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东非裂谷Tanganyika地堑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东非裂谷乌干达区块的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与之石油地质条件相似的Tanganyika地堑的勘探潜力受到了人们的重视。Tanganyika地堑地处东非,属于东非裂谷西支的中段,是典型陆内裂谷盆地,主要沉积中新世以来的地层,现仍大部分被湖水覆盖,湖盆水体较深。盆地整体分为2个次盆,呈三隆夹两凹的构造格局。盆地目前勘探程度较低,根据现有资料推测,盆地地层埋深较大,深洼区中新统地层发育成熟烃源岩,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和生烃规模; 陆内盆地物源相对充足,储盖组合条件较好; 应力复杂,能够形成大量多种类型构造及构造-地层圈闭; 各种成藏条件匹配关系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综合分析认为,盆地具有较大勘探潜力,其中盆地转换带是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2.
低频前驱波频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驱波是一种暂态信号,是在震源成核过程中发射出的低频波,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短临前兆信息。选取功率谱、傅里叶谱和边际谱分析方法,对黑龙江及邻区3次中强地震前,水位和竖直摆倾斜共5次低频前驱波异常进行分析,给出水位和竖直摆倾斜低频前驱波频谱特征,丰富了3种前驱波信息提取方法在黑龙江及邻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东非裂谷东支South Lokichar盆地石油地质勘探获得突破,使该区成为研究和勘探石油的热点地区。Turkana盆地为裂谷东支邻近South Lokichar盆地中面积最大的盆地,勘探程度低。最新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成果阐述了其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Turkana盆地为主动裂谷,受控于两期火山活动,发育中新世以来的3套沉积地层,最大厚度可达7 000m。钻井揭示的上新统烃源岩指标较好,厚度约50m,推测发育中新统烃源岩。发育河流和三角洲相砂岩,孔渗物性好。北部凸起带和中部凸起带为有利勘探区带。烃源是盆地勘探最主要的地质风险。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遵循自然节律。前人曾将黄金分割法应用于地震发震时间的研究,个别学者将其应用于地震时空特征的分析。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发现将黄金分割法应用于兴安-东蒙块体M_L 5.0以上中强地震空间迁移特征的研究效果比较明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3次中强地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黄金三角,过结束地震和对边的黄金分割点构成了黄金分割线,该黄金分割线可能是未来地震的震中轨迹线,多条黄金分割线的交汇区域可能是未来地震的危险区;该方法预测未来地震在一年内发震的概率为86%,可以应用于中短期地震的预测;超过2年视为缺震黄金分割线,而多条缺震黄金分割线的交汇区可以应用于中长期地震危险区的判定。本文阐述了一种现象,造成这种迁移规律的物理机制和动力源有待于深入研究。但该方法的研究丰富了黄金分割理论在地震学中的应用,无疑为地震分析预报空间图像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强地震空间分布“X”图像及其含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下俯冲产生的推挤,造成黑龙江亚板块地下的地幔物质上涌,使其上覆岩石圈受到垂直方向上涌力的作用。通过分析"X"节理的形成、与断层的关系、火山群"X"型断裂构造的特点,对黑龙江亚板块1999年以来中强地震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呈网格化特征分布。根据构造类比法和历史地震比拟法,网格化交汇处缺震区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即内蒙古扎兰屯,通辽和黑龙江五大连池,绥化历史老震区;尤其是2008年6月10日内蒙古扎兰屯附近(阿荣旗境内)发生M 5.2地震后该地区可能再次成为未来地震的危险区。本文研究结果对区域地震危险区的判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东非裂谷西支Albertine盆地勘探获得突破,使该区成为研究和勘探的热点地区。Rukwa盆地作为东非裂谷系中沉积厚度最大的盆地,勘探程度很低。盆地为半地堑结构,位于Tanganyika-Rukwa-Malawi剪切带上,具有走滑拉分的性质。发育二叠系—三叠系Karoo地层、白垩系—古近系Red Sandstone和上新统—更新统Lake Beds三大套地层,沉积地层总厚度最大可达11km,且横向变化很大。盆地内发育Karoo煤层或黑色页岩和Lake Beds湖相泥岩2套潜在的烃源岩。盆地东南部地层埋深大,具备较好储盖组合条件,断层发育,圈闭和油气运移条件较好,推测为有利勘探区。烃源是盆地勘探最主要的地质风险。  相似文献   
17.
应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辽宁等省的地磁总场强度F北京时21点绝对观测值,研究了其空间相关性在东北地区几次中等地震前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这些地震前地磁总场F的空间相关性会出现下降变化,本文初步给出了判定异常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首先总结了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光谱角法和混合调谐滤波法等研究方法,然后利用这些方法分析了ASTER数据,对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研究效果。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与光谱角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东非裂谷系是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群,分为西支和东支,以往被认为勘探风险较大。东支的South Lokichar盆地自2012年以来不断获得油气发现,促使学者对以往结论进行反思。通过对盆地的地震、钻井等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分析了其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规律,并预测了盆地的勘探潜力与有利勘探方向。South Lokichar盆地作为小型断陷湖盆,具有西断东超的结构,自渐新世以来充填了河流—(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钻井及露头资料揭示:盆地的下中新统Lokhone组和渐新统Loperot组烃源岩品质好,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中新统的下Auwerwer段扇三角洲砂体储集物性较好,与上覆区域性泥岩盖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盆地西部陡坡带主要发育构造圈闭,已发现的油田规模较大,储量占全盆地的99%;东部缓坡带保存条件较差,油气发现少。South Lokichar盆地西北部断块圈闭较发育,钻井证实具备与西部陡坡带相似的成藏条件,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所研究区域地震能量的贝尼奥夫应变(相当于室内岩石实验中的声发射)作为响应,以黑龙江及其周边地区2005年以来14次ML 5.0以上地震作为震例,检验卸载响应比理论的预测效果,提取异常特征,初步总结该方法的时、空、强预测指标,发现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