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为从微观到宏观了解、掌握和运用围岩蚀变的特征与原岩特征,寻找大型矿床或大型矿集区,在总结常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了基于“掩模处理-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 MASK - PCA - SVM,MPs)”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在新疆哈图地区进行的基于ETM+的不同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应用对比研究表明,使用常用模型提取出的蚀变信息和矿点吻合效果较差,而基于MPS模型提取出的蚀变信息与已知矿点的吻合率可达86.51%;结合地质专家知识、地质图和一个已知异常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PS模型的蚀变信息提取精度较高,在研究区地质应用中效果较好,为今后该区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峰峰矿区煤矸石淋滤与水环境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峰峰矿区煤矸石堆存量与占地面积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给矿区的水环境造成了污染。采用煤矸石淋滤试验,在矿区6个主要开采煤矿选择了6组煤矸石样品,对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进行了连续8d的动态淋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各样品在淋滤过程中,其浓度高峰一般在淋滤初期的1-3d,第8d达到相对低值。研究发现,煤矸石淋滤液中的pH值均小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有利于煤矸石中有毒有害成分的析出;煤矸石淋滤液中的NOx和F-是引起矿区附近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该结果为矿区水环境污染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3.
随着忻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加剧了忻州市水资源短缺危机。在调查和收集水资源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忻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以实现忻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
矿业是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产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矿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矿业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而在这繁荣的背后,矿山损毁、土地污染和环境破坏等带来的问题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95.
96.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云飞  李宏 《东北测绘》2014,(1):132-134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是当今遥感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有遥感变化检测技术方法很多,其分类方式也很多。本文在总结已有的变化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将变化检测方法分类为仅基于光谱的变化检测方法和结合辅助知识的变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7.
以长时间序列的SPOT-Vegetation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Theil-Sen斜率估计与Mann-Kendall趋势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亚地区1999-2012年间的土地退化强度和趋势;并结合高程数据,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退化强烈地区主要位于环卡拉库姆沙漠、克孜勒库姆沙漠边缘的绿洲经济带和哈萨克斯坦西部盐碱地带。环卡拉库姆沙漠、克孜勒库姆沙漠边缘的绿洲经济带地区近年来着重发展经济,对自然植被破坏加剧,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哈萨克斯坦西部盐碱地地区,由于盐碱化程度不断加重导致土地退化更加强烈。中亚地区在沿里海、各湖周边、各沙漠边缘以及山区雪线下的地区土地退化状况有明显改善,表明海湖地区围湖造田兴起,农业生产活动强度显著增加,同时沙漠周边各项环境治理工程和防风固沙工程得到有效实施,也起到一定作用。气候环境的变化使高海拔区域冰雪融化,原先不适合植被生长的苔原地区逐渐有林木和灌木生长,这与前人研究的全球变暖,中亚气候逐渐转向暖湿,植被“北侵”的认识相吻合。各沙漠内部土地改善趋势显著但强度非常小,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区域的气候特征逐渐转向暖湿,从而造成沙漠植被的植物生理过程发生了微弱变化;然而沙漠植被并不能为人们所利用,其繁茂程度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意义不大。所以总体来看,中亚地区人类的生存环境可能在恶化。  相似文献   
98.
深井地震综合观测中信息系统井下传感器采用数字输出方式,与地面仪器之间基于RS-422方式进行通信;基于Linux操作系统,编写与井下传感器通信控制软件及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对外服务软件,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方案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CT扫描层厚、增强与否对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最大径、体积及质量的影响。方法:92例I期NSCLC患者,其中76例在平扫基础上进行了增强扫描;扫描数据传至CT后处理工作站,采用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描绘并分割病灶,分别自动测量2nlm、7inn层厚及7nlm增强前后病灶的最大径d(mm)、体积V(mm3)、质量m(g),计算各均值及方差,运用配对T检验评价不同层厚、增强与否对肿瘤的三维测量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2into、7mm层厚CT扫描条件下,d、玖m的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7mm层厚扫描条件下,cT增强前后d、V的测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m的测量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部cT扫描2mm、7mm层厚的选取对I期NSCLC三维最大径、体积及质量的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CT增强可影响肿瘤的质量测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0.
李宏 《探矿工程》2012,39(11):17-21,25
针对福建煤田地层及其钻探特性,简要分析钻孔漏失的危害,在回顾、总结福建煤田钻孔漏失治理情况的基础上,探讨进一步解决复杂钻孔漏失治理难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