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世界海洋水体中广泛分布着一种有机絮凝体,当其过滤至微孔滤膜上即呈膜状,称为有机包膜。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用各种取样方法和观测手段对其作了研究。这是因为它无论是作为单独的微环境或是搬运因子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黄、东海有机包膜仅见零星报道,本文是首次对其特征、分布、成因及沉积作用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92.
阮升  金亚兵  徐晶鑫  孙勇 《岩土力学》2022,43(8):2296-2304
支护桩(墙)加内支撑作为基坑支护的一种重要型式,已经被基坑支护工程广泛采用。但是,由于基坑所处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土方开挖的复杂性,给基坑支护体系的精准设计计算带来障碍。对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单层内支撑支护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基于极限土压力法分析了单层内支撑与支护桩支点铰接和固结条件下的不动点调整系数的差异性;其次,利用杆系有限单元法分析了基于位移土压力和基于《规程》给出的主动土压力这两种土压力方法计算的桩身位移、弯矩和剪力的差异性。由于非对称荷载作用于基坑支护体系,引起荷载大小侧支护桩桩身位移不同,导致荷载大小侧支护桩受到的土压力也不同,大小侧支护桩桩身内力存在较大差异现象应引起重视。提出的不动点调整系数计算方法和位移土压力计算支护桩受到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93.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新发现的牛鼻子梁铜镍矿床位于阿尔金南缘断裂和柴北缘断裂交汇部位。矿区内包含3个镁铁-超镁铁岩体,其中Ⅱ、Ⅲ号岩体中可见铜、镍硫化物矿化,区内岩体岩相分带明显,由南往北可分为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橄榄岩相岩石包含角闪二辉橄榄岩、角闪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辉石岩相岩石包含橄榄二辉岩、二辉岩。镍、铜矿化与橄榄岩相岩石关系密切。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法测得Ⅰ号岩体闪长岩形成年龄为(388.0±2.8)Ma,Ⅱ号矿化岩体二辉橄榄岩形成年龄为(402.2±2.8)Ma,Ⅲ号矿化岩体斜长二辉橄榄岩形成年龄为(402.8±2.6)Ma。属早泥盆世,表明牛鼻子梁岩体形成于造山后陆内拉张环境,为晚古生代早期幔源岩浆活动的产物。牛鼻子梁铜镍矿床是中国除了夏日哈木矿床外又一形成于早泥盆世新的铜镍矿化类型,具有较好的镍铜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294.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矿区内中酸性侵入岩体广泛发育,且与成矿关系密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试表明,虎头崖Ⅴ矿带外围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24.3±0.6)Ma,Ⅷ号矿带矿体下部正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239.7±0.8)Ma,岩体形成时代为中—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表明,花岗闪长岩富钾贫钠(K2O/Na2O为2.02~2.88),无明显负Eu异常(δEu为0.68~1.06),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Nb、P、Ti等元素,属I型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具高硅、富碱、低铁镁、贫钙磷钛的特征,负Eu强烈(δEu为0.08~0.26),富集Rb、Th、U、K,亏损P、Ti、Ba、Sr,属高分异I型花岗岩;二者均形成于后碰撞构造背景;Hf同位素组成不均一,指示其经历了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幔源物质的加入可能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295.
金坑Sn-Cu矿床是粤东地区新发现的典型Sn-Cu共生矿床。矿区发育花岗闪长斑岩、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等多种侵入岩以及高基坪组火山岩,而这些岩石的年代学格架,及其与成矿过程关系还不清楚。因此,本文以粤东地区新发现的金坑铜锡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不同岩性侵入岩锆石和矿石锡石的U-Pb年龄测定,旨在浅析Sn-Cu共生成矿机制和成矿背景。结果表明,矿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5.2±1.2Ma和144.1±2.2Ma,这些年龄与该矿床的锡石U-Pb年龄(144.2±5.6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区内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与锡矿成矿关系密切。此外,获得花岗闪长斑岩U-Pb年龄为147.4±1.1Ma,且花岗闪长斑岩和高基坪组火山岩具有较高Cu含量,表明Cu可能来自于这两类岩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早白垩世矿区内发生了含锡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的侵位,其分异出富锡的还原性流体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析出了锡石;随着水岩反应的进行,流体萃取了围岩中的Cu、Pb、Zn等成矿元素,随着流体温度、盐度的持续下降,Cu、Pb、Zn和剩余的Sn在构造带内析出沉淀,从而造成了Sn-Cu共生成矿。  相似文献   
296.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合理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解决G20、亚运会以及数字经济为杭州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快速增长与土地资源有限的瓶颈问题,针对以杭州为代表的南方丘陵地区地下空间精细探测需求,开展了弹性波法、电法与电磁法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勘探方法在探测深度、分辨率以及勘探效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需要根据地下地质状况以及地表条件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进行探测,这对类似丘陵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利用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7.
为更清楚了解浙东海域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情况,于2006年8月(夏季)和2007年1月(冬季)在浙东海域28°00′~30°00′N、122°00′~127°30′E设置了3条调查断面,共布设25个观测站位,现场采用荧光连续法对叶绿素a进行测定,初步研究了该海域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水体温度、营养盐和浊度对叶绿素a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叶绿素a分布趋势为近岸(平均质量浓度为2.01μg/L)>外海(平均质量浓度为0.52μg/L),其主要垂直分布类型为递增型、递减型和单峰型;冬季,叶绿素a分布趋势为外海(平均质量浓度为0.50μg/L)>近岸(平均质量浓度为0.33μg/L),主要垂直分布类型为递增型、均匀型、单峰型和双峰型。夏季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叶绿素a平均质量浓度为0.93μg/L,明显高于冬季(0.46μg/L)。温度、营养盐和浊度是影响研究区夏、冬季叶绿素a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98.
由于海底水动力环境的复杂性,海底管线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而海床的冲刷是管线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经对单向恒定流作用下的海底管线冲刷坑内泥沙动水休止角这一特征参数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到其相关关系和变化规律,对进一步研究海底管线的防护技术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9.
海底输油管线是海洋油气田开发的生命线工程,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易发生破坏.为使管线实现自埋防护,提出用柔性材料代替刚性导流板安装在管线顶部,不仅可以增加阻水面积,加大冲刷深度和范围,而且可以减缓刚性导流板对管线上部水流的扰动强度和尾流涡旋的扰动强度,减小管线的振动.利用力学关系由变形方程推导出海底管线与海底间距离为零以及不为零情况下柔性导流板变形的二次曲面方程和自由端最大挠度.在单向流条件下将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柔性导流板安装在管线中轴上方开展试验研究,测量柔性导流板在水流作用下的变形曲面.对比分析利用公式计算柔性导流板的自由端最大挠度和曲面变形数据与试验结果,发现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00.
针对管线绕流剪切层区的水流特征,利用射流分析的类似方法,通过简化控制方程,从理论上探讨了剪切层区的时均速度分布规律。物理试验中采用ADV测速仪对回流区流场进行了测量,对各流区流速和紊动强度变化趋势进行了讨论,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推导进行对比,二者基本吻合,为进一步研究海底管线防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