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1篇
  免费   1103篇
  国内免费   1159篇
测绘学   417篇
大气科学   828篇
地球物理   1326篇
地质学   2644篇
海洋学   626篇
天文学   290篇
综合类   404篇
自然地理   58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人工合成宝石级翡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成明  金志升 《矿物学报》1997,17(3):245-249
本文以对化学试剂为原料,用静奇谈怪论同温高压固相转变法合成宝石级翡翠的机理和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与硬玉化学组分相同的玻璃物质的高压熔融曲线和固相转变的区域,提出了在熔融曲线左侧附近固相区生长优质硬玉的观点,以及在宝石级悲翠合成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2.
Organism relics or kerogens in oils are first obsenred by a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 and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he complexes of kerogens in oil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a great variety of microfossils or macerals. These kerogens in oils are mainly the residues of the original organic substances from which oil formed, and minor kerogens from enclosing rocks enter the oils, therefore, the components and types of the kerogens in crude oils can serve as an indirect indicator of oil-source rock correlation.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Jurassic oils in the Junggar Basin and the Turpan-Hami Basin, and there are two types of the kerogens in oils: one containing a lot of macerals from terrestrial plants may derive from coals, and the other,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content of microscopic algae, fungus spores and Acritarch, may originate from Permian organic matter. In addition, the reflectance of the vitrodetrinites in oils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oil-source rock correlation.  相似文献   
163.
川西乡城地区的球颗状玻镁安山岩是一种玻璃质、含辉石斑晶、具淬火结构的中性熔岩.它相对富硅富镁、贫钛贫磷,产于三叠纪川西义敦岛弧早期火山活动阶段.外观最醒目特征是具有球颗构造,从化学成分和岩浆性质分析,球颗构造是成岩过程中岩浆不混溶的直接产物.不混溶对岩石成分和结构起着控制作用;岩石中球颗相富硅碱,以玻璃质结构为主,而基质相富铁镁,以微晶结构为主.成岩时化学成分随岩浆不混溶发生相对分离,该岩浆属于一种低程度不混溶.结构差异是两相中矿物结晶能力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4.
苏州地区I-A型花岗岩特征与成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岩浆物理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对苏州地区I型和A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I型花岗岩为晚侏罗世火山弧压性环境产物,侵位较深;而A型者为A2型花岗岩,为早白垩世造山后张性环境产物,侵位较浅,具晶洞构造.A型比I型花岗岩以酸度、碱度、Al,F含量高而H2O+含量低,以REE及不相容元素丰度高,负Eu异常强,而w(LREE)/w(HREE)低为特色.A型者矿物结晶顺序先浅色后暗色,暗色矿物以富铁贫镁、REE分配系数高及负Eu异常明显及长石富碱贫钙,而与I型花岗岩不同.A型者副矿物40余种,属锆石-褐帘石-萤石型,锆石结晶温度高,(110),(111)晶面发育;而I型者仅10余种,属榍石-锆石-磷灰石型,锆石结晶温度低,(100),(311)晶面发育.I型花岗岩为幔源岩浆与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混合及AFC作用产物,而A型花岗岩为残余下地壳(麻粒岩相)熔融后分离结晶产物,二者并非同源岩浆演化关系.A型比I型岩浆来源浅,酸度大,含水少;故岩浆密度小,粘度大,上升慢,冷凝长.受密度筛影响,A型花岗岩岩浆房及侵位深度小于I型  相似文献   
165.
热液矿床石英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明友  金景福 《地质论评》1997,43(3):317-321
作者以若尔盖铀矿床为例,研究了含矿热液形成的石英脉石英的铅同位素组成,并将其作为联系母源铅同位素组成的桥梁,判别铀的来源。结果表明,矿床中石英铅同位素组成与含矿黄铁矿和中酸性构造-岩浆成因的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具线性演化关系。由此提出含矿热液中的铀来自中酸性构造-岩浆岩而不是地层岩石的新见解,同时提出利用热液石英铅同位素组成判别非放射性矿床成矿元素来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6.
100Ma——塔里木盆地演化的重要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沉积盆地波动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周期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Ⅴ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该周期控制了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的过程及成藏旋回,并至少控制了古生代的反转构造。对沉积与剥蚀过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周期波正相位和负相位分别对应于沉积期和剥蚀期;对含油气系统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第Ⅰ个周期波构成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Ⅱ个周期波至第Ⅳ个周期波构成以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Ⅴ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构成以新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对反转构造的控制作用表现在:正相位Ⅰ(寒武纪—早奥陶世)和正相位Ⅱ(晚泥盆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为伸展构造体制,负相位Ⅰ(中奥陶世—晚泥盆世早期)与负相位Ⅱ(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为挤压构造体制。塔里木盆地演化具有100Ma周期的原因与古天山洋、古昆仑洋及特提斯洋的B型俯冲触发的地幔羽的上升流及地块的拼贴导致的地幔羽的休眠状态息息相关,从而周期性地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过程、成藏旋回及反转构造。  相似文献   
167.
通过单轴抗压试验、剪切试验、变形试验及渗透性试验等方法,对旋喷固结体的物理力学性状和渗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旋喷固结体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较低的渗透性,可完全改变天然土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8.
土壤水资源的特性及若干指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均衡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深入分析了土壤水资源的特性(对降水的依赖性与相关性、不易保存性、不可开采性、就地利用性和可调控性)。提出了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土壤水可利用量等指标,并初步探讨了河北王瞳试验场土壤水资源的特征。王瞳试验场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为355nm,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为314mm;土壤水储存量和土壤水可利用量随气象条件、灌溉以  相似文献   
169.
地震重现时间间隔的分布规律研究对于短期和中长期地震预测、地震灾害预防和救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如果能够确定地震重现时间间隔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则在统计学的意义上,能够对地震再次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和预测.在地震重现时间间隔的pdf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某个pdf是否能够有效地描述地震重现时间间隔分布特征.作者提出利用特征地震重现时间间隔数据的变化系数(COV)与其偏度(S),变化系数与其峰度(K)的相关关系对所选择的pdf的适用性进行判别.研究表明,常用的一些概率密度函数(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Weibull分布和指数分布)并不合适作为描述特征地震的重现时间间隔分布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0.
通过与肯尼亚Gregory地堑的深部构造的对比分析,本研究了天水强震区深部发震环境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主要特征,探讨了深部热流体上涌在该地区深部发震环境形成演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前兆形成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