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前应用的土地分析、分类和评价系统,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例如为土壤或土地调查、农业和工程服务的。因此,它们是典型的单目的系统。本文提供的系统则是建立在如下原则上的多目的系统(表1)。  相似文献   
102.
103.
中国金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矿是中国重要的战略矿种之一.由于其产出对时代、地层、构造甚至岩浆岩都没有特别的选择性而在中国广泛分布,但又具有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通常某一种类型主要集中在某一区域,如花岗-绿岩型金矿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台周缘,而卡林型金矿集中在滇黔桂和陕甘川两大金三角.根据这一特点,通过综合研究,本文在Ⅲ级成矿区带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金矿类型、典型矿床成矿条件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参照区域成矿要素,初步划分出阿尔泰、准噶尔、东天山—北山等32个金矿集区,总结了各金矿集区的基本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胶东、小秦岭、燕辽、滇黔桂4个金矿集区的成矿条件,总结了其成矿规律并探讨了各自的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并根据近年来金矿勘查的新进展,对今后找矿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内蒙古宜里钼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凡 《地质与勘探》2014,50(3):445-453
内蒙古宜里钼矿是大兴安岭北段新近发现的具有大型钼矿前景的中型斑岩型钼矿床。矿区地质特征简单,已发现钼矿体主要分布在F4断层的上盘,辉钼矿呈细(网)脉状产出。赋矿围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卧都河组地层。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宜里钼矿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呈星散状随机分布或成群分布,其大小集中在3~10μm,形态多样,包裹体类型主要有气液两相、纯液相、纯气相包裹体、含子晶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呈现出双峰式分布特征,均一温度峰值分别集中在165℃~215℃和265℃~340℃,w(NaCl)%峰值分别集中在为3~7和11~14。成矿流体的密度主要集中在0.613 g/cm3~0.972 g/cm3。综合成矿阶段和成矿特征,成矿流体类型为高温低盐度和中温低盐度的中等密度的成矿流体。根据成矿压力估算,矿床形成古深度约为1.24~1.52km。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包裹体中气相和液相成分均以H2O、CO2为主,并发现有含黄铜矿子晶包裹体,代表了成矿阶段的流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5.
岩石的断裂韧度对于定量评价工程的安全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岩石的破坏常常有水参与,在库水长期浸泡作用下,岩石的断裂力学特性将如何变化值得深入研究.基于此,以库岸边坡典型砂岩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长期浸泡试验,并基于断裂韧度、变形破坏特征和微观结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浸泡作用下,砂岩的断裂韧度具有明显的劣化趋势,而且劣化幅度有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浸泡5~6月后,劣化趋势逐渐减缓;(2)砂岩三点弯曲试验的P-CMOD关系曲线可以比较明显地分成3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裂纹开展及破坏阶段,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弹性阶段逐渐变短,屈服阶段逐渐变长,裂纹开展阶段曲线下降趋势逐渐变缓,而且达到开裂峰值荷载对应的切口张开位移逐渐增大,砂岩有逐渐"变软"趋势,脆性逐渐减弱,塑性逐渐增强;(3)浸泡作用导致的润滑、软化和砂岩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微观裂纹、裂隙的发展是导致砂岩断裂韧度及其他力学参数劣化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对于把握库水长期浸泡作用下砂岩断裂力学特性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野猫冲铜矿是小型的铜多金属矿床,储量丰富,所处黄茅地区属钦杭结合带北侧之萍乡乐平坳陷带北缘新元古代早期裂谷区西段。在地表地质调查、钻孔岩心的考察以及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矿床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显示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与晋宁早期变海底火山岩关系密切,具有富铜低硫、两期成矿温度,成矿流体具有海底喷流与构造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双重作用,得出矿床为海相火山喷流沉积与构造岩浆热液改造蚀变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7.
张成勇  聂逢君  刘庆成  凡秀君 《铀矿地质》2010,26(2):101-107,119
针对巴彦乌拉地区赛汉组沉积微相的电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该地区的沉积微相特征。结果表明,巴彦乌拉地区的赛汉组属于辫状河沉积,河道砂体发育,单层砂体及多期河道叠置砂体厚度大,砂岩胶结物少,连通性和渗透性好,是良好的铀矿目的层。但由于泛滥平原微相不太发育,泥岩在局部地段薄,对形成理想的砂泥结构不利。  相似文献   
108.
历史上的黄河入海流路具有“十年一改道”的演变特征,其流路稳定问题一直是黄河河口综合治理研究和实践进程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本文基于对黄河入海流路失稳驱动因子的分析,以黄河入海流路失稳驱动力响应模型作为构建流路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以DSC模型(DrivingForce-State-Control,驱动力-状态-控制模型)作为描述框架模型,通过对15个要素、83个具体指标因子的筛选、调整和优化,分别构建了具有不同稳定目标特征值的基本判别指标体系和综合判别指标体系。利用两种判别指标体系对现状黄河入海流路的稳定状态进行了计算判断,结果表明:现状西河口水位(二)站在10000 m^3/s流量时水位为10.52 m,距离12 m改道标准尚有1.48 m的上涨空间,其流路综合稳定状态评价值为0.259,流路稳定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对福建东山县澳角村澳角群花岗质石榴黑云片麻岩中17颗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锆石Th/U比值变化于0.31~1.01,平均值为0.48,为典型的岩浆锆石;其中16个分析点在谐和图上分布较为集中,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2.8±1.6)Ma(n=17,MSWD=1.12);结合锆石自形、发育岩浆环带等特点,该年龄被解释为澳角群亲营山组花岗质石榴黑云片麻岩的形成年龄。其所指示的地质意义:(1)福建东山县澳角村澳角群亲营山组花岗质石榴黑云片麻岩形成于晚侏罗纪,而非前泥盆纪;(2)福建东山县澳角村澳角群亲营山组应解体为表壳岩与变质侵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