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太古宙花岗岩类的成因是地学界争论颇久的问题。本文以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理论论证了北京、辽吉地区某些花岗岩为岩次成因而非混合岩构成的“地层”。文章论述了主元素特征为钾质花地的岩的岩体帝是钾化的TTG岩体,论述了主元素成分相同的TTG岩石具有不同的稀土图谱;被长英质细脉注入的TTG岩石受混染作用改造稀土图谱也发生了变化;各种各样非TTG成分的岩石由于硅质的渗透被改造为TTG质岩石。这些实例说明,必须进行岩  相似文献   
222.
平邑盆地下第三系官中段核形石成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李熙哲  管守锐 《岩石学报》2000,16(2):261-268
平邑盆地下第三系官中段核形石较为发育,类型多样。通过对其内部结构的研究发现核形石单元纹层有六种类型,作为核心的藻类仅在顶端发生碎屑粘结效应,而其底部则发育厚度小,规则的暗色纹层。纹层组合类型多样,主要受藻类发育程度,水动力强度和藻类种属的控制,是不同水动力环境下的产物。根据颗粒大小、纹层组合类型纹层层数、填隙物将核形石分为浅水高能成因核形石和较深水低能成因核形石。核形石成因分析和分类对沉积环境的判  相似文献   
223.
符养  肖义国  韩英  马明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6):1635-1643
自1992年8月10日TOPEX/POSEIDON卫星发射成功以来,其海面高观测数据已累积近10年,产生了空间分辨率为0.5°×0.5°、时间分辨率为10天的二级数据产品和空间分辨率1°×1°、时间分辨率为5天的三级数据产品.本文利用1992年10月~2002年8月TOPEX卫星测高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和小波分析获取了1°×1°网格全球SSHA升高及周年和半周年波动变化信息,并分析了全球以及各个洋面区域的SSHA波动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全球海平面在1992年10月~2002年8月升高了24.2 mm,其中南半球升高26.9 mm,北半球升高19.0 mm;全球SSHA周年变化项振幅的平均值是28.8 mm,半周年项振幅平均值为8.8 mm,周年项运动明显大于半周年项的运动.北半球SSHA周年变化项平均振幅为40.3 mm,南半球为21.1 mm,北半球SSHA半周年变化项平均振幅为10.9 mm,南半球为7.3 mm.同时还发现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南北赤道暖流区的周年波动存在位相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224.
提出了平面连通巷道的分层建模解决方案:对巷道中心线进行求交点、打断操作,建立结点-路径网络拓扑图;根据外层路径优先搜索原则,提取图中所有的"闭环",获取各中心线断面数据;对闭环的边界路径进行偏移、连接操作,生成分层轮廓线;对相邻轮廓线和顶、底轮廓线分别实现巷道体的网格三角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充分利用结点-路径的拓扑关系以及各中心线的断面信息,实现简单,适用于同一中段中心线任意复杂情况下的连通巷道实体建模。  相似文献   
225.
鄂西台地东部陡山沱期微生物泥丘的聚磷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陡山沱期的鄂西台地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大型磷矿产出区域,其沉积磷矿床以各种类型的生物泥丘存在,生物泥丘为磷矿床的容矿体并直接控制着矿床的形态和品位。研究表明,水体中富磷营养化特殊环境导致了局部地段生物群落的超速繁殖,其代谢活动极大地抑制了水体中碳酸盐的沉积掺和作用而使其中的磷酸盐优先沉积富集形成泥丘。不同泥丘分别形成于正常清水潮坪、局限还原浅滩和广海高能带等环境中,其微生物群落组合也相应从以底栖藻类为主,至底栖、漂浮混合到底栖、漂浮、高级藻类复合型等变化,从而形成本区Ⅰ、Ⅱ和Ⅲ三种类型不同的生物泥丘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226.
基于GIS的巢湖流域考古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巢湖流域的考古地理信息系统",为考古发掘、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手段与方法。建立了考古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并详细地介绍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空间查询与检索、空间模拟与分析、知识获取与空间决策支持等主要功能及其研究与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27.
海产经济贝类壳色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产贝类的贝壳颜色是一个对生产、育种有重要意义的可遗传性状.滨螺、海湾扇贝、皱纹盘鲍、牡蛎、蛤类及珍珠贝等贝类的壳色多态性的遗传研究及壳色选择育种的角度综述了目前海产贝类壳色性状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壳色多态性在育种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展壳色遗传机制和选择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8.
生态安全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因此量化区域生态风险能够有效地对高风险地区进行防范,同时更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InVEST模型测算黄河三角洲区域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生态系统碳存储、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物理量,根据测算结果构建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生态风险进行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整体弱化,在建设用地、水域等区域最为明显。2)1990—2020年黄河三角洲区域碳存储整体呈现内陆高沿海低的空间格局,生境质量空间波动范围增大,土壤保持能力降低。3)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风险有上升趋势。沿海水域及建设用地区域受风险概率较大,而林草地等植被覆盖区域生态风险低。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