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且末、若羌两县位于新疆东南部,面积30多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20%,人口不到6万,占新疆总人口0.5%。历史上,这个地区曾经为中西交通大道所经,现在的绿洲远离古道80—100公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说,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  相似文献   
32.
本文涉及地区是塔里木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塔盆南部),包括北部平原和南部山区,西起帕米尔高原,东止罗布洼地,相当于72°—93°E及34°30′—41°N之间。讨论范围是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条件。在整理与分析气候资料的基础上,着重讨论  相似文献   
33.
亚洲中部是辽阔的干旱区,大部分是内流区。湖泊的共同特点是:绝大多数湖泊是河流的归宿点,近期(尤其是最近半个世纪)都是不同程度的缩小以至干涸。从而引起地理环境的变化,有些地区甚至被迫修订区域发展规划。这类湖泊的近期变化,有关文献对个别湖泊的变化情况有过零星报道,作为区域性的系统综合研究,此书可能是最新进展。 1988—1992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新疆水文站和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及水文地质水文物理研究所,曾就亚洲中部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过合作研究。《亚洲中部湖泊近期变化》就是合作研究的成果之一,由杨川德、邵新媛共同编写,已由气象出版社于1993年5月出版。此书对亚洲8个主要内陆湖(咸海、巴尔喀什湖、阿拉湖、艾比湖、乌伦古湖、博斯腾湖及罗布泊)的近期变化情况、变化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分别作了详细介绍。对湖泊变化的环境效应,则从主要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影响、湖泊变化的滞后效应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作了更广泛和系统深入的分析。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亚洲中部地区湖泊变化的一般情况及变化原因,为干旱区地理、水文及湖泊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新情况。  相似文献   
34.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最北部。包括阿勒泰、布尔津、哈巴河、吉木乃、福海、富蕴、青河等七县,共有农村人民公社28个,农场16个,牧场14个,林场11个,渔场3个,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东、北、西与蒙古、苏联为界,是自治区边界线最长的一个地区。全区人口近41万人,十三个民族。居民以汉、哈族为主,其中汉族占48.5%,哈萨克族占44.2%,回族占3.5%,维吾尔族占2%,蒙古族占1%。农牧业人口占2/3,农牧业劳动力10万余人,其中牧业占1/3、农业占2/3。农牧业劳动力均感紧张。农业生产以牧、农为主,林业和渔业也有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成都平原之土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区域概述 成都平原位四川盆地西北部,海拔五百至七百公尺,面积约五千方公里,人口约五百万,在政治区划上跨有一市二十县。 平原之西邻为藏边山地,与西藏大高原相连,海拔在三千公尺以上。平原之东缘为龙泉山脉,系突峙盆地中之山岭,海拔约一千公尺。两者之间,为一洼地。源自藏边山地诸河,自山区骤入洼地,所挟泥沙,委弃沉积,初为各自独立之冲积扇,日积月累,群扇相连,乃成为今日广大之山麓冲积平原。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豫北地区1∶20万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进行小波多尺度变换,得到1~4阶小波细节所包含的重力异常信息,分析研究区内重力场源在横向和纵向上产生的异常特征,并结合地质构造环境对其成因进行解释。利用不同阶次小波变换结果,对太行山东南缘11条主要断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解释,并推测各断裂的可能埋深。  相似文献   
37.
38.
塔里木盆地南部春季缺水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春季水源情况1.河流春季来水列入水源统计的58条河流中,17条大中河流有实测流量资料,根据年径流量分析,春季来水比重最大的占29.27%(恰克马克河),最小的占5.54%(玉龙哈什河),地理分布趋势是:两端大,中间小,大致可分为三组:占20—30%者有四条河流,恰克马克、布谷孜、  相似文献   
39.
我国干旱地区辽阔,新疆所占比例最大。新疆又是我国干旱区资源潜力丰富及尚待开发的地区。根据中来战略布署,1990年以前作好前期准备,1990年以后加快建设速度,到下个世纪,大规模开发大西北,新疆将是重要基地。这一有利形势,必将带动各个学科的发展,干旱区水文学在新疆的发展,也是必然的趋势。水是干旱区最敏感而又带有限制性的因素,可以说“水是命脉”。水文学是认识自然界中水的规律的科学,研究范围很广。例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转化关系,水资源合理利用,水旱灾害及其防治,水质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等。这些大都属于经济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范畴。下面就几个重要方面简述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华北地区1∶50万布格重力资料进行小波多尺度分析,得到自地表至莫霍面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地质体产生的重力异常。讨论各阶小波变换细节特性及相应地质构造特征认为,华北裂陷盆地的隆起、坳陷与重力异常的高、低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了它们的下延深度。分析结果显示,华北裂陷盆地内深大断裂两侧岩石密度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帕克法反演得到华北地区莫霍界面深度在29~42 km范围内,在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交界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壳厚度变化梯级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