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0篇
  免费   1537篇
  国内免费   2448篇
测绘学   1095篇
大气科学   1263篇
地球物理   1345篇
地质学   4035篇
海洋学   1171篇
天文学   104篇
综合类   673篇
自然地理   104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553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492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稀少控制的多平台星载SAR联合几何定标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几何定标采用地面控制点获取距离-多普勒模型中的精确几何参数,用于完成星载SAR影像高精度几何定位。但在广域范围内,特别是高山地区域,控制点极难获取。此外,传统定标方法仅面向单一平台SAR影像,尚不能实现多平台影像的联合几何定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少控制的多平台星载SAR联合几何定标方法。该方法从包含实测控制点的主影像出发,使用点位追踪算法获取主影像与从影像之间的连接点,并以连接点为桥梁逐级完成从影像的几何定标。本文采用京津冀地区南北向分布共计235 km的3景TerraSAR-X、3景TanDEM-X、5景高分三号影像进行联合几何定标试验,仅使用5个控制点即完成了所有影像的几何定标,并利用SF-3050星站差分GNSS接收机采集实测GPS点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使用稀少控制点定标后的TSX/TDX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优于3 m,GF-3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优于7.5 m,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2.
机载激光雷达(LiDAR)强度数据在获取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因素影响的有效量化及校正对机载LiDAR强度校正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雷达方程为基础,分别采用距离、入射角及距离和入射角对LiDAR点云强度进行校正,从中提取冠层总强度和强度比值两类参数,用于估测森林叶面积指数(LAI),以期量化各影响因素强度校正对不同类型参数估测森林LAI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度经距离校正能够提高森林LAI的估测精度,而强度经数字高程模型衍生入射角校正非但没能提高估测精度,反而降低了估测精度。强度经距离和入射角综合校正虽能提高森林LAI的估测精度,但结果却低于距离单独校正的结果。与此同时,对冠层总强度参数而言,强度校正前后森林LAI估测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而对强度比值参数而言,强度校正前后森林LAI估测结果差异不大。综上可知,不同因素强度校正对森林LAI估测的影响不同,且影响程度与所用参数变量类型密切相关。因此,在未来强度应用研究中,应根据变量参数类型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以避免不恰当校正造成的成本浪费及精度降低。  相似文献   
993.
徐炜  贾雪  王涛 《测绘工程》2018,(1):31-36
通过STK软件对BDS、QZSS、IRNSS卫星星座结构仿真的基础上,选择BDS、BDS/QZSS、BDS/IRNSS、BDS/QZSS/IRNSS、QZSS/IRNSS等定位方式对中国大陆单观测站与整体范围最小可见卫星数、GDOP值、定位误差进行覆盖分析,确定了QZSS与IRNSS在我国的覆盖范围及对BDS定位性能增强作用的评估。结果表明,BDS/QZSS/IRNSS组合在我国的最小可见卫星数可达16~21颗,GDOP值在1.4~1.7之间,定位误差达5.5~7.5m,相比单BDS定位最小可见卫星数增加了6~8颗,GDOP值减小了0.3~0.5,定位精度提升了2.0~3.0m,对华南地区的定位性能有明显提升,而对东北等地区定位性能的提升较小。  相似文献   
994.
以昆明主城区为例,分别利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对2014—2017年间29景升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沉降监测,对比两种技术得到的沉降结果,进行剖面图分析与时序分析。结果表明,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监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研究发现,昆明市沉降漏斗主要位于居民区、地铁、道路、高速公路以及滇池等区域,最大年沉降速率可达-39.580mm/a,累积沉降量达到85mm。研究表明,昆明主城区地面沉降主要由于近几年城市和轨道交通建设的飞跃发展,导致居民区和交通网络密集,地面载荷增加,地下隧道开挖与地下水开采等原因引起地面软土地层下沉。  相似文献   
995.
廖玉佳  胡勇  叶涛 《北京测绘》2018,32(5):504-507
利用低空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造的真实三维模型对重庆万州狮子头危岩进行地质灾害监测,探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危岩监测、危岩整治,灾情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完成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三维建模和应用分析方面具有数据快速获取、处理,模型真实可量测等优势;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生成的真实三维地表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可以为危岩整治工程中的堆填土方量提供直观、翔实的基础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996.
刘江  王征博  刘成  苗昌奇 《北京测绘》2018,32(2):214-217
以实际地面沉降数据为基础,分别用灰色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预测,然后按照一定方法对灰色模型、时间序列模型赋予合理权值,建立了灰色-时序组合模型~([1])。预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更为准确、可靠,说明该组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7.
缪锦根 《北京测绘》2018,32(2):250-254
《数字水准仪检定规程JJG(测绘)2101-2013》是目前有效且唯一的数字水准仪检定规程,在对JJG(测绘)2101-2013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需要与规程起草者商榷:1)i角的检定问题;2)视距乘常数的检定问题;3)视距测量精度的检定问题等。为了满足测绘生产实践的需求,建议:1)重新制定i角及视距测量精度的检定方法;2)删除视距乘常数检定这一项。  相似文献   
998.
张涛  张丕亚  魏超 《北京测绘》2018,32(6):654-657
GPS定位技术在交通工程平面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使GPS高程成果也可以适用于带状交通工程,则GPS高程拟合模型的选取成为工程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模型的选取,该文试着将二次曲线拟合法与二次曲面拟合法进行对比,并结合某段带状交通工程GPS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二次曲面拟合模型拟合效果更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9.
目前,一些基于变分的Pan-sharpening方法是通过梯度下降法极小化能量泛函来实现融合,但梯度下降法在靠近极小值时收敛速度会减慢。若变分模型中包含有L1范数的不可微项时,梯度下降法存在鲁棒性不高、计算复杂的问题。该文根据L1范数能保持图像的几何纹理、分裂Bregman对含有L1范数的泛函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在已有的变分模型基础上,将L1范数加入到模型中,构建能量泛函代价函数,并通过分裂Bregman迭代极小化能量泛函。在Worldview-2数据集上的融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生成同时具有高光谱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  相似文献   
1000.
Li  Ping  Pan  Zhenhui  Xiao  Tao  Wang  Jiading 《Acta Geotechnica》2023,18(2):921-936
Acta Geotechnica - Molding water content and compaction degree are the major factors driving differences in the microstructure, which has a control on the permeability of compacted loess. Althou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