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155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593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风火山群的物质特征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风火山群的时代问题,历来是各家争议的焦点。就目前的资料看,存在两种较大的认识分歧。一种认为风火山群的时代应属白垩纪;另一种认为风火山群的时代应属古近纪。通过1:25万区调填图和风火山群的地质特征,上、下接触关系,地貌特征.变质特征。化石资料及侵入体的相对年龄资料等综合分析,笔者认为风火山群的时代应属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952.
曾几何时,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的英山县气象局,既不通自来水,也无水泥路与外相通,甚至还有职工住在上个世纪50年代建造的土坯房里……重重困难一度让英山气象人心里憋闷。近3年来,英山县局领导班子正视困难,率领干部职工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真抓实干,逐步走出了困境。如今的英山县局,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台站综合实  相似文献   
953.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彩南油田东块原油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形成的混合原油。选择典型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原油进行人工三元混合配比模拟实验表明,混合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的变化与混入量呈直线关系,而Pr/Ph值、β-胡萝卜烷、甾烷与萜烷等各种生物标志物相对比值参数均呈不同的曲线关系变化。通过人工混合配比实验创建的三角形图版判别验证,彩南油田原油中侏罗系的平均贡献为65%左右,二叠系和三叠系的平均贡献分别为20%和15%左右。按照彩南油田原油全油碳同位素以及各类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变化范围判别,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为55%~70%左右,三叠系和二叠系均为10%~30%左右。  相似文献   
954.
李景保  邓名金 《热带地理》1994,14(2):172-179
本文讨论了地理学实验的基本特点与局限性,及其在地理学研究,教学上的应用,把地理学实验技术加以归纳总结,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并从培养技术人才,着眼于实验手段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应用和发展地理学实验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955.
以华北地震区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震中迁移图象为例,揭示了我国各地震区带内的强震震中迁移有以下基本迁移特性:强震震中在每完成一次迁移后均将改变其原来迁移运动的方向和速率,即改变其迁移运动的速度。因此,不论是时间意义上还是地点意义上,在强震震中迁移的前方将存在着一个未来强震危险性较小的前向扇形时空安全区,未来一次强震发生在这个扇形时空安全区内的可能性不大。并对强震震中这种普遍的变速度“扭头”或“掉头”迁  相似文献   
956.
陈社发  邓起东 《地震地质》1994,16(4):404-412
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和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变形特征及发展过程,论证了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是由于其北西侧松潘-甘孜褶皱带中的北东~南西向收缩派生的南东向挤压而逐渐发育起来的。推覆作用是晚三叠世晚期以来自北西往南东逐渐扩展的,属前展式(背驮式)。  相似文献   
957.
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兆雄  邓明 《矿物岩石》1994,14(4):46-53
川西地区中三叠世雷口坡期位于威西蒸发海盆的西南部.盆地边缘及相邻地区主要发育潮坪相碳酸盐岩及少量的蒸发岩类,向盆地内部,除晚期部分地区发育碳酸盐岩外,硬石膏岩、石盐岩、杂卤石岩等蒸发岩类不断增多.区域上,岩相的垂向和平面相变明显。不同古地理位置的白天岩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盆地边缘的沉积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受到来自古陆方向的淡水影响。  相似文献   
958.
赖绍聪  邓晋福 《现代地质》1994,8(3):327-328
青藏高原北缘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博士生赖绍聪导师邓晋福,赵海玲本文从岩石大地构造学的角度,利用地质、岩石及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回溯了火山活动的古构造环境,反演了造山带的形成过程与构造演化,并讨论了青藏高原造山隆升机制。主要进展如下:(l)北祁连古生代...  相似文献   
959.
甲烷水化物合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邓友生  徐学祖 《冰川冻土》1993,15(1):144-148
  相似文献   
960.
霍尔果斯活动构造的断裂扩展褶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先岳  邓起东 《内陆地震》1993,7(4):335-343
作者在论述霍尔果斯活动构造地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霍尔果斯活动逆断裂的扩展和背斜褶皱的发育过程。断裂扩展褶皱作用以后断裂构造活动演化为背斜后翼向上分叉的数条南倾的叠瓦状逆断裂,地壳总缩短量在5km以上,缩短率大于5m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