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3篇
  免费   874篇
  国内免费   1147篇
测绘学   651篇
大气科学   1957篇
地球物理   493篇
地质学   3416篇
海洋学   388篇
天文学   217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43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715篇
  2001年   1864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海冰板的环形屈曲的压缩破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轴对称条件下,给出海冰板的环向屈曲面临载荷,从细观力学的观点分析了微裂纹开裂的条件,扩展方向并给出绕海洋平台柱腿冰的损伤区的尺度。所给出的临界半径是一个与冰材料力学特征,冰的微结构参数一海洋平台柱腿半径相关的特征参数。对现场所观察和测量的结构给出了解释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2.
黑河下游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分析黑河下游极端干旱区荒漠河岸林植物木质部水及其不同潜在水源稳定氧同位素组成(δ18O),应用"同位素质量守恒多元"分析方法初步研究了不同潜在水源对河岸林植物的贡献.结果表明:在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在河水转化为地下水和土壤水及水分在土壤剖面再分配的过程中均存在强烈的同位素分馏.对植物水δ18O而言,胡杨、柽柳和苦豆子的δ18O分别为-6.43‰、-6.28‰~和-6.61‰,较苦苣菜(-5.14‰)和蒲公英(-5·52‰)明显偏负.柱状频率图显示胡杨最多能利用93%的地下水,柽柳最多利用90%的地下水.而苦豆子97%水分来源于80 cm土层范围内的土壤水.除0~20 cm土层内的土壤水外,苦苣菜和蒲公英可能还有其他潜在水源.即在黑河下游天然河岸林乔木和灌木较多地利用地下水,而草本植物仍然以地表水为主.  相似文献   
83.
“雅安天漏”研究 III:特征、物理量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的这一部分首先进一步分析了第二部分的预报结果,结果发现,在本文第二部分所建立的模式,不仅较好地预报出了24小时总降水量,而且也较好地预报出了“雅安天漏”的降水特征和降水中的物理结构。模式基本上抓住了形成雅安降水的主要影响因子。然后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数值模拟试验得到了形成雅安降水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4.
The powder XRD analysis of ringwoodite(γ-Fe2SiO4),which was synthesized in a II-stage anvil high-pressure capsule,was made,Its unit-cell parameter was calculated:a=8.219A,After the refinements,for several cycles,of the oxygen parameter x and the occupancy rate of Si in octahedron site,i.e.,the iversion degree u,the final result is R=0.077,when x=0.379A and u=27.5%,with the structural formula (Fe1.725 Si0.275)VI(Si0.725Fe0.275)IV O4 and atomic distances(Fe,Si)VI-O=2.022 A and (Si,Fe)IV-O=1.836A,Meanwhile,the Moessbaue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the sample was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X-ray structural analys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roperties of bonds of α-Fe2SiO4→γ-Fe2SiO4.  相似文献   
85.
 红砂是黄土高原荒漠植被带主要建群植物种之一,在植被恢复重建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皋兰县40 a天然植被封育区为例,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对不同坡向红砂与当地水热条件变化的时空响应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具有明显的年轮特征,可以进行树木年轮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同坡向水分条件和植被状况有很大差异,但红砂径向生长对区域水热变化具有非常一致的响应模式:同生长季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尤以7月降水量最为显著;同生长季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以6月最为显著。根据不同坡向红砂年龄分布格局分析结果,并考虑到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黄土高原西部荒漠植被带的封育期限不宜少于10 a。  相似文献   
86.
利用由美国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OLR资料研究了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记为ATC)与热带对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1)当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ATC为异常偏多(少)时,ITCZ位置累积距平为正(负)值,即ITCZ位置异常偏北(南);(2)利用OLR设计了Walker综合指数WI,该指数的强弱可以反映ATC的异常情况,即当ATC为异常偏多(少)时,walker环流圈异常强(弱);(3)OLR距平累积量场能较好的表征ATC异常年份所对应的低纬度及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配置,其可以作为预测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强信号。  相似文献   
87.
王运禄  陈海虹等 《四川气象》2002,22(1):35-36,41
本文论述了四川省盆地区伏旱强度与7、8月北半球副热带系统月特征量的关系,以及三个副热带高压四川伏旱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4·4”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四川盆地春末夏初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我们预报工作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发生在四川盆地区内的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从环流形势、能量、层结特征、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揭示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产生的必然性,为我们今后的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9.
本文针对应用气象服务网站设计的需求,分析其在现有技术下应用开发的实际经验,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0.
着衣气象指数预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衣厚度与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正确作出适宜着装的气象指数预报,对拓宽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介绍着衣气象指数预报方法,作出各温,湿,风的预报值,据此确定四季室外活动适宜着装的种类,达到准确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