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长江流域沿江镉异常示踪与追源的战略与战术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显示,长江流域存在全流域的Cd异常。长江流域Cd异常示踪与追源研究的长期目标是查明长江流域沿江各主要支流(汇水面积大于5000km2)Cd等重金属元素的物质来源、迁移形式和输入/输出通量、分辨自然源与人为源各自所占份额,建立沿江各支流Cd时空演化模型,监测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潜在生态效应进行预警预测;短期目标是针对Cd异常的重点地区,如长江源头、三峡库区、湘江流域、江淮流域、长江三角洲及流域内的4大淡水湖泊,查明Cd异常的来源,重建Cd异常形成的地球化学记录,评估可预见的将来(如10~50年)Cd异常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52.
在我国首次报道用硫酸盐还原菌 Desulf ovibriodesulfuricans DSM 6 4 2 ,模拟我国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主要物理化学条件 (35℃ ,p H=7.0~ 7.4 ) ,实验还原U( )和合成沥青铀矿。结果表明 ,实验经一周后 ,微生物成因沥青铀矿即生成于该菌胞表面。由此推断 ,在侏罗系砂岩中广泛繁衍的这种硫酸盐还原菌 ,可能参与了该类铀矿床的成矿作用。同时发现 ,由该实验菌实验还原生成的沥青铀矿 ,与在天然地质条件下生成的该铀矿物 ,其晶体结构的有序—无序性质存在重大差异 :在天然条件下藉长期和缓慢地沉淀、生长形成的沥青铀矿 ,其中纳米级…  相似文献   
53.
杨军  苏有锦  李孝宾  叶泵  陈佳 《地震研究》2015,38(2):196-202,333
利用云南省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据,采用CAP方法计算了2013年3月3日洱源MS5.5地震前后共10次ML≥3.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了洱源MS5.5地震前后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变化特征,结合精定位结果、震后现场灾害评估报告及震区地质构造情况,判定维西—巍山断裂以西的苍山西麓炼铁盆地东缘主边界断裂带为洱源MS5.5地震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160°、倾角48°、滑动解-99°)为其发震断层面。  相似文献   
54.
重庆高燕锰矿床含锰碳酸盐岩稀土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城口高燕锰矿属于大型碳酸盐锰矿床。文章在系统野外地质调查及样品采集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工作,采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析了高燕矿区师家沟、板相沟及750平硐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其稀土元素总量范围49.79×10~(-6)~281.24×10~(-6),平均含量125.92×10~(-6);轻重稀土比值范围1.79~3.58,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且轻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馏程度高于重稀土元素;w(La)/w(Ce)=0.36~0.93,δEu=1.13~2.96,呈现弱正铕异常;δCe=2.09~5.84,有强的正铈异常。认为含锰碳酸盐岩形成于强还原的碱性环境沉积过程中,且有热水参与,成岩成矿的温度小于250℃,锰富集阶段处于滨岸的高能环境中。CeS10在本区具有示矿作用。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浙江余姚市田螺山遗址剖面系统采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层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地层对比、古地磁、孢粉与微古分析、14C测年等手段,认为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中断可能是由于海啸或风暴潮灾害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李久刚  刘正军  唐新明  刘斌  骆成凤 《测绘科学》2011,36(1):229-231,212
本文针对省级政府突发事件综合应急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服务等技术,采用基于面向服务(SOA)的体系结构,以B/S方式构建一个分布式的省级政府综合应急管理WebGIS平台.该平台以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建设为主线,用松散耦合的方式有效整合基础地理信息、社会经济和人口信息及各行业专题资源信息,是一个集各种应急指挥信息可视化...  相似文献   
57.
中非旅游合作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召开表明,中国愿意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尽快摆脱贫困,共享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从非洲概况和非洲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及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未来着手,针对非洲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非旅游合作的思路和对策.对当代非洲旅游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就是为开展全方位中非旅游合作作准备;为尽快摆脱贫困,共享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汉十高铁控制网复测方案,结合复测技术及评判标准阐述了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流程,详细分析了控制点的稳定性,最终得到复测坐标成果,同时对原测成果进行了更新。  相似文献   
59.
基于2018-01以来云南地区GNSS连续观测资料,利用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处理后获取位移场并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进行网格化插值,获得均匀分布的位移场,再进行应变计算获取面应变信息,动态分析2018年云南地区面应变变化特征,探讨其与通海2次5.0级地震及墨江5.9级地震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2018-01~11云南地区面应变经历了拉张为主、区域应变快速积累、区域强挤压和强拉张并存(双柏-新平-墨江条带)、区域应变快速调整、震后应变格局改变(双柏-新平-墨江条带消失)的动态过程。通海2次5.0级地震和墨江5.9级地震分别发生在区域应变调整过程中以易门-塔甸为代表的强张拉和以景东-思茅为代表的强挤压高梯度带上,可能是在应变显著积累和应变调整双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不同的是,墨江5.9级地震改变了以双柏-新平-墨江条带为界的强挤压和强拉张并存的区域特征,对云南整体区域面应变格局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从生态调度科学内涵、工程实践以及调度体系3个方面,剖析了诸多学者运用水库生态调度概念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发现水库生态调度提法得不到共识的原因:对生态调度中的"生态"自然科学的不同认识;水库调度对水库"生态"与"环境"作用机制的不同理解;水库非生物因子与生态系统非生物因子的差异性认识。深入研究和剖析了"水库环境调度"、"水库生态调度"和"水库生态环境调度"的概念及其调度体系内容,明确了"水库生态环境调度"提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澄清认识,共识提法,有利于在整体分析水库水资源、水库水环境和水库水生态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上来完善水库调度学科体系,有利于在水库生态环境调度科学实践后增加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有利于在构建水库生态环境调度技术体系、调度规程及其应用平台后提高水库调度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