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海侵质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晓光 《地质论评》1985,31(3):261-267
从七十年代开始,不断出现关于中国东部某些地区下第三系中发现海相化石的报道,从而提出了中国东部早第三纪发生过海侵的推论。这一推论首先是从古生物学界开始的,很快就扩展到沉积学界,以致于整个地质界。有些作者对早第三纪海侵进行了分期,并编制了海侵范围图  相似文献   
32.
在阐述榛子林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滑坡动态与后缘弃渣加载、大气降雨、生活排水等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及滑坡复活变形的原因,为滑坡机制分析和优化整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滑坡滑动面位置的确定及超前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滑坡深部位移信息,分析滑坡“B”型、“D”型、“r”型变形特征,确定滑坡滑动面位置,提出了滑坡滑动面位置超前预测的位移矢量法。为系统分析及超前预测滑坡滑动面位置提供依据,为深入研究滑坡运动特征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34.
地图用户调查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全国范围内的地图用户进行社会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地图用户使用地图的基本情况,归纳和总结了地图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地图主管和生产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对重力测量纬度改正概念的修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推导了“匀质椭球”表面重力和表面法向重力的封闭公式,基于1980大地参考系统,计算出“匀质椭球”表面重力与“水准椭球”表面重力的差别,并研究了这种差别的数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对重力测量纬度改正的概念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日本沿岸选取了28个验潮站及联测的GPS站,利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和SSA+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方法预测了2014—2018年的近海海平面变化和地壳垂直变化.并用同时段的验潮及GPS的实际测量值进行验证,结果显示,SSA+ARMA预测的相对海平面精度为0.0357~0.0607 m,地壳垂直运动的精度为0.0049~0.0077 m,绝对海平面的精度为0.0433~0.0683 m,且三者SSA+ARMA的预测结果均优于只用SSA预测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SSA+ARMA预测了日本沿岸2019—2023年的近海绝对海平面变化,结果显示,2019—2023年的平均海面高较往年(2014—2018)升高0.0353 m,2003—2023年绝对海平面的变化率为0.0039 m·a-1,预测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7.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和一个雷暴单体识别、追踪和分析算法, 对2004年7月10日下午造成北京局地短时强降水的雷暴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偏南暖湿气流中生成的对流云团, 在北京上空迅速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个覆盖城区的β-中尺度对流超级复合体, 导致了这次强降水过程。详细分析表明, 强对流主要是来自城区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雷暴。在北京西南部的雷暴逐渐向东北的城近郊区移动和发展, 并与新生成的雷暴合并加强, 造成了石景山、门头沟和海淀部分地区的大雨。在北京东南部逐渐形成的两个小雷暴单体迅速增长并向西北方的城区移动, 在到达城区时合并且迅速加强, 但移速缓慢, 在北京城区维持了两个多小时, 造成了城区的大暴雨过程, 降水量大但空间分布不均匀。雷暴顶高度和最大反射率因子的关系呈反位相变化, 雷暴最大反射率因子出现的高度均位于0 ℃等温线之下 (≥0 ℃) 或其附近, 雷暴的中心和反射率因子权重质心也基本位于0 ℃等温线之下, 均证实了这是一个典型的液态强降水对流系统。分析还表明, 20:00 (北京时) 左右的超强雷达回波是由大气异常传播造成的虚假超折射回波。  相似文献   
38.
根据几年来从事防雷设计审核及竣工验收工作,提出一些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一、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已于2000年1月1日实施,其中第三十一条对雷电防护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防雷工程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防雷设计审核与工程竣  相似文献   
39.
针对GPS动态RTK测量中WGS-84与本地坐标系转换参数的选择进行研究。首先根据稳健估计方法对控制点的精度进行评定,剔除含有粗差的控制点。然后利用概率统计理论对转换参数的优化选择进行分析,确定转换参数最优值。为便于实际应用,编写了转换参数优化选择软件,并将此软件的计算结果应用到实践中,取得较好结果,为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0.
近岸水平场地液化侧向大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进的软化模量分析方法,对近岸水平场地液化侧向大变形进行数值计算,以研究地震波波形和幅值大小、液化、竖向地震动对侧向大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即使峰值加速度相同,液化程度与侧移距离也可能有较大不同,表现了土体变形的强非线性性质,但大地震下液化导致的侧移几乎都在米的量级上;计算区域中无液化区时,岸壁侧向永久位移很小,在几公分左右,随水平峰值加速度及不同地震动输入改变不大;计算区域中有液化区时,岸壁侧向永久位移显著增大,且随输入水平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其机理是强地震动使液化范围加大;水平竖向两向地震动输入与单独水平地震动输入相比,前者场地液化范围增大,平均增大42%,侧移量增加,平均增加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