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利用遥感信息研究区域冬小麦气孔导度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孔导度是影响作物蒸散和作物的光合速率进而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子。文中通过利用NOAA-AVHRR数据首次对华北平原典型区冬小麦气孔导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华北平原典型区冬小麦不同生长季节的气孔导度空间分布状况,为进一步研究田间水分和作物蒸散对产量影响以及建立遥感作物水分胁迫生物量模型和监测不同生育期的农田缺水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The monthly m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 of 6 areas are used to study the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signals in the global tropical ocean. These areas are in the 5°N-5°S latitude zone at 1) eastern Pacific (110°-140°W), 2) western Atlantic (30°-50°W), 3) eastern Atlantic (10°W-10°E), 4) western Indian Ocean (30°-50°E), 5) central Indian Ocean (70°-90°E) and 6) far western Pacific (120°-140°E), and the data cover the 120-month period of December 1968 to November 1978.A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time of the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about 3-4 years) appears not only in the eastern Pacific but also in other areas of the tropics except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where the spectrum is of white noise. The amplitude of oscillation in the eastern Pacific is about 4 times larger than the others, making the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signal the strongest in this area. According to a cross-spectrum analysis, there is no time lag between the variation in the cent  相似文献   
43.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对流层顶高度演变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1948~2004年东亚增暖背景下对流层顶高度的演变特征,重点分析对流层温度、平流层中下部温度与对流层顶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在1970年代后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上升趋势不如南半球显著;东亚对流层温度与对流层顶高度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对流层中上部温度与对流层顶高度的正相关最显著,这说明对流层中上部的增温对对流层顶高度的抬升贡献较大;东亚平流层中下层温度与对流层顶高度基本呈显著负相关,70hPa层上的负相关最显著;近20年来东亚对流层温度上升了约0.2℃,平流层中下部温度下降了约1.2℃,对流顶高度上升了约86m,对流层的增暖和平流层的冷却作用共同导致了东亚对流层顶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4.
沙尘气溶胶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沙尘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与长波辐射影响地球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从而影响气候变化。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沙漠化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都是可能导致大气中矿物沙尘气溶胶的改变。沙尘气溶胶在全球及区域尺度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春末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地表能量闭合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该站的数据质量情况和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近地层湍流通量特征及地表能量平衡能量闭合状况.结果表明: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湍流通量的平均时间取30min为宜.该站利用EdiRe获得的湍流通量较TK2和CR5000数据自动记录器输出的湍流通量结果要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近地层湍流能量与地表含水量状况明显相关,地表干燥时感热通量处于主导地位,接近于干旱区的特征;地表湿润时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则相当,接近于湿润地区的特征.地表能量平衡分析表明,兰州大学黄土高原半干旱环境监测站观测的地表能量闭合度高达85%,与已有的观测相比,能量闭合情况属于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46.
A number of AGCM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by including various land–sea distributions (LSDs), such as meridional LSDs, zonal LSDs, tropical large-scale LSDs, and subcontinental-scale LSDs, to identify their effects on the Asian monsoon. In seven meridional LSD experiments with the continent/ocean located to the north/south of a certain latitude, the LSDs remain identical except the southern coastline is varied from 40 ° to 4 ° N in intervals of 5.6° . In the experiments with the coastline located to the n...  相似文献   
47.
为了检验参加亚洲区域气候模式国际比较计划(RMIP)的数值模式MM5V3模拟气候及其变化的能力,对利用该模式完成的东亚区域(包括大部分亚洲大陆、西太平洋、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1989~1998年10年模拟试验积分结果,用奇异值分解(SVD)分析了模式模拟和观测(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500 hPa月平均高度场之间的关系,得到检验数值模式模拟气候及其变化能力的两种有效指标:模态相关系数和异性相关系数.对500 hPa月平均高度场及其距平场和冬、夏季的月平均高度距平场进行SVD分析,由North检验显著的前两对模态都有很高的模态相关系数和异性相关系数分布.结果表明: MM5V3对500 hPa月平均高度场气候态及其异常变化有一定的模拟能力,模拟的冬季比模拟的夏季情况要更好.  相似文献   
48.
我国北方干旱化研究——面向国家需求的全球变化科学问题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符淙斌  安芷生 《地学前缘》2002,9(2):271-275
近几十年来 ,全球环境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也面临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重大生存环境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北方地区的干旱化。其主要表现为 :降水量减少 ,雪线高度抬升 ,湖泊萎缩 ,河网干枯 (特别如黄河断流 ) ,土地荒漠化 ,生态系统退化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北方干旱化是怎样形成的 ?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将对中国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应采取什么对策 ?政府和公众迫切要求回答这些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文中分析了北方干旱化问题的性质 ,提出了面对国家需求应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简要介绍了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的支持下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北方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湿变化的规律和干旱化的证据 ,全球增暖和人类活动 (主要是水土资源的利用 )对干旱化的影响 ,主要生态系统对干旱化的响应和适应以及组织有序人类活动 ,改善生态环境 ,缓解干旱化影响的虚拟试验的结果等。  相似文献   
49.
50.
赤道海温异常与大气的垂直环流圈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本文用实测风资料计算了赤道海面大范围异常增暖和冷却时期太平洋地区的平均径圈环流和赤道附近的平均纬圈环流。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变化对这两种垂直环流圈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通过这两种环流圈的相互作用,影响北太平洋付热带高压的长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