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192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701篇
海洋学   23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7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文章在详细介绍各项油气化探指标异常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白马8井不同地层中化探指标的变化规律、含量特征以及相关元素对比值分析,结果发现白马8井各层位均无油气富集,但发现须家河组第二和第四岩性段是区域上良好的储层,在今后的油气勘查中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2.
昆仑造山带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盆山转换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地层格架主要奠基于古生代,是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多次洋陆转换、碰撞造山的结果。早中二叠世是晚古生代昆仑多岛洋盆(昆南洋)伸展裂陷最为强烈期,海相沉积广布,昆北为活动边缘裂谷,大部分区域为滨浅海相沉积,局部为火山盆地相沉积;昆中洋岛大部分为海水淹没,发育滨浅海相沉积;康西瓦—木孜塔格—阿尼玛卿一线及其以北昆南区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早中二叠世总体表现为南深北浅的多岛小洋盆构造-古地理格局。中二叠世晚期昆仑地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汇聚作用(华力西运动),洋盆和活动大陆边缘裂谷闭合,隆升遭受剥蚀,完成了一次盆山转换。晚二叠世早期,大部分地区仍为剥蚀区,局部地区形成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其后东昆仑东部海水从东南进入,西昆仑东部海水从西北进入,在较局限的区域内沉积了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进入了另一个盆山发展时期。笔者通过多年的野外观察、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结合覆盖全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其他前人研究成果,选择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盆山转换关键时期——二叠纪,对其地层、岩相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以期对提高昆仑造山带的研究水平和指导找矿工作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143.
《傅青主男科》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以“男科”命名的中医著作,虽言“男科”,但书中记录内容不限于男科疾病,包括了男性多发的内科疾病、儿科及少数外科病证。傅氏临证治病辨证明确,治疗详尽;经验丰富,审证求因,思维缜密;审时度势,把握时机;顾护脾胃,扶助正气;用药精练,见解独特。书中阐述了证治特点,创制了新方、验方,其临床经验丰富,学术见解独到,为中医治疗各种内科疾病提供了依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4.
本文根据喀喇沁旗的土地利用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结合其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总体措施,须在推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生态保护、环境美化。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5.
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打破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和重要途径。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对于城乡统筹发展、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农村良好生产和生活环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沈阳市为例,在系统的科学分析基础上,总结土地整治工作实践,探索土地整治路径和策略,为沈阳市及其他城市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  相似文献   
146.
杨勇  苏昭  黄淑英  万伟国  涂伟  卢航远 《遥感学报》2022,(12):2411-2432
全色图像锐化是遥感数据处理领域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在地物分类、目标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也推动了像素级全色图像锐化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出从经典方式和协同方式两个方面对深度学习在全色图像锐化中的研究进行系统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前景展望。首先,给出全色图像锐化常用的数据集和全色图像锐化的质量评价指标;接着,从经典方式与协同方式两个方面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全色图像锐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并进行算法性能的对比、分析和归纳;然后,对全色图像锐化的3个主要应用领域如地物分类、目标识别和地表变化检测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全色图像锐化的5个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7.
安徽巢湖北部地区石炭系出露完整,层序清楚,沉积类型多样,是下扬子地区研究石炭系的重要地区之一。本研究在分析石炭系剖面的基础上,结合U-Pb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探讨了巢湖北部地区早石炭世物源特征。本研究共对两组岩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 U-Pb锆石年代学分析,第一组样品为采集于高骊山组中段的砂岩,第二组样品为采集于和州组顶部的砂屑生屑灰岩。高骊山组样品锆石最晚年龄为404.4±10.2Ma,最早年龄为3194.1±40.7Ma,获得了两个峰值年龄435±6Ma与846±14Ma。和州组样品锆石最晚年龄为410±10.8Ma,最早年龄为2780±46.0Ma,获得了两个峰值年龄448±20Ma与849±12Ma。早石炭世沉积特征及年龄数据表明,巢湖北部地区早石炭世的陆源碎屑沉积主要来源于扬子海周围晋宁期及加里东期形成的古陆,部分沉积物可能来自其他古陆。  相似文献   
148.
钟红  魏淑英 《吉林地质》2014,(3):110-112
变形监测在工程项目中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获得原始监测数据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预测对项目的安全实施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以长春某段地铁监测数据为例,分别用丹麦法稳健估计法和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丹麦法稳健估计在单一状态抗拒粗差方面优于最小二乘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源开展广泛细致的野外考察,选择位于玛曲段黄河左岸第二级河流阶地(T2)之上,赋存典型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的达尔琼东(DEQ-E)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在室内对采集样品进行了磁化率、烧失量、吸湿水、粒度、土壤微形态、地球化学元素和光释光(OSL)测年等综合分析,结论表明:① 黄河源玛曲段DEQ-E剖面地层序列由上至下依次为现代草甸土层(MS)-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层(S0)-全新世早期过渡性黄土层(Lt)-阶地漫滩相沉积层(T2-al);② 黄河源玛曲段DEQ-E剖面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强度呈现出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层(S0)>全新世早期过渡性黄土层(Lt)>现代草甸土层(MS)的变化特征;③ 黄河源全新世的古气候演变可分为3个阶段:全新世早期(11000 a BP—9000 a BP),西风势力减弱,东亚夏季风逐步增强,气温趋于变暖,降水有所增加;全新世中期(9000 a BP—3100 a BP),东亚夏季风作用强盛,气候整体温暖湿润;全新世晚期(3100 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衰退,西风势力有所增强,导致气候转向干冷。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古气候演化机制,同时对于预测未来区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0.
广西是我国手足口病高发区。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趋势面分析及地理探测器,基于2013—2017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手足口病和理环境要素(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对广西手足口病发病率进行时空变化和交互归因分析。结果显示:(1)2013—2017年,研究区的手足口病发病呈峰谷年交替出现,年内发病双高峰特征;盆地地区的手足口病发病率稍高于其他地区。(2)气温和日照时数与广西手足口病发病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3)2013—2017年,东西方向上中西部各地级市手足口病发病率普遍高于东南部各地级市;南北方向上各地级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差异并不非常显著。(4)气温对广西手足口病发病率影响最大(q=0.49),其次是日照时数(q=0.45);气温和日照时数对广西手足口病发病风险有着严密共增长趋势;每两个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影响力均比单要素作用时强,其中气温和日照时数交互作用时的影响力最大,日照时数和降水量交互作用时的影响力次之。据此得出结论:广西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各地理环境要素与手足口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其中气温对发病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