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DEM的山顶点快速提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顶点形态特征的分析,基于GIS栅格数据邻域分析和叠置分析功能从DEM中快速提取山顶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提取的山顶点更具有实际的地形意义,可以方便的在DEM中提取各种高差阈值的山顶点信息,是DEM数字地形分析理论与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致使北极海冰持续融化,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便捷的航行通道、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军事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北冰洋沿岸的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和挪威等国家纷纷加入到北极利益争夺的行列中。为模拟和评估环北极国家在利益追逐中的合作与冲突行为的演化,基于博弈论思想,构建了环北极五国博弈的动态争端模型,提出了物质收益、惩罚损失和名誉收益等三个机制,综合考虑了气候变化、物质收益、国家关系与国家威望、国际法律法规等因素对环北极五国行为的综合影响。针对当前环北极各国在北极问题上的合作与争端开展了动态博弈建模,并对北极海冰完全消融情景时环北极各国在多种不同合作模式下的争端情况进行了模拟预估与实验仿真。  相似文献   
53.
黄斌  朱伟军  红梅  葛珊珊 《气象科学》2016,36(4):466-473
根据航空飞行安全的气象保障规范和临界条件,探讨了我国区域内影响飞机起降的气象要素的区域特征;在气象要素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飞机起降安全的气象要素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飞机起降气象安全风险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运用区间梯形隶属度函数来计算评估单元各指标针对各风险等级的隶属度,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作出风险评估与区划。分析表明,我国北方地区航空安全气象环境较南方地区好,南方出现航空飞行不利影响的恶劣气象条件的频率显著高于北方;我国航空安全气象风险由北至南逐渐递增,尤以东部沿海地区、福建和江西东北部地区、贵州东部及湖南地区的风险等级最高。  相似文献   
54.
纳米硫化亚铁(Nano-FeS)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但易团聚、易氧化的特点使其在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改性可提高Nano-FeS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本文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及羟基铝柱撑膨润土(Alb)两种改性剂,制备了稳定型改性的CMC-FeS和负载型的Alb-FeS。分别从分散性、抗沉降性、抗氧化性、反应性和迁移性考察了两种改性Nano-FeS的性能。结果表明:Alb-FeS与CMC-FeS的分散性均较Nano-FeS得到明显改善;3 d后Nano-FeS完全沉降氧化,CMC-FeS沉降3 cm且开始氧化,而Alb-FeS沉降16 cm却未氧化;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Alb-FeS、Nano-FeS、CMC-FeS对Cr (Ⅵ)的去除能力从强到弱,去除率分别是85.16%、84.90%、82.78%。在粗砂、中砂与细砂介质中,3种FeS的迁移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CMC-FeS、Alb-FeS、Nano-FeS;在3种介质中CMC-FeS的最大迁移距离分别是Nano-FeS的6.1倍、6.4倍和3.4倍,而Alb-FeS与Nano-FeS相比迁移性没有明显提高。综合考虑分散性、抗沉降性、稳定性、反应活性及迁移能力,实际应用中宜优先选择CMC-FeS作为Cr (VI)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55.
在流域水循环框架下,以MODFLOW为基础,结合河水的一维动力波模型和地表、土壤坡面产汇流模型,建立了渭河中下游地区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该模型突出了研究区地下水循环这一主要水文环节.通过一个水文年的数据检验,证明该模型所获得的参数具有代表性,由各项参数模拟得到的流量过程与实测过程比较符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拟计算,确定了渭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浅层地下水开采潜力及现状条件下滨河湿地水源地开采与河水量的关系.该模型的开发不仅对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而且对滨河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副热带高压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EOF时空分解、小波频牢分解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交叉互补方法,建立夏季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预测模型,用以描绘和表述副热带高压形势场的形态和变化。首先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将NCEP/NCAR再分析资料500 hPa位势高度场序列分解为彼此正交的特征向量及其对应时间系数,随后提取前15个主要特征向龟的时间系数(方差贡献96.2%),采用小波分解方法将其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带通信号,再利用LS-SVM方法建立各分量信号的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小波时频分量重构和EOF时空重构,得到500hPa位势高度场的预测结果以及副热带高压形势场的预测。通过对预测模型的试验情况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上述思想提出的算法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描述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形态分布并预测1~7 d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10~15 d的副热带高压活动预测结果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7.
针对1998年夏季造成我国严重洪涝灾害的副热带高压异常活动,基于动力系统重构思想和遗传算法,从1998年观测资料时间序列中反演重构了副热带高压活动的非线性动力模型,并结合天气实况进行了副热带高压活动变异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副热带高压异常个例实际观测资料反演重构的副热带高压活动的非线性动力模型,可客观描述副热带高压活动(特别是异常活动)特征并予以合理的机理解释。进一步的分析讨论表明,随着强迫参数的逐渐增加,副热带高压动力系统将会发生平衡态的分岔、突变,平衡态的上述变化与实际天气过程中的副热带高压北跳、南落以及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现象有很好的对应关联,并可对其进行合理的机理解释,进而为副热带高压等难以准确构建解析模型的复杂天气系统的机理分析和动力特性讨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基于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ANFIS),讨论了滤除主信号之上影响因子噪声音的方法和途径,针对2010年的副热带高压异常的天气事实,首先用时滞相关法从观测资料中分析出2010年夏季风系统主要成员中对副热带高压异常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子:马斯克林高压、索马里低空急流和印度季风潜热通量,并用ANFIS诊断检测了这3个因子对副热带高压异常的影响和贡献。由于ANFIS系统具有非线性、容错性和自适应学习等特性,因此适宜于研究和模拟副热带高压等动力学不易准确描述的问题。在此诊断分析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和动力重构理论相结合的技术路径,从2010年实际的观测资料序列中客观准确地反演重构出非线性的副热带高压及其影响因子的动力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延伸预报试验。多次试验结果表明,预报的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马斯克林冷高压强度指数、索马里低空急流和印度潜热通量指数在25天以内的中短期预报效果较好,误差不超过10%,并且预报出了指数的变化趋势。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亚夏季风系统的关联性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9.
彭鹏  张韧  洪梅  王锋  龙强 《大气科学学报》2015,38(2):155-164
气候变化影响是指气候变化背景下社会经济或资源环境的响应。气候变化风险是指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或资源环境的可能损失。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是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定性和对风险的量化。针对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方法的原理和技术体系,本文从风险指数、风险概率和脆弱性评估三个方面,对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和通常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60.
雪花,在静静地飘,落向田野,落向庭院,落向塘边那轻垂的柳条。在远处,一株腊梅在欢笑。哥哥扎起了心爱的风筝,唱着春之谣。我穿上了冰鞋,送去一个鬼脸和憨笑。迎面飘来淡淡的清香,是谁家早开的兰草;门外传来清脆的“咯咯”声,是孵窝的母鸡在欢叫;小河边那些轻拂的柳条上,蠕动着一粒粒嫩苞。呵,我明白啦——春要来了!春要来了!轻轻的脚步声,悄悄,悄悄——怕打扰了冰,打扰了雪,和那些堆雪人的孩子自信的微笑。然而,大自然却把秘密,悄悄的告诉我们。呵,该扎风筝,该扎风筝了!因为,风筝,也是报春的信号。雪花,在静静地飘,我心里知道:当她溶化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