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其极震区的位置是符合43/4~51/2地震构成的震中迁移交会的。由震中迁移交会寻找该大震震源比由空区寻找该大震震源的地理范围要更具体一些。另外,该文也附带讨论了1668年郯城大震特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382.
湘西沃溪变质核杂岩与金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峰山地区发育有一系列变质核杂岩,其基本结构为三元结构或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383.
2016年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这是甘青交界地区自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后发生的最大地震。本文介绍了此次地震的相关参数和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84.
郭增建  郭安宁  吴建华  郭志宇 《地震工程学报》2015,37(4):1123-1123,1128
<正>2015年10月26日的MS7.8地震发生在阿富汗的巴达赫尚地区,震中位置36.5°N,70.8°E,震源深度210km。这次大震造成阿富汗、巴基斯坦数百人死亡,印度亦有数人死亡,我国新疆喀什莎车地区强烈有感。对于发震时间的回顾性预测来说,可从以下三震的时间进行讨论,分别是此次阿富汗7.8级大震及其东偏南方向于2005年10月8日发生的巴基斯坦MS7.8大震(震中位置为34.5°N,73.6°E)和1905  相似文献   
385.
郭安宁 《地震工程学报》1994,16(4):25-28,36
布里季曼效应是指脆性介质在5,000bar高围压下断层面静摩擦很大时若对剪切面施加一扭矩作用则粘滑很快发生的过程。本文研究了断层旋性变化及断层彼此交汇相互作用而产生布里季曼效应的问题,并结合1931年富蕴8级大震的断裂带具体讨论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386.
置甘肃古浪8级地震发生90周年之际,本文用几种方法回顾性地讨论了特大地震的预测问题。分别用块体交界带指标、高山峰指标探讨了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发生的位置,并以这两个指标讨论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发生的位置。从国内某些大震25年周期的相关性和太阳活动峰年讨论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的发生年份。这些回顾性的指标研究对今后地震动、地震风险区划和预测大地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7.
回顾了2013年郭增建提出的基于地震活动性的"静中动"和后期与作者共同发展的"准静中动"方法,以1987年1月8日在甘肃南部迭部县发生的5.9级地震作为标志性的"准静中动"地震,结合国家地震局在1989年综合划定的1990—2000年南北地震带10年地震危险区,用中长期预测的时间尺度,指出了南北地震带北段三个未来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地区,其中一个就是四川省九寨沟地区。回顾分析中对"静中动"方法预测效能、存在的问题及一些中长期预测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到两点认识:一是通过这次地震的再次验证,证明"静中动"方法是一种可行的预测地震的独立指标方法,在验证的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认识;二是基于"静中动"方法与南北地震带北段10年地震危险区对应地震较为准确的启发,初步认为前兆可以划分为平静期的前兆与活跃期的前兆,而前者可能对于地震的预测意义更大,未来可以沿这一思路开展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388.
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竞相角逐的舞台.在该地存在的多人群并存、文化并举的基本格局,随着战国中晚期赵、秦等诸侯国势力的北扩,转变为中原文化日益繁盛之势.中原地区特有的农耕经济(如粟作农业),究竟对内蒙古中南部的人群和文化融合是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仍缺乏较为细致的研究.为此,本文以和林格尔地区战国晚期大堡山墓地出土的41例人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先民的食物中包含了较大量的C_4类动物蛋白.结合考古资料可以看出,大堡山先民以粟作农业(包括粟类作物和以粟类作物副产品为食的动物)为基础,兼营牧业生产,其生活方式体现了战国晚期中原农业文明对内蒙古中南部的全面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已发表的人骨胶原C、N稳定同位素数据发现,粟作农业在东周时期和林格尔地区人群与文化融合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89.
2020年是海原大地震过去的第100年。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Bicomb和Excel作为分析工具,对我国海原地震研究队伍及成果产出的发展特点和现状予以统计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对于海原地震一直有所关注,但发文总量不多;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地震工程学报》;资助文献数量最多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主要产出机构是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海原地震研究的主要研究热点和方向包括古地震研究、黄土滑坡形成机制与运动特征、震源机制解、活动断裂带特征、灾后重建与赈灾考等。  相似文献   
390.
异年倍九法是我们提出的一个临震预报的方法,带有明确有计数到天的指征特点,本文用此方法回溯讨论了讨论1920年海原8.5级大震的发震日期。以作为今后在甘宁地区在冬季从短临时间尺度预测大震日期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