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4篇
  免费   2213篇
  国内免费   2964篇
测绘学   1120篇
大气科学   2248篇
地球物理   2654篇
地质学   5804篇
海洋学   1636篇
天文学   490篇
综合类   1136篇
自然地理   133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599篇
  2021年   702篇
  2020年   588篇
  2019年   652篇
  2018年   705篇
  2017年   650篇
  2016年   712篇
  2015年   651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782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707篇
  2010年   706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626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王志华  林文蔚 《地球化学》1998,27(5):465-474
在吉林省南部元古宇石英岩内发现磁性微球粒392枚,根据其产状,形貌及一般特征,微结构和化学组成表明为陨石消融型宇宙尘,由4亚4小类组成一个宇宙尘系列,(1)金属球粒;(2)纯铁球粒,(b)FCN型(天然不锈钢)球粒;(2)氧化物球粒(a)普通铁质宇宙尘(b)铬铁氧化物球粒;(3)玻璃质球粒;(4)氧化物-金属过渡型球粒,其母体要能是一分异的FCN型石-铁陨石质陨星体,核部为FCN合金,经消融分异作  相似文献   
992.
用等离子光谱测定了东太平洋9个深海沉积物样品的小于2μm组分及全岩的稀土元素,结果显示,小于2μm组分及全岩的稀土元素组成均受控于沉积物类型,而二者之间稀土元素组成的差异在钙质和硅质沉积物中出现相反的趋势。元素相分析和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分析表明,这种差异主要由于沉积物物质组成的不同所致,表面在化学组成上,主要与MnO,Al2O3Fe2O3,CaO含量的变化有关,大多数样品在小于2μm组分的稀土组成  相似文献   
993.
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树沟蛇绿岩中镁铁质岩的Sm-Nd全岩等时年龄为1030±46Ma,∈Nd(t)=+5.7,模式年龄在1422-1271Ma之间,矿物的内部等时年龄为983±140Ma。全岩等时年龄为其形成上限,矿物内部等时年龄为其变质年龄,说明该蛇绿岩形成于中元古代中、晚期。镁铁质岩的∈Nd(t)在+4.2-+6.9之间,是DMM与EMI两个地幔端元的混合产物;206Pb/204Pb在18.06-18.66之间,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较高,分别在15.55-15.60和37.59-38.38之间,207Pb/204Pb和208Pb/204Pb对206Pb/204Pb的关系表明,岩浆源于具DUPAL异常的源区,(207Pb/204Pb)i相对(208Pb/204Pb)i更偏离NHRL可能是变质流体作用的反映。∈Sr(t)值较高且变化大,可与蛇绿岩类比,87Sr/86Sr比值变化大,可能与海水蚀变作用有关。据此推测,松树沟蛇绿岩代表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994.
对地球信息科学的思考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周民虎 《地理学报》1998,53(4):372-380
作为地球科学一个重要分支的地球信息科学,在近10多年来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本文以信息科学为基础分析信息流的意义及其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关系,阐述地球信息科学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及其内涵,并从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技术以及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三方面论述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95.
地理认知理论内涵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鲁学军  承继成 《地理学报》1998,53(2):132-140
在分析现有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理专家系统的研究特点之后,提出对于以研究和模拟地理学家的逻辑思维方式为目的的“地理认知理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吕鸣伦  刘卫国 《地理研究》1998,17(2):131-137
文章界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同时结合区域发展的时空演化特点,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动力、发展模式及演化过程,提出了“广义熵”(Extensive Entropy)的概念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动力学假说.理论上分析表明,组合logistic曲线可能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997.
城区土地定级实践研究——以唐河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留科 《地理研究》1998,17(1):90-98
以GIS为基础,利用“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对城区土地定级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及唐河县土地具体的分等定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8.
论吴传钧的治学精神——恭贺传钧师八十华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奇 《地理研究》1998,17(1):1-3
吴传钧,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1918年4月2日,我国着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原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1988~1996),《地理研究》杂志顾问。吴传钧院士投身地理学60多年来,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今年是吴先生诞辰80周年,本刊发表鲁奇文章,以示祝贺,并向吴传钧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999.
中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金发 《地理研究》1998,17(4):346-351
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流水侵蚀所引起土地退化的形成,是由其生态环境自身的脆弱性决定的。土地退化不仅表现为土壤退化,还表现为植被退化和土地状况恶化,其发展过程是植被退化-土壤退化-地表状况恶化过程多重循环的结果。据此,提出了中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黄土地貌沟沿线技术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闾国年  钱亚东 《地理科学》1998,18(6):567-573
从数字高程模型中提取具有精确定位特征的连续的沟沿线是构建黄土沟壑丘陵地区土壤侵蚀,泥沙搬运和径流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机理-过程模型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基于地貌形态学特征的地貌提取技术,在提取具有代表性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山西离石王家沟流域汇流网络的基础上,自动提取了该流域完整的沟沿线,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