盆地内浓雾处于偏少的负位相, 尤以20世纪60年代为最少, 相反, 20世纪80-90年代浓雾频次高、强度大, 处于多雾的正位相, 但是近些年有明显的减弱; ③在浓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中, 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背景大气浑浊度) 起着主导作用, 同时, 干湿状况是决定浓雾年代际变化另一主要原因, 局地气候变暖对浓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④90年代以后盆地内浓雾的减弱是3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应用地磁响应比方法 ,分析计算了喀什地磁台 1996— 1999年地磁资料 ,结果表明在伽师强震前地磁场有明显的异常 ,这为震磁信息提取和异常判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7.
新疆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地区是中强地震高发区 ,而地磁观测台站较少 ,仅有乌鲁木齐、喀什 2个Ⅰ类台。它们分属北天山地震带、帕米尔 -西昆仑地震带两个不同的构造带上 ,间距上千公里 ,致使在地震预测中地磁分析预报方法的应用受到影响。自 1 96 6年邢台地震之后 ,我国逐步建成较完善的地磁观测系统 ,在对震例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出在地震预报中较为实用的方法。综合来看 ,这些预测方法一般需要在地磁台网分布密集、有 3个以上观测台、且较小台间距条件下才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对于新疆特殊的台站条件 ,只能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新疆观测条件的分析方法 ,…  相似文献   
38.
梅华  朱燕  牛传星 《工程地质学报》2015,23(6):1039-1044
为了研究水岩作用对蚀变岩劣化破坏的损伤机理,选取某边坡蚀变岩样为试验对象,对不同饱和-失水次数的蚀变岩进行了岩石力学试验。建立了数学关系式来表达水岩作用对蚀变岩力学性质的劣化规律,借助损伤率的概念分析了循环次数对蚀变岩力学性质的损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岩作用下蚀变岩的力学性质产生了明显的劣化现象,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劣化效果越明显;当岩石的蚀变风化程度相同时,抗拉强度劣化程度最大,弹性模量次之,单轴抗压强度最小;在不同饱和-失水循环次数下,蚀变岩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随次数的增加迅速减小,单轴抗压强度出现持续减小的现象;蚀变、风化程度越高的岩石对水岩作用表现出越强的敏感性,随着饱和-失水循环次数的增加,蚀变岩的劣化现象趋于稳定,抗拉强度的损伤率最大达到63%,弹性模量60%,单轴抗压强度48%。  相似文献   
39.
朱燕  郑黎明 《高原地震》2000,12(3):57-60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由于应力的集中、积累、释放,使得应变场内介质磁性发生变化。特别是短周期的地磁异常变化与地震发生前后的地磁扰动密切相关。采用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方法,用喀什地磁台1990-1998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得出1990年以来几次6级以上强震包括伽师地震前后,周期为9-200分钟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A│、│B│、总方差σz及帕金森矢量参数、相应的频率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40.
周强  叶茵  朱燕  高文明 《贵州气象》2008,32(5):24-25
针对举办风筝节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统计分析了贵阳市白云区自1982年建站至2008年27a间4—6月各旬的平均温度、平均风速、降水及日照时数等各要素的气候变化规律,综合考虑各旬要素对举办风筝节的影响,为贵阳市举办国际性风筝节选定开幕式时间及其他工作安排提供科学的决策气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