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测绘学   235篇
大气科学   281篇
地球物理   298篇
地质学   590篇
海洋学   177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博妮  濮梅娟  田力  张振东  吴建军 《气象》2016,42(2):192-202
文章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发生于江苏省沿海高速公路的浓雾过程(能见度0.5 km)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低能见度浓雾的气候特征、气象要素变化以及主要环流形势背景。研究结果表明:(1)低能见度浓雾月分布次数有显著差异,3-6月、12月至次年2月雾发生次数最高,春、冬季高于夏、秋季;03:00-05:00为低能见度生成的高峰时段,08:00左右为消散峰值时段。(2)能见度低于0.5 km后,如果相对湿度继续增大到97%左右、温度处于0~4℃、风速在0~2 m·s~(-1)、风向在ENE-SSE,能见度可能继续下降到0.2 km以下。(3)对150366个样本的环流背景统计分析表明,中北部路段的低能见度天气大多数是由锋前雾引起的,主要出现在中低层暖区域内,地面为冷锋前部弱气压场的环流条件下。全路段大面积低能见度天气由辐射雾和平流雾造成,辐射雾天气形势主要是高层为下沉气流,配合地面受弱高压或高压南下;平流雾出现在中低层暖性系统,地面位于入海高压后部或低压倒槽东侧,低层盛行偏东风或东南风。(4)"象鼻型"先期振荡现象适用于沿海高速公路低能见度预报过程,尤其对能见度稳定维持0.2 km以下的浓雾过程有很好的预警和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52.
内蒙古河套灌区春玉米作物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物系数曲线是估算作物生长季耗水量变化的重要参数。基于2013年4—9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田间水分试验和1994—2013年气象站观测资料,利用水量平衡法反求春玉米作物系数,分析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 建立动态模拟方程,并与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分段直线法结果进行比较, 提出胁迫条件下作物系数的叶面积修正方法。结果表明:玉米作物系数随发育进程可用三项式曲线描述,变化趋势与产量水平无关, 但随产量增高而变幅增大;以出苗后相对积温为时间变量建立模拟方程效果较好,决定系数 (R2) 均在0.92以上;模拟计算出各站点最大 (1.30~1.48) 和平均 (0.831~0.919) 作物系数,与FAO分段直线法计算的典型值和区间值基本一致,生长中期平均相对误差为3.4%~7.2%;提出利用相对叶面积指数修正作物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2014年实例检验,土壤水分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3%,相对误差小于15%的占95.8%。  相似文献   
53.
对济南市2013年1—12月的能见度、相对湿度、PM10及PM2.5逐时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能见度、相对湿度、PM10和PM2.5浓度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在各项污染物中,能见度与颗粒物的相关性最高,与PM10的相关系数为-0.6718,与PM2.5的相关系数为-0.7422;在气象因子中,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6501。不同季节条件下,能见度与PM2.5的相关性明显优于PM10的,冬季能见度与颗粒物的相关性明显优于其他季节的。  相似文献   
54.
覃昕垚  张建军  王勇  方涛 《测绘工程》2016,25(5):32-35,41
介绍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根据测量的几何原理推导定位方程。讨论定位的误差来源,建立误差模型并对误差影响进行分析。综合各项因素的影响,将模拟数据代入误差传播公式,计算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5.
针对传统的模拟热环境时空演变模型欠缺可推广性,该文提出运用CA-Markov模型研究热环境变化趋势,既能有效模拟元胞时空格局变化,又能提高元胞转化预测精度,经验证Kappa指数为73.46%,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的武汉中心城区热环境表明:2009—2018年低温区和次低温区呈现减少趋势,中温区显著增加,热岛略有增长,总体强度增大,热岛效应愈发明显;2009—2018年热岛演变呈西南-东北方向,有向西-东方向发展的趋势,热岛重心南偏西方向移动;2009—2018年热岛区域在景观水平上破碎度较高,热环境趋于复杂化。研究结果对武汉中心城区城市规划、生态环境改善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西北太平洋浪流相互作用对有效波高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太平洋强流区会对海浪的特征和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研究台风过程中海流与海浪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ROMS海洋模式和SWAN海浪模式为基础,构建了浪流耦合模式系统,对2013年10月6-17日间的台风“丹娜丝”、“百合”、“韦帕”过程中西北太平洋浪流相互作用中海流对有效波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模式模拟有效波高与浮标观测资料,发现耦合后的有效波高比非耦合结果更接近观测值,耦合模式中海流的存在对有效波高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特别是在有效波高峰值处,海流引起的有效波高增大最大可达1 m。海浪浪向及流向的空间分布以及中国近海浮标处浪向与流向的时间序列表明,流向与浪向反向时,海流的影响造成有效波高增大;二者同向时,有效波高减小。海流对有效波高的调整会沿着海浪传播的方向传播相当一段距离。在西北太平洋的海浪场计算中,引入海流的耦合模式计算结果对改善强流区海浪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海流的模拟精度对于高精度的海浪预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7.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hazards in processed foods that can induce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AGEs contents of 35 types of industrial seafood products that are consumed frequently in eastern China. Total fluorescent AGEs level and 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 content were evaluat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respectively. The level of total fluorescent AGEs in seafood samples ranged from 39.37 to 1178.3 AU, and was higher in canned and packaged instant aquatic products that were processed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CML content in seafood samples ranged from 44.8 to 439.1 mg per kg dried sample, and was higher in roasted seafood samples. The total fluorescent AGEs and CML content increased when seafood underwent high-temperature processing, but did not show an obvious correlatio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that commonly consumed seafood contains different levels of AGEs, and the seafood processed at high temperatures always displays a high level of either AGEs or CML.  相似文献   
58.
The sensitivity of the glob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response t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throughout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Fast Ocean-Atmosphere Model (FOAM). Forced by a warming SST, the experiment explicitly demonstrates that the responses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and SST exhibit positive anomalous center over SCS and negative anomalous center over the Northern Pacific Ocean (NPO). The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warm SST anomalies is characterized by a barotropical anomaly in middle-latitude, leading to a weak subtropical high in summer and a weak Aleutian low in winter. Accordingly, Indian monsoon and eastern Asian monsoon strengthen in summer but weaken in winter as a result of wind convergence owing to the warm SST.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abnormal signals propagate poleward and eastward away in the form of Rossby Waves from the forcing region, which induces high pressure anomaly. Owing to action of the wind-driven circulation, an anomalous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is induced with a primary southward current in the upper ocean. An obvious cooling appears over the North Pacific,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anomalous meridional cold advection and mixing as shown in the analysises of heat budget and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 SST.  相似文献   
59.
西藏改则县多不扎地区上侏罗统对望山组的建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宇超  李才  王明  范建军  吴浩 《地质通报》2016,35(8):1263-1270
对望山组是发育在羌南板块南缘的一套岩石组合,以安山岩、流纹岩、玄武质凝灰岩为主,有少量的玄武安山岩夹层,具有明显的岩浆喷出相和沉积相韵律分布的特点。利用LA-ICP-MS同位素定年技术对对望山组安山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测年,获得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0.5±0.6Ma,表明对望山组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中晚期,在详细剖面测制和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对望山组。对望山组的建立对完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地层系统、探讨班公湖-怒江洋的晚侏罗世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