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7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过去人们曾把变质程度最深的迁西群上川组作为冀东也是华北最老的地层。但近年来,多数同位素年龄的数据都表明,主要出露在太平寨和郭家沟  相似文献   
92.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地物数据,并采取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管理,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城市景观进行3维重建.然后利用有理函数数学模型表示遥感影像与地面之间的构像关系,使用纹理映射技术,构建具有高度真实感的城市3维景观图.  相似文献   
93.
大气因素和高斯白噪声对由星载干涉SAR系统获取的干涉图相位有很大的影响,可能会极大地降低结果DEM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对多时相干涉SAR数据生成的独立DEM进行权重融合的方法,该算法在小波域当中估计了大气和高斯噪声的误差功率,并对多时相DEM进行权重融合。用河北省尚义县地区的ERS-1和ERS-2数据的研究表明,此算法可以很好地提高由干涉SAR获取的DEM的精度。  相似文献   
94.
秦皇岛柳江古植物遗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河北秦皇岛柳江古植物群,共发现植物化石44属86种,主要属种有蕨类,石松,苏铁,银杏,科达等植物,华夏植物群特征明显,纵向分布可划分为6个植物组合,其中有少量安加拉植物群混生分子,该古植物化石遗迹是宝贵的资源,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是科普教育,旅游开发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95.
采自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中游临景大桥以东约2km、勐戛河下游北岸的岩石样品的薄片中发现了非常清晰的石英面状变形构造(PDFs)。根据伦敦大学矿物岩石与冰物理实验室费氏台(universalstage)测量分析结果、样品所在地地层时代特征和航卫遥感图像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该PDFs属陨击成因,其陨击事件大约发生在白垩/第三纪边界(距今65Ma),所引起的冲击变质作用已接近最高级阶段的高压二氧化硅相,样品位置接近陨击坑的中心。  相似文献   
96.
甘肃省宝积山晚三叠世植物群与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三叠世地层是我国西北的主要产煤产油地层,对甘肃省宝积山晚三叠世植物群及古地理进行研究,发现植物群31属56种。其中真蕨类植物7属16种,有节类植物4属10种,种子蕨类植物2属2种,苏铁类植物5属7种,银杏类植物6属13种,松柏类植物2属3种,裸子植物种子化石3属3种,分类位置不明化石2属2种,发现了多实拟丹尼蕨和蔡耶贝尔瑙蕨两种北方植物群的典型代表。植物生态类型主要为滨岸、高地和低地。依据纵向分布特点,可将宝积山植物群划分为多实拟丹尼蕨(Danaeopsis fecunda)—周氏似银杏(Ginkgoites chowi)和巨大枝脉蕨(Cladophlebiscf.gigantea)—蟹形新芦木(Neocalamites carcinoides)两个组合带。当时的古气候应为亚热带,通过对沉积物分析确定古环境出现过多次变化,将上三叠统划分为5个古地理演化阶段,可与邻区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7.
河北省头泉叠层石与古地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古代叠层石是研究古地理变化的重要材料。井陉县头泉村叠层石显示了原始的群落状态,经鉴定其时代为元古代高于庄组,代表性分子为拟灌木藻板锥叠层石、多角紊乱锥叠层石、圆筒锥叠层石、杨沙候锥叠层石和高于庄叠层石。叠层石形态分异多样,与滨海、浅海相白云岩伴生,个体有较强的铁染现象,在纵向剖面上多期生长;它反映了当时古海洋的温度、盐度条件基本稳定,水动力、水深、光照条件有一定变化,古地理演化可划分为6个阶段。  相似文献   
98.
基于乡村弹性的乡村振兴理论认知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李玉恒  阎佳玉  刘彦随 《地理学报》2019,74(10):2001-2010
在人类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乡村衰退问题已成为全球性趋势,亟需实施乡村振兴。科学、系统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规律,深入揭示乡村系统与外界发展环境的交互作用模式,提升乡村自身抵御、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弹性,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乡村弹性视角理论解析了乡村地域系统演化与乡村振兴。研究发现:① 乡村弹性包含乡村系统对外界扰动冲击的抵御能力、适应能力与实现全新发展的转型能力。② 乡村演化分异是乡村地域系统与外界发展主导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乡村弹性决定着不同发展阶段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方式和结果。③ 打造多功能乡村、实施乡村整治工程、培育乡村社会资本对构建弹性乡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强调应科学识别乡村地域系统,差异化制定培育与提升乡村弹性的实施方案,实现乡村系统功能、结构及运行达到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99.
对跨南海西南次海盆及两侧陆缘的一条1050km长的、包括海底地震(OBS)、长排列多道地震和重磁在内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CFT)进行了构造成像和研究。在多道地震成像基础上建立了CFT剖面初始速度模型, 进而通过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CFT剖面的速度结构模型, 在重力异常资料的约束下建立了CFT剖面的综合地壳结构模型。讨论了沿CFT剖面出现的下地壳高速体、龙门海山的低密度物质等地质问题。结果表明, 下地壳高速层在北部陆坡、西南海盆和南部南沙地块均有分布, 厚度在0~4km之间, 可能与陆缘下地壳物质和地幔物质熔融混合, 以及深海盆海底扩张期间构造拉伸导致地幔蛇纹岩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0.
李小文长期致力于遥感基础研究,是植被几何光学遥感建模的先驱。他创建了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论文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里程碑系列文集。以李小文为首席科学家,带领国内外科学团队,在植被二向性反射建模、热红外遥感辐射方向性建模、遥感信息尺度效应、定量遥感综合实验与真实性检验方面做出了卓越成就。本文总结了李小文的主要学术思想,对定量遥感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对遥感科学及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