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0篇
  免费   1139篇
  国内免费   1450篇
测绘学   388篇
大气科学   1345篇
地球物理   1471篇
地质学   2879篇
海洋学   768篇
天文学   333篇
综合类   658篇
自然地理   75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水资源全成本定价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水资源的天然供给与人类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我国一些地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但是一方面是水资源的不足,一方面又存在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合理配置水资源的使用已成为当务之急。配置资源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计划手段,一种是经济手段,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应将2种方法结合使用。文章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水资源全成本定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2.
Chen  Ning  Chen  Lu  Tang  Chaosheng  Wu  Zhengjiang  Chen  An 《Natural Hazards》2019,99(1):321-335
Natural Hazards - Regional risk to natural disasters is a critical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CDM) problem in the literature due to the complicated and usually conflicting evaluation index...  相似文献   
953.
柴璐  李霄  周永恒 《地质论评》2019,65(Z1):257-258
正介于蒙古—鄂霍次克断裂带和中蒙古—得尔布干断裂带之间的中蒙古—额尔古纳成矿带,西起蒙古杭爱山,经中戈壁省、乔巴山,向东延伸至我国大兴安岭北段满洲里—呼吗一带,封闭于俄罗斯阿穆尔州,中国境内部分包括了大兴安岭成矿省的上黑龙江(边缘海)Au(Cu-Mo)成矿带和额尔古纳Cu-Mo-Pb-Zn-Ag-Au—萤石成矿亚带(徐志刚等,2008;朱群等,2014)。  相似文献   
954.
塘唇钨(锡)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具有大型规模找矿潜力的石英脉型矿床.矿床产于粤东龙窝花岗闪长岩岩体西部外接触带,赋矿地层为下侏罗统金鸡组碎屑岩,该层位是南岭及邻区石英脉型钨锡矿的最新赋矿地层.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矿床含钨石英脉中的白云母进行40Ar-39Ar测年,获得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50±1 Ma,等时线年龄为149±2 Ma(MSWD=1.20),它们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为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的产物.塘唇钨(锡)矿的发现,不仅拓宽了石英脉型钨锡矿的找矿视野,还有助于完善石英脉型钨锡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对区域下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5.
微生物岩储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塔中北坡微生物岩样品的岩芯以及铸体薄片的观察,发现研究区域的微生物岩储层以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对其进行全直径孔渗性检测发现,微生物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储集物性.通过对微生物岩的形成机制及特点的分析,结合应力敏感实验和成像测井资料,总结出微生物岩储集空间发育的优势因素.原生白云石的生成可以促进方解石的溶解,而塔中北坡微生物岩发生早成岩岩溶作用,部分地区叠加晚期深成热液改造,提高了储集物性;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不仅可以在埋藏成岩阶段生成有机酸造成溶蚀,还能够降低微生物岩的极限强度从而容易在构造作用下发生断裂形成裂缝,因此塔中北坡微生物岩储集空间主要以次生作用为主.通过岩石压缩系数的测定,得出微生物岩的抗压实能力一般,但藻屑骨架对藻孔的保护有利,抗压实能力最强的是受到热液作用而硅化的微生物岩,其次是白云石化微生物岩.  相似文献   
956.
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以其探测精度高的优势被作为岩石圈精细结构研究的先锋技术,并在全球典型矿集区结构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本文系统总结了深地震反射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该技术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瑞典等全球多个国家的典型矿集区的应用实例,归纳总结了地壳深部结构对矿集区控矿因素的影响,阐述了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与深部成矿过程的关系.从全球实例看,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成果为大型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深部线索,反射透明区可能是地幔流体向上运移通道,形成矿集区的成矿物质与能量来源,表明地幔物质参与了成矿作用;具有很强反射特征的断裂系统,包括大型断层、滑脱面和剪切带,是成矿流体从下地壳向上迁移的通道;矿集区深地震反射剖面中“亮点”反射可能是火山活动的深部岩浆上涌至中地壳后而形成的残余岩浆囊的反映.揭露精细的矿集区深部结构不但对矿集区构造历史演化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还对未来成矿潜力和前景靶区的确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7.
为了研究西藏纳如松多矿集区的电性结构特征和对成矿作用的约束,对覆盖矿集区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全面的数据处理分析,得到了可靠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深度为40~50 km,20~30 km和10 km处见高导体,推测这些高导体可能为部分熔融和水流体共同所致.由于纳如松多矿集区内矿床为岩浆-热液型,深部岩浆的上涌在成矿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壳内高导体可能为与成矿有关岩浆房的电性痕迹,将这些高导体连起来可能代表着深部热液向上运移的古通道.电性结构主要体现了壳内高导体与区域成矿动力作用的关系,向上运移的富矿岩浆也可能通过局部的隐伏构造运移到Pb-Zn和Fe-Cu矿床的位置,再演化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958.
为了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壳幔电性结构及构造特征,并为其俯冲极性提供电性约束,对青藏高原中部申扎-双湖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全面数据处理分析,获得了可靠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研究表明:沿剖面上地壳分布的是规模不等的高阻体,底面埋深在10~25 km变化,高阻层之下发现由不连续的高导体构成的中下地壳高导层.通过对电性结构的分析,认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俯冲消亡极性可能是双向的,随后拉萨-羌塘地体碰撞带处的上地壳高阻体发生拆沉,以上两次动力学事件可能共同作用于缝合带处的壳幔高导体,同时北拉萨地体的壳幔高导体还可能体现了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9.
刘金龙  周永恒  吴琼  柴璐  吴大天  吴涛涛  刘凯 《地质学报》2019,93(12):3111-3124
本文对大兴安岭扎兰屯北部地区早白垩世酸性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的研究,以便对其岩石成因和区域动力学背景予以制约。通过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D14208)加权年龄141±3Ma(早白垩世),玛尼吐组粗面英安岩(D14210)加权年龄135±5Ma(早白垩世)。在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它们均为钙碱性系列,SiO_2分别为76.41%~78.01%和64.71%~65.63%,MgO分别为0.04%~0.22%和1.12%~1.35%,Mg~#值分别为12~42和32~3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重稀土元素,Eu/Eu~*分别介于0.40~0.52和0.82~0.95之间。Rb/Sr比值分别变化于2.42~3.21和0.12~0.15之间,K/Rb比值分别变化于284~290和284~306之间,Nb/Th比值分别变化于2.35~3.82和2.60~3.63之间。结合两个样品ε_(Nd)(t)值分别为1.57~2.22和1.72~2.24,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分别为751~804Ma和743~786Ma,认为岩石应来源于地壳。综合东北地区前人的同时代岩浆-构造成果,认为岩石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所引起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960.
马家店金矿区位于吉林省著名的夹皮沟金成矿带上,是近年来夹皮沟地区发现的一座中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产于蚀变二长片麻岩与北西向破碎带的接触部位,空间分布明显受北西向构造控制,矿体呈似层状及透镜状沿蚀变带分布。通过对本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对本区找矿前景进行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