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茫崖地区所处的构造位置比较特殊,对区域应力增强较为敏感,区域内发生的震群和3、4级地震对本区域内5级以上地震具有预测意义。区域内震群和5级以上地震活动又与青海地区6级以上地震平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关注茫崖地区地震活动有助于青海地区的震情趋势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沙漠公路风蚀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驰  高瑜  黄浩 《岩土力学》2011,32(Z1):642-0647
通过Fluent软件对沙漠公路的风蚀破坏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公路不同横断面时风沙流扰动、增速、减速、恢复的过程,确定路基(堑)高度、边坡坡率和路面宽度等公路断面设计参数对风沙流扰动的影响,提出沙漠公路路基(堑)风蚀破坏规律。结果表明:路面宽度的改变对路基沿程风速变化影响较小,各特征点处风速变化小于5%。路基(堑)高度和边坡坡率对风沙流扰动的影响较大。随路基(堑)高度增加,风沙流流场的扰动被增强,路基(堑)风蚀破坏越显著,当边坡坡率为1:1时,路基模型高度250 mm时的迎风路肩风速为模型高度60 mm时的 1.15倍,其背风坡脚风速降低45%;路堑模型高度250 mm时的背风堑顶风速为模型高度60 mm时的1.05倍,迎风堑脚处风速降低高达80%。建议沙漠公路宜采用中低路基(堑),不宜高填深挖。当路基(堑)高度一定,边坡坡率为1:1.75或1:2时,路基(堑)沿程风速变化平缓,沙漠路肩不易被吹蚀破坏;路堑中堑脚位置处不易出现堆积。其结论与室内风蚀风洞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并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的理念,提出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机构机制、管理边界、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技术和基于GIS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电力线路走廊三维重建能够为线路巡检提供重要信息。针对电力走廊倾斜摄影几何需求和地面覆盖要求,该文设计和实现了一套数据采集设备,并实现了面向电力线路走廊三维重建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数据采集设备与无人机平台集成,能够较好地获取电力杆塔及其附属设施的航拍影像,实现电力线路走廊与电力设施的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床三维矿体模拟及资源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VULCAN的软件环境下对新疆阿舍勒矿体进行三维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研究,建立阿舍勒铜锌矿的三维矿体模型和地质模型,以便更直观 的研究和分析矿体的形态变化规律;同时在把矿体细分为小的长方体块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数学地质统计方法中的距离反比法和普通克立格方法对矿体进行品位估算和储量计算。  相似文献   
16.
利用Vulcan软件系统对乌奴格吐山铜一钼矿床地质体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建立了矿体及断层的三维模型,并采用现代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矿体品位和储量估算,为矿山更直观地研究矿体的形态产状特征及生产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KPCA和SAM的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高分辨率遥感城市绿地信息自动提取技术是城市遥感技术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城市绿地分布破碎,林种多样,林相不齐,具有极强的非线性特征。核主成分分析(KPCA)可以表达图像像素间的高阶关系,因而可以提取图像的非线性特征,同时提供一组相互独立的主成分。通过实验分析核函数的参数,比较变换前后的平均可分性,进行波段选择。将KPCA与SAM分类方法结合,构建基于KPCA的SAM城市植被分类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比传统的分类方法精度高。城市6种绿地类型的分类总精度为80.6%;合并为草地、园地与林地绿地类型时分类总精度达91.7%,可以满足城市植被分类与生态评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the Lembeh Strait(Indonesia) and the Kelantan River Estuary(Malaysia)during July and August 2016, respectively. Phytoplankton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were detect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bining with the CHEMTAX software to confirm the Chl a biomass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The Chl a concentration was low at surface in the Lembeh Strait, which it was 0.580–0.682 μg/L, with the average(0.620±0.039) μg/L. Nevertheless, the Chl a concentration fluctuated violently at surface in the Kelantan River Estuary, in which the biomass was 0.299–3.988 μg/L, with the average(0.922±0.992) μg/L. The biomass at bottom water was higher than at surface in the Kelantan River Estuary, in which the Chl a concentration was 0.704–2.352 μg/L, with the average(1.493±0.571) μg/L. Chl b, zeaxanthin and fucoxanthin were three most abundant pigments in the Lembeh Strait. As a consequenc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was different in the two study areas. In the Lembeh Strait, prasinophytes(26.48%±0.83%) and Synechococcus(25.73%±4.13%) occupied ~50% of the Chl a biomass, followed by diatoms(20.49%±2.34%) and haptophytes T8(15.13%±2.42%). At surface water in the Kelantan River Estuary, diatoms(58.53%±18.44%)dominated more than half of the phytoplankton biomass, followed by Synechococcus(27.27%±14.84%) and prasinophytes(7.00%±4.39%). It showed the similar status at the bottom water in the Kelantan River Estuary,where diatoms, Synechococcus and prasinophytes contributed 64.89%±15.29%, 16.23%±9.98% and 8.91%±2.62%,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t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implied that the bottom up control affected the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 the Lembeh Strait where the oligotrophic water derived from the West Pacific Ocean. The terrigenous nutrients supplied the diatoms growing, and pico-phytoplankton was grazed through top down control in the Kelantan River Estuary.  相似文献   
19.
20.
正地震预报一直是国际科学难题,"是否存在有助于预报的地震先兆"被Science杂志列入21世纪125个前沿问题之一。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地震预报工作,组织实施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地震监测预报试验,主要开展了测震、地壳变形、重力、地磁、流体等观测研究。其中,全球独具特色地利用持续运行的重力监测网开展许多尝试,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结果,尤其是近年来利用震例经验对一系列M6.0以上地震(如2008年汶川8.0级、2009年姚安6.0级、2016年芦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