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61.
页岩等温吸附气含量负吸附现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尚处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初期,常用等温吸附实验获得吸附气含量来定量评价页岩气藏的品质和资源潜力。实验发现,随压力增加,吸附气含量不是一直增加的,而是呈现减小的趋势,甚至出现负值。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48块样品的等温吸附实验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不是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客观反映,主要和等温吸附实验原理、压力大小、自由空间体积大小、真实吸附气含量大小、微观孔隙结构和吸附剂等因素有关。高有机碳含量页岩由于其较高的吸附能力、且微孔和小孔不发育,自由空间体积增大导致的负吸附现象不明显;低有机碳含量页岩由于其较低的吸附能力、且微孔和小孔较发育,自由空间体积增大导致的负吸附现象明显。无论何种影响因素导致页岩的负吸附现象,均导致视吸附气含量比实际吸附气含量偏小,低估了页岩的赋存能力,页岩的实际吸附能力可能比我们实验获得的数据大得多。文章系统分析了页岩等温吸附曲线负吸附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校正建议,为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准确测定和页岩气资源量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
HTML5、WebGL、云渲染等技术为浏览器、移动端、XR等多种终端的可视化渲染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分析比较了其优缺点,并采用虚幻引擎4的云渲染技术,采用某煤矿的倾斜摄影、BIM、巷道、设备、三维地质模型开展了系统设计与测试,分析了云渲染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了数字孪生云渲染技术在智能矿山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
本文用转靶四圆单晶衍射仪首次发现黄河矿(BaCe(CO_3)_2F,R3m)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双晶,其双晶轴平行c轴,双晶面∥(0001)。发现在晶体中存在着的所有衍射点均符合-h+k+l=3n或h-k+l=3n的衍射条件。这种特殊类型的双晶因其光率体对称轴完全重合,无法凭借光学手段发现。  相似文献   
64.
65.
X射线管辐射谱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宓锦校  沈今川 《矿物学报》1997,17(2):164-168
经Ni滤波片过滤的CuKa射线,并非为真正的单色X射线,其中含部分白色X射线和非CuKa特征谱线。用石英分析晶体(101)衍射面网将混入CuKa射线中的各种波长的谱线分离开,并测定其波长的范围,确定在CuKa射线中含有铁、镍、钴、铬四种元素的K系列谱线和钨的L系列谱线。发现在X射线粉末图谱中用CuKa(或Kβ)无法解释的弱衍射线却是由铁、镍等元素的特征谱线混入引起的。  相似文献   
66.
2016年1月22-23日,“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的30余位专家就近年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进展、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面临的发展机遇、学科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发展的主要重点方向与前景等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和研讨。近年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蓬勃发展,当前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发展有着广阔空间。建立学术共同体,针对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兼容本土化特色与国际化道路,促进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走向世界;推动各系列人才梯队建设和中青年人才成长。  相似文献   
67.
地震救助生命搜索与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搜索是地震紧急救援中最重要的问题,由于时间紧迫、环境条件恶劣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是提高救助成功率,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的技术保障。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国内外目前较为成熟的相关技术,研制开发光学探生仪、声波/振动探生仪、红外热像仪3种先进、轻便、高效、实用的地震救助现场生命搜索与定位技术设备,以及利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现代管理理论,开展地震灾害现场生命搜索与救援支持系统的研究,从而初步建立地震救助生命搜索定位技术系统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8.
深盆气成藏关键地质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深盆气藏是与源岩紧密相连的气水倒置气藏,具有气水倒置、储层致密、源储相连、无水动力驱动、地层普遍含气、含气面积大、地质储量大、通常出现于盆地的构造较深部位且以含煤地层为主要的气源岩等特征。地层内部天然气能量的最初来源是油气生成过程中由干酪根热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生气作用过程的持续发生赋予了天然气离开气源岩并进入地层孔隙的基本能量,生烃膨胀力作用导致了气水活塞式的排驱过程和特征,形成了宏观上的气水倒置现象。在地层条件下,气水倒置关系的产生只有两种可能:当天然气最初从源岩排入常规储层时,气水倒置现象产生但具有较小的气柱高度(与浮力作用有关);在深盆气成藏条件达到满足时(如均质性较强、大面积发育且紧邻气源岩的致密储集层发育等),浮力作用失去效力,产生较大气柱高度的气水倒置。与受浮力作用影响(与气柱高度有关)的典型常规气藏相比,典型深盆气成藏与埋藏深度有关。常规气藏表现为原生的高异常地层压力,但深盆气藏具有较大的异常压力变化幅度,两者均可在成藏动力条件达到平衡时具有相对静止的稳态保存特征。  相似文献   
69.
搜索理论与建筑物评估和标记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救援支持系统的含义、搜索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倒塌建筑物救援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我国现有倒塌建筑物评估的现状,认为应当在适当时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建筑物评估和标记,认为目前我国应当借鉴国外救援行动有关的建筑物评估与标记方法;讨论了建筑物倒塌救援的搜索方法和程序;介绍了国外建筑物倒塌救援标记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盆地沉降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盆地发育过程中,沉降是盆地沉积充填的最基本条件,也是盆地发育的基础。本文所论述的西湖、基隆两凹陷之间的鞍部是东海陆架盆地重要的构造演化带。运用盆地沉降模拟原理,提出以构造沉降比重和相对沉降的概念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沉降模拟得出鞍部地区的盆地沉降具有时间及地域上的不均衡性特点,且有构造高点随时间迁移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可见构造沉降比重值的大小与盆地发展演化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