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测绘学   183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457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索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区高位旱洞内CO2来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于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按月实施定位监测,对贵州织金洞洞穴CO2浓度和洞穴水、土壤CO2浓度和土壤水以及大气降水、山顶泉水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织金洞上覆土壤CO2浓度是大气CO2浓度的11~17倍,是洞穴CO2的4~7倍。织金洞洞内CO2的来源,横向上主要来自于气流的交换、游客的呼吸作用;垂直方向上主要来自于洞穴上方延伸入基岩中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洞穴上覆基岩溶隙、溶管中进入洞穴内的大气CO2,地下河水脱气以及洞穴滴水碳酸钙的沉积释放的CO2。(2)织金洞为多进口洞,CO2浓度插值空间分布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在1 200×10-6~1 400×10-6高值区范围内出现800×10-6~1 000×10-6低值区特征。整体上,洞穴CO2随着进、出洞口两端海拔向洞内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在洞穴中部灵霄殿达到最大值。(3)洞内水和洞外土壤水均为HCO3--Ca2+型水,大气降水、山顶泉水为SO42--Ca2+型水。在垂直迁移过程中,大气降水-山顶泉水-土壤水-洞穴水不同部位水中各化学成分(硬度、Ca2+/Mg2+、HCO3-/SO42-、PCO2、SIc)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92.
谢福鼎  李壮 《测绘通报》2016,(9):60-62,72
分类是空间数据挖掘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无监督分类忽视了样本信息,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精度。而监督分类需要标记大量的样本点,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因此半监督分类逐渐成为空间数据挖掘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改进FCM算法的目标函数和迭代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半监督FCM算法(SFCM),该算法充分利用了有标签样本点在迭代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选取了在高光谱图像分类中广泛使用的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两幅高光谱遥感影像作为试验对象。结果显示,随着有标签样本点比例的增加,分类精度也随之增加,且分类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3.
PCI gxl和ERDAS Imagine是目前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中常用的应用软件。本文通过西部地理国情普查DOM的生产,对两种软件平台进行了详细的生产技术对比和细节分析,总结阐述了两者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为类似困难地区的DOM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4.
南北地震带震源机制解与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北地震带作为中国大陆地应力场一级分区的边界,其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对理解大陆强震机理、构造变形和地震应力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南北地震带1970—2014年的震源机制解819条,按照全球应力图的分类标准对震源机制解进行分类,发现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地质构造活动性质比较吻合.P轴水平投影指示了活动块体的运动方向,T轴水平投影在川滇块体及邻近地区空间差异特征最为突出,存在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南北地震带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北段为NE向走滑类型的应力状态,中段为NEE—EW—NWW向的逆冲类型,南段为SE—SSE—NS—NNE向走滑和正断类型,在川滇块体的北部和西边界应力状态为EW—SE—SSE的正断层类型,表明来自印度板块的NNE或NE向的水平挤压应力和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滑移沿大型走滑断裂带向SE向平移的复合作用控制了南北地震带的岩石圈应力场.川滇块体西边界正断层类型应力状态范围与高分辨率地震学观测得到的中下地壳低速带范围基本吻合,青藏高原向东扩张的塑性物质流与横向边界(丽江—小金河断裂带)的弱化易于应变能的释放,在局部地区使NS向拉张的正断层向EW向拉张正断层转变.反演得到的应力状态基本上与各种类型地震的破裂方式比较吻合,也进一步验证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可为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模拟和活动断层滑动性质的厘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谢正文  孔凡玉  胡毅夫 《岩土力学》2006,27(Z2):217-220
目前沉降预测方法很多,各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尽可能地利用全部有用信息,利用“组合预测”思想,提出一种对多种常用预测模型进行熵权法计算权重的组合预测方法,从而可根据有限的沉降实测数据达到预测沉降目的,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基于熵权的组合预测模型能够充分挖掘各模型的有用信息,大大提高了预测精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6.
景德镇北部地区是继金山金矿化集中区(矿田)后赣东北又一个潜力巨大的金矿找矿远景区之一.而鹅湖金矿化集中区是其中近年来取得连续突破的典型代表之一,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金矿找矿远景区.集中区内主要发育与韧性剪切带后期叠加的脆性破碎而成的剪切石英脉(团块)带型金矿床(亦称为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空间上金矿体严格受韧性剪切带、中元古界地层层位和鹅湖花岗闪长岩复式岩体和煌斑岩的控制,具有较为典型的“三位一体”控矿特征.金矿化普遍具有矿体数量众多、走向延长较为稳定、倾向上延深变化大的特点.矿化极为不均匀,金矿石类型属于贫硫化物金矿石.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铁白云石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等,而金矿化与前3类蚀变关系密切.大背坞金矿床中黄铁矿δ34S同位素变化范围(-4.9‰~-7.1‰)反映出硫主要来源于双桥山群浅变质海相沉积岩系;δ18O值、δDH2O值及δ13C值则反映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变质水混合流体源.  相似文献   
997.
谢正文  胡汉华  胡毅夫 《岩土力学》2005,26(Z2):227-230
GM(1,1)模型是沉降预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型之一,在实际应用当中发现其预测效果有时候较差甚至完全失效。为此从传统GM(1,1)预测模型建模原理出发,分析存在的理论缺陷,指出在形成预测公式时规定 , 0.5为已知条件是不合理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数据。通过引入平均斜率来计算 序列,并利用MATLAB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寻找最合适的 以及最佳维数区。某高速公路实测沉降数据计算表明,新方法有满意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为提高建模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九岭南缘同安-白水洞地区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发现了多处大型、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系统梳理该地区锂矿成矿地质特征对于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指导下一步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编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九岭南缘燕山期花岗岩划分为4个阶段,其岩性从老到新依次为中细-中粗粒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含斑(少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各岩性之间呈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其中晚阶段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与锂矿具有成矿专属性,并常超覆于其他燕山期岩体之上,内部见有早期岩体的捕虏体。以w(Li2O)≥ 0.20%圈定锂矿体,矿体主要分布于白水洞岩体上部的中、强钠长石化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同时有少量的伟晶岩和细晶岩矿体,局部花岗岩围岩被矿化,但下部弱钠长石化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地表局部地段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不含矿。锂主要赋存于锂白云母和锂云母中,脉石矿物主要为钠长石、石英、钾长石、云母等。燕山期花岗岩蚀变普遍且较强烈,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白(锂)云母化、云英岩化、黄玉化等。白(锂)云母化表现为围绕原生白云母边缘发育交代的白云母和锂云母,同时与钠长石化紧密伴生。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碱交代阶段,局部叠加云英岩化(酸交代)阶段。上述特征表明九岭南缘蚀变花岗岩型锂矿为热液作用的碱交代阶段富集成矿。结合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笔者初步总结了该地区锂矿成矿要素,建立了找矿标志,并圈定了陈家里-新庵里、港口-东坑、三角岭-东窝里、张家里-窑场里等地区作为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为九岭南缘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弃土场边坡挡墙加固中,挡墙基底在不同换填宽度条件下以及在同一宽度条件下不同换填深度对弃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理论,利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依托工程实例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换填宽度及换填深度情况下弃土场边坡在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研究发现在同一换填宽度条件下,换填深度对边坡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在换填深度达到一定值时,增加换填宽度才对边坡稳定性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谢冰晶 《岩矿测试》2020,39(4):493-504
近年来光释光测年在单颗粒技术上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极大地提高了测年精度,为地质考古测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研究者们对全球重要考古遗址点进行了详细的单颗粒测年,取得诸多考古新发现。单颗粒释光技术是在光释光单片技术上发展而来,对样品的单个石英或长石颗粒进行独立测试,基于单个颗粒测量结果,结合误差理论、统计学分析和样品地质沉积特征分析获得样品的准确年龄。本文结合大量地质考古样品的单颗粒测年数据,重点阐述了单颗粒释光测年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实验流程、筛选条件和年龄模型。单颗粒释光技术为地质考古的精确定年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对由于晒退不充分等原因导致的等效剂量分散的样品,如过度分散值(OD)高达20%甚至超过50%的地质考古样品,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及时支持。通过开展释光测年信号分析,选择不同的单颗粒样品年龄模型分析,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年龄,为诸多地质考古遗迹建立年代学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