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复杂而强烈,地震与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意义重大。基于地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相互补充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理论,选择深部地球物理场、区域构造变形、地震活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为内动力因素,地形地貌、降雨量、河流冲蚀组合计算所产生的地质灾害条件作为外动力因素,地层岩性和活动断裂影响带作为介质因素,进行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地质要素梯度来反映内动力作用和通过地质环境要素综合分析表现外动力作用是提高评价准确性的有效手段;青藏高原东缘可分为8个构造特征差异显著的一级分区,75个综合因素差别较大的二级分区,653个外动力条件有一定差别的三级分区;总体而言,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和安宁河断裂带构成的Y字型构造格架断裂带附近的地壳稳定性最差,西部次之,东部最好,北部区块较完整,南部复杂破碎。  相似文献   
52.
微藻生物柴油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国  龙元薷  黄园  庞通  林伟  李凌 《海洋科学》2013,37(10):132-141
  相似文献   
53.
以金藻(Isochrysis sp.)、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Parke)、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p.)、东营小球藻(Chlorella sp.)、小球藻(Chlorella capsulata Guillard)等五株富油微藻为实验材料,通过对比研究强弱光驯化后其叶绿素荧光和快速光曲线(RLC)的变化,比较了金藻与绿藻的光适应性。结果发现:弱光驯化后,五株微藻有效量子产量(ΦPSII)随着光照强度(PAR)的上升均呈下降趋势,但是其下降速率在不同藻株之间存在差异,其中以球等鞭金藻下降速率最小,小球藻下降速率最大;两株金藻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Rm)及半饱和光强(IK)均高于三株绿藻,但是初始斜率(α)小于绿藻;强光驯化后,五株富油微藻的ΦPSII及α均明显下降,但两株金藻下降幅度均小于三株绿藻,而金藻的rETRm及IK始终高于绿藻。同样,不同藻株的快速光曲线下降斜率(β)也都呈下降趋势,但金藻β的下降幅度大于绿藻。上述结果表明:绿藻在弱光下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但其光利用能力及热耗散能力相对较差,在强光下易发生光抑制;强光驯化后,金藻比绿藻有更好的强光可塑性,属于耐光性强的潜力产油微藻。  相似文献   
54.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摄影测量理论与计算机立体视觉、图像处理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成果。着重介绍了数字摄影测量与传统摄影测量的不同,以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工作中的应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55.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天气过程对照作为分析依据 ,建立广西大范围霜冻天气过程的概念模型 ,结合预报指标、相关因子普查 ,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广西 89站逐日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及霜冻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56.
"94.12"广西大范围暴雨过程的物理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客观分析结果为依据对"94.12"广西大范围暴雨降水过程作了热力和动力分析,了解这次暴雨过程的某些特点和成因,对作好冬季大范围的暴雨预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7.
黎虹玮  李飞  胡广  谭秀成  李凌 《沉积学报》2016,34(6):1077-1091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是当前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与当时的显生宙最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存在一定关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存在较多争议,受单剖面或区域范围内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程度的制约,在缺乏从沉积学角度的综合对比研究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对全球海平面变化过程与持续时间的判识。综述了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的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整合了多位学者的研究剖面、主要观点及认识,梳理了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主要观点(“上升论”和“下降-上升论”),包括其各自的发展历程、代表剖面及海平面变化识别特征、海平面上升/下降的原因以及海平面变化与生物灭绝的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叠纪-三叠纪全球海平面变化研究过程中产生争议的原因。本文旨在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PTB)附近海平面变化研究提供线索,同时为研究全球PTB地质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差异性原因提供基础证据。  相似文献   
58.
基于岩芯、薄片及物性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1+2微生物岩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储集意义。研究区发育有不同规模的由蓝细菌群落构成的微生物碳酸盐岩建造,由叠层石、菌纹层白云岩、蓝细菌凝块岩以及菌黏结颗粒岩构成了藻坪和微生物丘建造。微生物丘纵向上建造规模较小,单旋回厚度一般小于1 m,发育于潮下高能环境,并由花斑状砂屑云岩、蓝细菌凝块岩、菌黏结砂屑云岩、菌纹层白云岩构成了丘基-丘核-丘坪的向上变浅序列,也常与颗粒滩相伴生构成丘滩复合体。其中,发育于丘核部位的蓝细菌凝块岩和菌黏结砂屑云岩中窗格孔和粒间孔发育,表现为中孔低渗特征,可作为盆地东北部的储集岩之一。  相似文献   
59.
This paper presents a universal fifth-order Stokes solution for steady water waves on the basis of potential theory. It uses a global perturbation parameter, considers a depth uniform current, and thus admits the flexibilities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erturbation parameter an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wave celerity. The universal solution can be extended to that of Chappelear (1961), confirming the correctness for the universal theory. Furthermore, a particular fifth-order solution is obtained where the wave steepness is used as the perturbation parameter. The applicable range of this solution in shallow depth is analyzed. Comparisons with the Fourier approximated results and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solution is fairly suited to waves with the Ursell number not exceeding 46.7.  相似文献   
60.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中识别出同生岩溶、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三种不同类型的古岩溶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它们是控制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关键要素。同生期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颗粒碳酸盐岩所形成的粒内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等,为储层提供了基质孔隙,储层分布受大气成岩透镜体控制,通常呈透镜体沿台地边缘高能相带断续分布。与风化壳岩溶作用有关的碳酸盐岩储层在区域上主要展布于奥陶系碳酸盐岩裸露的古潜山分布范围内,垂向上则局限于奥陶系碳酸盐岩侵蚀不整合面以下200 m深度范围内。根据风化壳岩溶的垂向与横向发育特征,指出其储层垂向上主要分布于地表岩溶带的覆盖角砾岩、垂直渗流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岩溶带内,平面上主要发育于岩溶高地边缘、岩溶斜坡区、岩溶谷地上游区、岩溶残丘等古地貌单元。埋藏岩溶作用常与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有机酸溶蚀碳酸盐矿物有关,往往沿原有的孔缝系统进行,具有期次多、规模不等的特点,是碳酸盐岩储层优化改造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