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运用2017—2020年5—8月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和地面气象数据,筛选出对O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质量浓度(以下用C8h(O3)表示)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建立了近地面C8h(O3)主要气象条件判定标准——高质量浓度O3潜势指数(IHPP),进一步拟合得到汾渭平原夏季C8h(O3)多元逐步回归预报方程,并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汾渭平原IHPP由日最高气温(Tmax)、日均相对湿度(HR)、日照时数(t)、日主导风向(WD)和降水量(P)5个气象因子构成,其值介于-1~6之间,值越大则该日近地面O3超标可能性越大;经检验,C8h(O3)多元逐步回归方程预报结果与实况较吻合,汾河平原(特别是运城)预报效果总体较好,临汾、吕梁和西安等级预报效果有待改进;预报检验时段咸阳和晋中等级预报准确率较国家气象中心的指导预报分别上升79%和289%,说明预报方程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43.
甘禅口基性辉绿岩脉产于北祁连弧盆系中,岩性为深灰色辉绿岩。脉体主要侵位于古元古代托赖岩群中。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该基性辉绿岩脉测年,获得(293.0±1.8)Ma,表明测区在早二叠世有一次伸展事件发生。岩石化学A/CNK值为0.60~0.76,A/NK为2.40~4.35,Al2O3含量为11.60%~18.36%,TiO2含量为0.66%~2.85%,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微量元素K、Rb、Ba、Th富集强烈,Hf、Zr明显亏损,而Y、Yb具有略亏损的特点。脉体具有明显富集的微弱分馏的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同时具Eu弱负异常特征。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及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可以认为甘禅口基性辉绿岩脉是祁连山造山带进入造山后陆壳加厚底侵-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44.
沿着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概念的思路,着重阐述在智慧城市时代地理信息技术发展所遇到的挑战,提出了未来地理信息技术潜在的研究方向和前沿问题,供相关学术和工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45.
产于北巴颜喀拉山扎日加地区的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二层结构.由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千枚岩等组成穹状背斜核,其中心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体,盖层为巴颜喀拉山群浅变质砂板岩.核部与盖层之间为剥离断层.它的厘定表明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下面存在中元古界的古老基底,并对大场金矿的成因类型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6.
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围海造陆工程形成的陆域地区地下水水位受潮汐影响较大,使传统水文地质试验求取含水层参数存在较大误差。因此通过合理概化地下水在潮汐作用下运动规律,建立数学模型,推导解析公式求取沿海含水层参数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天津滨海新区两处观测孔地下水位及潮汐波动特征,在滞后时间不明显的情况下,利用观测孔水位变幅数据计算了含水层水头扩散系数,并根据承压含水层储水系数经验值进一步获得含水层渗透系数。通过两个观测孔分别计算,对比计算结果互相验证发现,该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利用地下水潮汐效应计算含水层参数可以广泛应用于沿海地区水文地质工作中。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龙王山灰白色细粒石英闪长岩和灰白色细粒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属于晚志留世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高钾过铝质-准铝质碱钙性岩;稀土元素Eu具有弱负异常特征;微量元素中Ta、Nb、gr、Sr、Ti、P相对贫化,Rb、Th、Hf、Ba、Sc、K、Ce、Nd、Sm含量相对富集。Rb/Sr平均值为0.30,介于上地幔值与地壳值之间,反映出壳幔源的特点,为s型花岗岩。综合分析该期花岗岩是弧陆碰撞向陆陆碰撞转化阶段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同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48.
杨平  赵联桢  王国良 《岩土力学》2016,37(5):1217-1223
抗剪强度和压缩体应变是冻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指标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对冻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分析至关重要。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多功能冻土-结构接触面循环直剪系统,开展了冻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性能及变形规律的试验研究,采用损伤力学理论,基于等应变分布假设、零弹性域假设、弹性应变无耦合假设,选择不可逆性体应变与最大不可逆性体应变的比值作为损伤因子,建立了用于描述冻土与结构接触面剪切行为的抗剪强度与压缩体应变损伤模型。通过相关试验对建立的损伤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准确、合理的。  相似文献   
49.
大同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7-2009年大同市酸雨资料,应用《酸雨观测规范》方法对大同市酸雨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同市酸雨发生频率为25.0%-36.36%,10月酸雨频率最高,达到75%;其他月份酸雨频率较低。大同市夏季酸雨强度为弱酸雨程度,而秋季酸雨频率则为最高。大同市小雨时酸雨发生频率为33.33%;中雨时酸雨发生频率为19.23%;大雨时酸雨发生频率为60.00%;暴雨时酸雨发生频率为0。由此可见,大同市大雨天气时,酸雨出现概率较高。随着风速的增大,降水的酸雨频率逐渐增大。大同市S风向下的酸雨频率最高为18.60%,ESE和NNW风向下的酸雨频率较高为13.95%;通过分析大同市酸雨变化规律、气象气候条件等因素对酸雨的影响,可以了解影响大同市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大同市酸雨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三唑磷在养殖泥螺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浙江省慈溪市三北镇泥螺养殖场养殖过程中使用的三唑磷进行了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三唑磷1周后,其在泥螺中的残留量达到最高值,从第二周起,逐渐消解,至30d左右时残留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建议在泥螺养成过程中少用或禁用三唑磷。在没有替代药物的前提下,施用该农药还应控制剂量,最好只用于清涂,用量以施用750mL/hm2体积分数为20%的三唑磷乳油为宜,且其在水产品中最高允许的残留量为0.10mg/kg,安全期间隔为3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