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沉积了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建造,沉积厚度巨大,沉积类型多样,可以划分为海岸沉积、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台地边缘沉积和深水斜坡—海槽沉积4大沉积类型以及数个亚相和微相,并对各个沉积相带的沉积特征和时空展布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图1套。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早寒武世仅在鄂尔多斯西南缘环陆发育了一套泥砂坪、泥云坪沉积;中寒武世海侵扩大,广大的鄂尔多斯中东部逐渐由砂泥坪发展为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在其西缘发展为台地边缘—深水海槽沉积;晚寒武世开始海退,中东部主体演变为局限台地云坪沉积,而西侧的深水斜坡—海槽则继续发育。早奥陶世鄂尔多斯主体为一古陆,仅在东南缘形成环陆泥云坪和云灰坪相沉积;中奥陶世的大规模海侵使鄂尔多斯大部地区形成了广阔的浅水陆表海沉积,在陕北凹陷发育膏盐湖沉积,向外依次发育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沉积,中奥陶世晚期西南侧开始发育台地前缘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晚奥陶世的加里东运动使鄂尔多斯整体抬升为陆,仅在西南缘的狭窄海域接受沉积,由碳酸盐岩台地很快过渡为深水斜坡—海槽沉积,并在南缘发育生物礁建造,形成陆缘海型镶边台地沉积。  相似文献   
122.
页岩气储集空间与储层矿物特征关系密切,以四川盆地东缘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物组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测试结果,结合低温氮气吸附法和高分辨率成像技术,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页岩孔容预测方程,并分析孔隙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龙马溪组中部和底部页岩组分含量差异较大,生物成因的自生石英发育是龙马溪组底部石英含量高的主要原因;页岩纳米级孔隙以2~5 nm为主,对孔容贡献率介于64.2%~70.1%;建立的页岩组分含量与孔容的预测模型高度显著。脆性矿物孔、黏土矿物片间孔及其粒内孔是富黏土矿物页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孔隙呈微缝状,小于2 nm孔隙不发育;有机质含量是富有机质页岩孔容大小的主控因素,有机质孔的面孔率介于8.8%~12.5%;有机质含量及成熟度是小于2 nm微孔发育的主控因素,大于50 nm孔隙的发育则受控于黏土矿物、石英及长石含量。   相似文献   
123.
124.
贵州省石漠面积约98万ha[1],87.16%石漠分布在贵州的西部和南部,其中93.93%为石灰岩石漠,6.07%为白云岩石漠,即它们都属岩溶石漠.贵阳市黔灵山是一森林公园,山体由下二叠系厚层块状茅口灰岩组成,为一裸露型岩溶化山原,在大片裸露的基岩上生长着繁茂的林木使其群峰叠翠、古木参天.黔灵山的自然生态景观启示我们:①植物在自然界存在"无土栽培";②某些已经石漠化地区土壤难恢复,但植被有可能恢复;③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岩溶石漠的形成人文干扰是主导因子.基于此,文中还对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25.
贵州省石漠面积约98万ha^[1],87.16%石漠分布在贵州的西部和南部,其中93.93%为石灰岩石漠,6.07%为白云岩石漠,即它们都属岩溶石漠。贵阳市黔灵山是一森林公园,山体由下二叠系厚层块状茅口灰岩岩组成,为一裸露型岩溶化山原,在大片裸露的基岩上生长着繁茂的林木使其群峰叠翠、古木参天。黔灵山的自然生态景观启示我们:①植物在自然界存在“无土栽培”;②某些已经石漠化地区土壤难恢复,但植被有可能恢复;③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岩溶石漠的形成人文干扰是主导因子。基于此,文中还对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26.
东天山中酸性侵入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东天山地区华里西中一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强烈,加里东期、华里西早期及印支期花岗岩类分布零星,初步可分为南、北两个岛弧花岗岩带。除哈尔里克有少量碱性花岗岩外,花岗岩类均属钙碱性岩石系列。从早期到晚期,中性性侵入岩浆作用经历了板块碰撞前、火山弧、碰撞同期、板内伸展、陆内叠覆造山和非造山6个演化阶段,岩石成因类型可分为M、CM、C、A4种类型。南、北岛弧的碰撞与缝合从北东向南西呈现出递进演化的特点。土屋-赤湖、石英滩、维权、白山等铜、钼、金矿床与华里西中期岛弧环境产出的过铝质钙碱性系列CM型花岗岩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7.
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校研制的成都市青羊区国土局土地信息系统为背景 ,提出了基于Client/Server结构下土地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重点讨论了软件开发平台选择和匹配、系统数据库设计和建立、系统软件功能设计和组织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8.
基体裂隙实测全迹长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有很好的露头条件,作者对澜沧江小湾水电站坝肩基体裂隙的全迹长进行了现场测量,并统计了其分布规律。发现基体裂隙的全迹长分布特征与优势方位无关,全迹长主要集中分布在1~3m的范围内且在(1 0m ,2 0m ]和(2 0m ,3 0m]区间内大致服从正态分布,总体均值在2 6m左右,概率分布密度服从负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29.
沂沭断裂带现代构造应力场和震源错动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沂沭断裂带小震震源机制解,推断了本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取向及其分段差异性,以及震源断层面产状、错动性质。同时考察了沂沭带现今活动断裂的性状及构造形变特征,进而对断层错动方式、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沂沭断裂带的受力模型及未来地震危险地段。  相似文献   
130.
本文分析了黄河洵测经济落后原因,论述了该区域经济起飞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加快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