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环绕黄海和渤海的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为了掌握中国境内环绕黄海和渤海湿地中的水鸟现状,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春季,在30家单位的合作下,采用样线和样点调查法相结合,对中国境内环绕黄海和渤海的共26处(2016年和2017年春季调查了18处,2018年春季调查了23处)湿地中水鸟种类和多样性进行同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水鸟8目17科137种,个体数量为2 588 603只;其中,有鸻鹬类水鸟53种,其个体数量合计占调查区水鸟总个体数量的80.7%;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种3种,濒危种6种,易危种6种,近危种13种;不同调查样区的水鸟丰富度差异明显,各种水鸟的个体数量差异较大;环绕黄海和渤海的湿地是鸻鹬类水鸟重要的停歇驿站,是青头潜鸭(Aythya baeri)、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和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等珍稀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在26处湿地中,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春季既符合《湿地公约》标准5又符合标准6的湿地数量分别为8处、8处和10处,2018年春季有17处湿地符合标准6,但是这些湿地受保护程度相对较低。在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保护好环绕黄海和渤海的湿地及其水鸟多样性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2.
采用序批式实验,分别以活性污泥和颗粒污泥为吸附材料,考察接触时间、pH等因素对废水中Pb2+生物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和颗粒污泥对低浓度Pb2+(0~20 mg/L)能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当Pb2+浓度在20~100 mg/L时,浓度越低,达到平衡时间越快,以被动吸附为主.在Pb2+低浓度条件下(0~20 mg/L),初始pH为4~5时,Pb2+的去除率达99%以上,且初始pH值是影响活性污泥和颗粒污泥生物吸附Pb2+的重要因素.活性污泥和颗粒污泥对Pb2+的生物吸附符合朗缪尔(Langmuir)方程,在pH为4及25 ℃下,活性污泥饱和吸附量为59.88 mg/g,颗粒污泥饱和吸附量为80.65 mg/g.因此,活性污泥和颗粒污泥可作为有效的生物吸附剂处理低浓度(0~20 mg/L)含铅废水,且颗粒污泥比活性污泥的生物吸附效果好.  相似文献   
53.
从基因水平探讨海洋鱼类对海洋藻毒素的去毒分子机理。采用RT-PCR法成功克隆了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肝脏I时相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1A(CYP1A)、II时相代谢酶alpha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A)和rho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R)、热休克蛋白70 (HSP70)、alpha 1型钠钾ATP酶(ATP1A1)及β-肌动蛋白(beta-actin, ACT)基因cDNA核心序列,序列分别长879 bp、582 bp、588 bp、660 bp、749 bp和554 bp。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属鲈形目的黄斑篮子鱼CYP1A、GSTA和GSTR与同属鲈形目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欧洲鲽Pleuronectes platessa、真鲷Pagrus major、鲤形目的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CYP1A和GSTA与非洲爪蟾(两栖类)、鸡(鸟类)、小鼠、大鼠和人(哺乳类)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这可能与鱼类I、II时相去毒酶基因承担水环境毒素去毒代谢的特殊功能有关;而HSP70、ATP1A和β-肌动蛋白在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中均有较高的同源性,这可能与这些基因在机体中承担的最基本的生命功能相关。应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以β-肌动蛋白作为外参照,在指数期增长范围内分别得到了CYP1A、GSTA、GSTR、HSP70和ATP1A1 mRNA与β-肌动蛋白mRNA (%)的比值,确定黄斑篮子鱼肝脏去毒相关基因的组成型表达水平。其中,黄斑篮子鱼肝脏CYP1A、GSTA和GSTR基因组成型表达相对较高,HSP70和ATP1A1基因组成型表达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不同基因在黄斑篮子鱼海洋藻毒素去毒分子机理中承担的作用相关,为海洋藻毒素在海洋鱼类中的积聚及代谢去毒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54.
文章就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劣势进行综合分析,用辩证的观点,找出改善以及修补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发展不足之处的基本思路,以期对其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5.
英东油田是柴达木盆地近几年发现并高效勘探开发的典型长井段多油层断块油藏,针对油藏开发矛盾,利用岩心、扫描电镜、岩石薄片等分析资料,对工区3个含油层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分类评价.结果表明:英东油田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中等,原生粒间孔、溶蚀孔及残余粒间孔是重要储集空间,由上至下粒度逐渐变细,储集及渗流能力逐渐变差;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浅水湖平面频繁变化,砂体具有浅水低分异特征,目的层垂向上发育多个相互叠置的间断正韵律,总体上沉积微相、岩矿组分及胶结物含量的不同是影响本区域先天储层物性分布差异的内在条件,而压实作用则是后期储层物性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储层孔渗损失作用强于胶结作用,后续油藏综合治理应结合储层分类评价优选水下分流河道、滩坝砂、席状砂等Ⅰ、Ⅱ类有利储层砂体进行措施增产.   相似文献   
56.
57.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的CODCr、BOD5、SS等各项污染物指标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的要求。处理后的中水排人城市河道,可以快速改善河道水体黑臭现象.并且工程投资少、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8.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的铜金属来源与富集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位于兴——蒙海西期造山带的东端。该区早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蒙洋向东偏北消减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之下,火山弧呈近北西向;晚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蒙洋向北西消减于克鲁伦——额尔古纳地块之下,构造线为北东走向。多宝山矿床的金属铜是多来源的,主要矿源层是中奥陶世弧火山岩,次要矿源层是早泥盆世裂谷火山岩。中海西期的中性侵入岩也提供了部分矿源,但它对成矿更主要的贡献是三期脉动式的热液活动成为高背景场中铜元素迁移和富集的主要动力。金属铜在从围岩中汲取出来富集就位于斑岩体周围的同时,在矿区及邻区较大范围内形成铜元素的降低区。多宝山斑岩铜矿的成矿期是中海西期。晚海西-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构造-岩浆事件中有其它类型的铜(或铜-多金属)矿床形成,并使多宝山斑岩铜矿遭受改造。  相似文献   
59.
道路网数据匹配是地理空间数据库进行变化探测和数据更新的重要前提,不同比例尺下的道路网之间的匹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总结和分析了道路网匹配的已有算法,针对不同比例尺道路网之间的匹配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设计了一个融合多种匹配技术的算法。在考虑不同比例尺下道路网数据的特点基础上,改进了空间场景结构的评价方法;分析了stroke匹配算法在不同比例尺道路网数据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可针对不同比例尺下道路数据存在变化与更新的stroke部分匹配算法。试验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能够适应不同比例尺下道路网的匹配,匹配效果较好,运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0.
郭庆胜  魏智威  王勇  王琳 《测绘学报》2017,46(5):631-638
建筑物群综合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群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认知和识别。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描述建筑物空间特征的大量指标中,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总结并提出了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空间特征指标集:凸包面积、紧密度IPQ指标、边数和最小面积外接矩形方向,并基于这些指标研究了建筑物群的分类。在利用最小生成树邻近图(MST)划分建筑物空间子群时,考虑了建筑物成群与所处地理环境(河流和道路等因素)的关系。另外,基于最邻近图(NNG)、MST、相对邻近图(RNG)和Gabriel图(GG)4种建筑物群邻近图,提出了自动识别具有特定空间排列建筑物子群的方法,并比较分析了识别结果的影响因素和可用性。最后,选择北京某地区建筑物群为试验对象,实现了对建筑物群的分类和空间聚类,并提取了其中直线型空间排列的建筑物子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