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偏低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从空间供需视角探究其转移规律,对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2001—2018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数据构建高校-城市二模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和网络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发现:(1)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规模迅速扩张,高校和城市节点的发育均呈现显著差异性,高校技术主要由综合类和理工类“985/211”高校转至直辖市、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2)高校技术转移以本地为主,边界效应明显,本地技术转移高值区呈现以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核心的散布格局,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呈现以京津、成渝、长三角、珠三角、哈长沈为核心节点的“梯形”架构;(3)高校等级、高校类型、地理距离、空间共位、技术兼容性和城市技术吸收能力综合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据此,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城市尺度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并强化核心城市的多尺度高校技术转移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542.
庄汝龙  宓科娜 《地理研究》2022,41(1):210-228
资源和环境约束对我国能源消费提出了严峻挑战。雾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的集中爆发。本文借助K-means聚类、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对30个省级单元的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时空特征及其结构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多角度探讨终端能源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从人均终端能源消费量来看,在研究时段内各省级单元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省际差异依然显著。② 从终端能源消费量来看,在研究时段内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表明了空间集聚特征的存在,并形成了多种空间集聚类型。③ 从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较大差异,不同省级单元的各类型能源消费结构均呈现出多样化演变特征。④ 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发现,终端能源消费对空气质量指数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与不同区域有明显差异性。⑤ 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能源消费与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从能源消费这一视角为减少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43.
介绍了临沂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发育情况,总结了临沂市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对临沂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一套集远程自动测量和预警预报于一体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想,对提高临沂市地质灾害监测自动化水平和预警预报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4.
为探讨渤海西部在多重环境因素变化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分析了渤海西部4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了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环境影响因素及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渤海西部表层沉积物中As、Cu、Cd、Cr、Hg、Ni、Pb、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7 mg/kg、255 mg/kg、014 mg/kg、689 mg/kg、0037 mg/kg、303 mg/kg、223 mg/kg、757 mg/kg;Cu、Cr、Ni、Zn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小于63 μm细粒沉积物呈显著正相关,其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明显受到有机质含量和沉积物粒径的控制,而As、Hg分布没有明显受到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富集系数显示,Cr、Ni、Pb和Zn为无富集,Cu、As为轻度富集,Cd和Hg为中度富集。与多种背景值和一致性沉积物质量基准相比较,渤海西部表层沉积物Pb、Cd的含量超出背景值,而Cu、Zn、Ni、Cr、As、Hg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异常,但其含量水平引发有害生物效应的可能性不大,尽管重金属元素含量偏高,但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545.
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人文驱动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使中国西北地区由过去发展的腹地转变为开放的前沿。通过引入STIRPAT模型,研究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人文驱动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设定了三种情景分析节点城市未来低碳发展情况。结果表明:人文驱动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较大,模型拟合优度达到95.2%,能源消耗强度(T)、富裕程度(A)和人口数量(P)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511、0.285和0.222,基准情景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政策情景和低碳情景下碳排放存在“拐点”,预计碳排放峰值将在2025-2033年间出现,低碳情景峰值比政策情景提前8 a到达,峰值总量减少40.79×104 t。最后针对分析结果就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人文驱动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即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546.
宁夏中部风沙区人类活动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乃平  米文宝 《中国沙漠》1999,19(3):243-246
宁夏中部风沙区的沙质荒漠化在历史时期,尤其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具有明显扩展的趋势。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肆樵采、工矿建设等人类活动对这一地区荒漠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对研究区域的经济结构、生产要素和经济行为3个方面分析认为,落后的产业结构和低劣的生产要素既是被动适应地理环境的结果,又成为导致人类不良经济行为和以牺牲地理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生存发展的原因,防治荒漠化不应忽视通过改变现有经济结构、生产要素等途径和运用经济杠杆等手段规范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547.
五种/株原甲藻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分子克隆及序列比对的方法,对五种/株赤潮原甲藻18SrRNA基因全长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Bank上下载13个原甲藻18SrRNA基因接近全长的序列,用NJ法和ME法构建了原甲藻属的系统树。结果表明,五种/株原甲藻18SrRNA基因扩增序列长度为1782—1783bp,其中来自南海(中国海域)和来自美国海域的两株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minimum)的序列完全一致;东海的赤潮原甲藻(Prorocentrumsp·)与具齿原甲藻(P·dentatum)的序列也完全一致,与微小原甲藻只有5个碱基的差异;而海洋原甲藻(P·micans)与微小原甲藻和具齿原甲藻的序列差异较大,分别为27个和28个碱基。通过NJ法和ME法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由系统树可以看到:原甲藻属大致分为两支,本实验的微藻全部分布在同一支上。18SrRNA基因序列还将有助于有害赤潮藻快速鉴定的特异性分子探针的研制。  相似文献   
548.
养殖污染水体-沉积物中磷的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受猪场污水影响的池塘和鱼塘水生生态系统中表层水。沉积物的磷含量、磷吸附能力比较,了解猪场污水、鱼塘养殖对表层水。沉积物系统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猪场污水排放和鱼塘养殖都会明显增加水体中溶解性反应磷(DR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的含量,从DRP、DOP、PP3种形态磷在总磷中所占的比例来看,DRP是水体中主要增加的磷含量。猪场污水排放对水体中磷的增加作用比鱼塘养殖更剧烈一些,猪粪是水体中磷的主要来源。但是猪场污水排放对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这可能与水体中磷的存在形态和转化时间有关。鱼塘养殖增加了沉积物中有机质、Fe-P、AI-P和总无机磷含量,增加了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但是对磷的吸附能力却有所降低,进而增加了沉积物中磷向上覆水释放的可能。  相似文献   
549.
瞬变电磁三维FDTD正演多分辨网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瞬变电磁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正演的网格剖分受最小网格尺寸、时间步长、边界条件、目标尺寸、模型尺寸等的影响,结构化网格一直存在最小网格尺寸受限于异常目标尺寸的矛盾;尽管非均匀网格能够在保证模型尺寸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网格数量,但由于Yee网格结构的限制,非均匀网格不能无限制的扩大单一方向的尺寸,这是为了避免边界网格区域出现长宽比过大的畸形网格,影响计算精度甚至导致结果发散.在非均匀网格剖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瞬变电磁三维FDTD正演的多尺度网格方法,即首先使用较大尺寸的粗网格进行第一次剖分,然后在希望加密的区域进行二次剖分,使计算域中包含粗、细两套网格.尽管细网格包含在粗网格内部,但其具有Yee网格的全部属性,因而可以在网格中设置不同的电性参数模拟不同形状的目标.基于Maxwell方程组推导了细网格内电场和磁场的迭代公式,基于泰勒展开给出了设置粗、细网格后产生的内部边界条件,使电磁场的传播在粗、细网格和时间步进上得到统一.采用均匀半空间中包含三维低阻异常的经典模型和三维接触带复杂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发现多分辨网格方法计算结果满足精度要求.使用"L"型异常模型计算采用多分辨网格方法和不采用多分辨网格的传统FDTD方法对比计算效率,发现多分辨网格算法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并能够保证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50.
以内蒙古高原的达里诺尔湖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冰封期湖水不同相态下总氮(TN)、总磷(TP)浓度以及氢、氧同位素比值的分布特征和定量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在冰封期,达里诺尔湖水体中营养盐的平均浓度相对较高,已远超过国家Ⅴ类水质标准.水体中TN、TP浓度均大于其在对应冰体中的浓度,均值分别是对应冰体中的9.91、3.11倍,说明低温冷冻过程对达里诺尔湖水体中的氮、磷具有浓缩效应.而通过与非冰封期的对比发现,湖冰的排氮效应强于磷.2)冰封期由于结冰过程中同位素热力学分馏明显,加之贡格尔河的入流补给,使得达里诺尔湖冰体中的氢、氧同位素比值远高于水体中的比值,同时,随冰层的加深,同位素逐渐偏重.3)冰封期达里诺尔湖水体及冰体中,同位素比值与营养盐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水体的相关性较冰体要好,在冰层中,随着冰层的加深相关性越明显.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发现同位素比值与营养盐浓度的相关关系显著,水体中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991,冰体中达到0.988;氢同位素(D)与TN、TP浓度的关系式分别为:TN=-0.2825δD-6.0083和TP=-0.0805δD-1.2395,这为研究湖泊营养盐的时空变化规律提供新的手段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