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2000-2015年中国农村能源贫困的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能源贫困作为世界能源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主要标志。当前急需探明影响农村能源贫困的关键因素,并寻求有效策略减缓能源贫困。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以能源接入与能源服务作为能源贫困的度量指标,利用Theil指数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刻画中国农村能源贫困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中国制定有效的农村能源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① 2000-2015年中国农村能源贫困呈先增后降的“倒U型”趋势,但一直保持着“中部高、东西部低”的马鞍型分布格局;② 中国农村能源贫困的区域差异波动较大,但整体呈缩小趋势,Theil指数降幅为13.71%,地带间差异趋于扩大,而地带内差异趋于缩小;③ 中国农村能源贫困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热点区和冷点区均在波动中呈扩张态势,其中稳定性热点区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而稳定性冷点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④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能源供给水平、能源投资水平、农村能源基础设施水平和农村能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农村能源贫困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2.
生计风险及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入户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计风险及生活满意度特征的基础上,探明生计风险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①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为自然灾害、家人患病和子女学费开支,其对农户的冲击最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② 农户大多遭受多重风险的冲击,其生计风险多样化指数为4.12,面临家人患病与自然灾害、家人患病与子女学费开支、家人患病与建房开支等风险组合冲击的家庭较多;③ 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且经济示范区高于重点保护区和恢复治理区;④ 农户生活满意度除受子女学费开支、草场/耕地质量下降、人畜饮水困难、家人去世开支、生态政策等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家人患病风险的持续时间以及金融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生计方式多样化程度的影响外,受家人患病与子女学费开支、自然灾害与子女就业困难及生计风险的综合严重性程度与综合持续性程度交互作用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提出防范生计风险、提高生活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天气事件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品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发布渠道的拓展给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带来了更高的时效性和美观性要求。现有的气象业务平台多依赖于第三方GIS (地理信息系统) 组件完成气象数据的分析和产品的输出,系统设计基于GIS的理论模型,在用户交互、图形质量控制等方面受到限制。通过分析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的业务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气事件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框架,通过将气象知识形式化,建立天气事件与服务产品之间的联系;同时采用流行的轻量级系统设计思想,应用多种图形处理技术,实现天气事件快速响应,服务产品快速生成。关键性技术主要包括气象知识抽取、数据分析技术、地理边界裁剪和图形质量控制等。基于该框架建设的原型系统,其结构完整、功能性强,在网站和手机气象服务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4.
恢复勘探区油气成藏史对于加快勘探步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现有研究方法种类多样并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而基于岩芯洗提手段研究油气成藏史的仪器较少.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思路,基于此思路组装的实验仪器能够以与原油充注相反的顺序逐次洗提出岩芯中充注的原油;然后开展后期的地球化学分析,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模拟油气成藏史,从而对油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铁西老工业区为例,通过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航片及遥感影像数据,结合300 m×300 m网格的5 206栋建筑单体的人工调查,基于GIS及制度理论,从空间重构视角揭示了微观尺度人地系统演化特征,阐明了人地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铁西老工业区空间重构主要表现为级差地租支撑下的企业搬迁:1938~2000年呈南北格局,2000年后快速转化为东西格局。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要分析对象构建空间重构动力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政策条件对人地系统演化具有直接影响,其作用效力依赖于产业结构类型及其与周边区域经济活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世界银行1970—2007年的112个国家(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和城市化率数据,基于SPSS与Eviews软件,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碳排放量的关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上升,人均碳排放量逐步增加;40%的城市化率是人均碳排放变化的转折点;在相近城市化水平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化石能源主产区的人均碳排放高于其他地区。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人均碳排放与城市化之间基本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地区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从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了解到,该院日前中标第一个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方案编制项目——"河南省义马天新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方案编制项目"。据悉,在此次招标中,河南煤勘总院取得了综合得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标志着该院在编制煤矿土地复垦方案  相似文献   
18.
A comparison experiment has been taken in the Kiaochow Bay between a newly designed mooring turbulence observation instrument (MTOI) and microstructure profiler MSS60 made by Sea & Sun. The whole observing system is based on a submerged buoy, in which the turbulence observation instrument is embedded, with a streamline-shape floating body, which is made of buoyancy material of glass microsphere. For the movement of seawater and the cable shaking strongly anytime influence the behaviors of the floating body, the accelerate sensors are used for the vibration measurement in the instrument together with the shear probe sensor. Both the vibration data and the shear data are acquired by the instrument at the same time. During data processing, the vibration signals can be removed and leave the shear data which we really need. In order to 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new turbulence instrument MTOI, a comparison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he measuring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both in time and space. By this way, the two groups of data are comparable. In this paper, the conclusion gives a good similarity of 0.93 for the two groups of shear data in dissipation rate. The processing of the data acquired by MTOI is based on the cross-spectrum analysis, and the dissipation rate of it matches the Nasmyth spectrum well.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结合修正后的laspeyres方法,将以污染物为表征的环境压力分解为人口、经济、技术3种驱动因素的影响,据此对庆阳市2000-2013年间污染型环境压力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3年间,庆阳市由污染物排放所产生的环境压力主要是由废水和工业废气所致,且环境压力在后期表现出持续增大的趋势。人口因素对环境压力变化的影响比较小,且较稳定;经济增长因素的正向效应明显,对环境压力的增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正向效应呈增大趋势;技术因素的负向效应明显,对环境压力的增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这一抑制作用在后期有所减弱。3种因素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程度视污染物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工业污染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花  赵雪雁  王伟军  薛冰 《地理研究》2019,38(8):1993-2007
工业污染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社会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已引起全球视野的高度关注。采用变异系数、泰勒指数、EDSA及SDM模型等方法,从大区-城市群-城市尺度探析了中国城市工业污染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结果发现:① 2005—2015年中国城市工业污染指数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污染差异逐趋增大;大区、城市群、城市尺度的工业污染指数分别呈现“东高西低、集群化、级差化”特征,且各尺度污染差异显著;工业污染重心偏向东部并呈现南移态势。② 中国城市工业污染类型转移由简单转移过渡为复杂转移;大区保持“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污染格局不变;城市群污染呈现由北向南、由内向外跃迁格局;城市污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缩减、碎片化向集中分布格局,且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③ 各尺度工业污染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城市化率与产业结构对3个尺度工业污染均有显著影响,人口密度、能源强度和环境管制强度对大区和城市尺度工业污染影响显著,工业发展水平和外资水平仅对大区尺度工业污染产生显著影响,而科技水平对3个尺度的工业污染均未产生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降低城市工业污染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