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95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理论研究、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实地调查四方面评述了国内外加筋土挡墙变形特性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方面分析并归纳了研究方法和挡墙变形计算公式;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介绍了已有的静、动力模型试验成果和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实地调查介绍了现有调查结论及部分规范、标准规定的位移限值。通过4种方式的研究情况介绍,指出了当前加筋土挡墙变形特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进一步阐述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2.
利用文献计量法,分别从论文数量、引用频次、发表期刊、研究区域、降尺度方法、验证方法等多个方面对2005—2020年地表温度降尺度领域的185篇中英文文献进行统计总结.研究发现,近年来相关文献发表数量保持波动上升趋势,被引频次在2013年之前呈上升趋势,而之后逐渐下降;降尺度方法以统计回归为主,机器学习方法在近5 a来所...  相似文献   
83.
对单历元相对定位解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编制了相应的北斗数据处理软件,对两条1km以内的短基线数据进行了测试.根据基线解算结果提取了测站的多路径误差时间序列,并通过最大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多路径误差的周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北斗系统的恒星日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84.
正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省地震学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郑州地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中俄和海峡两岸地震监测预测学术研讨会"(Sino-Russian and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于2013年10月20-21日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涉及地震机理、地震监测预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及其实践成果.共有31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了报告,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曾佐勋教授做了题为"地震预测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倪四道研究员、郝晓光研究员和胡小刚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超浅地震"、"强震短临预测研究战略思想探讨"和"汶川地震震前地脉动分析"的报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申旭辉研究员做了题为"地震遥感监测技术十年  相似文献   
85.
本文就新疆库车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工作,讨论了在基岩裸露条件下三维地震工作的实施难点及应对措施,并结合野外采集数据特点对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叠后去噪、偏移提频处理给予了重点关注.本次勘探表明在基岩裸露地表条件下,利用"专用山地钻机成孔、高叠加次数、小炮检距、高频组合接收"采集技术,可获得高分辨率的原始资料,经过精细处理分析和综合对比解释研究,地质成果良好.  相似文献   
86.
造山动力学定量研究近10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技术体系,并获得了大量有说服力的实例分析结果,成为当前大陆变形研究的热点之一。造山动力学定量研究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控制方程,获得造山带演化动态过程的图像,了解不同因素对该过程的影响作用,从力学解析的角度确定造山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研究造山演化过程需要耦合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进行描述。造山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强烈大位移、大应变(几何非线性)使得数值求解过程更复杂。对于强烈大应变可能需要采用重分网格技术。断裂的发生、运动与变形涉及岩石破裂准则与内部边界处理。同时,还必须综合分析地表剥蚀与沉积、重力均衡等作用。  相似文献   
87.
陈亮  刘春莲  庄畅  车晓光  吴洁 《沉积学报》2009,27(6):1155-1162
通过分析三水盆地古近系下部岩心的稀土元素丰度和分布模式,并结合其它地球化学指标(Fe/Mn, Mg/Ca),重建了古近纪早期的古气候条件。岩心中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于7.06~230.01 μg /g之间,平均值为142.32 μg/g。接近全球平均大陆上地壳成分(UCC),略低于北美页岩。沉积物显示轻稀土相对富集、右倾斜型、Eu中度亏损以及Ce异常不明显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岩心各深度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非常相似,且与UCC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基本一致。表明沉积物具有较为一致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理,而且源区具有大陆上地壳性质。岩心沉积时期古气候变化经历了较为干燥—温湿—温湿与干旱气候交替出现—以温湿气候条件为主的四个阶段。总体上显示明显的变湿趋势。  相似文献   
88.
城市不同下垫面与建筑物空间形态对近地表气温等微气候要素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展城市气温时空变化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城市热环境评价与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Geoeye-1立体影像,在建筑物高度、下垫面覆盖类型信息提取的基础上,选择南京一中、光华东街、玄武湖、头陀岭4个区域,采用ENVI-met微气候模式,以城市基本气象站南京站的实时气象数据作为背景气象场,模拟不同区域近地表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ENVI-met模拟气温与实测值之间吻合程度较高;在空间分布上,南京一中与光华东街区域气温时空分布规律总体相似,但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使得局部区域气温变化不同,玄武湖区域气温由陆地中心向外围呈递减趋势,而头陀岭地形复杂多变,白天气温变化剧烈,夜间空间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89.
似水准椭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似水准椭球”概念,给出了“似水准椭球”的“匀质分层”、“整体纬向”和“内匀外纬”3种模式的密度分布方式。针对“似水准椭球”密度分布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问题,初步提出了求解“似水准椭球”的拉格朗日函数和哈密顿积分的设想。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成年人椎体骨密度(BMD)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BMD均值及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方法:对佛山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的1 065例(男性648例,女性417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者使用定量CT(QCT)行椎体BMD检测,按年龄段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BMD值进行检验,采用χ2检验和相关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20~29岁、30~39岁、40~49岁及60~69岁、70~79岁不同性别间的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BMD在青中年时期高于男性。在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男性组及30~39、40~49岁、50~59岁、60~69岁女性组中,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的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OP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r男=0.517,r女=0.636)。结论:佛山市健康成年人QCT测量的椎体BMD与性别、年龄相关,在20~29岁达到峰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