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进行收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敬辉  王端宜 《岩土力学》2009,30(6):1867-1872
半刚性基层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中,但半刚性基层材料在温度作用或/和失水作用下产生的收缩应变一旦超过材料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拉应变,就会发生开裂,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选择合适的收缩试验方法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性能进行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针对传统收缩变形测量方法的不足,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一种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材料进行室内收缩试验研究,分析其早期收缩应变的变化规律;对收缩变形前后的图像进行相关计算,获得全场的收缩变形,并与传统收缩试验结果相比,该方法所得结果可重复性好,稳定性好,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72.
对于地震作用下挡土墙的土压力,在以往的计算中仅仅把动荷载加于挡土墙上,或者将土的内摩擦角适当的减少,然后仍按静止土压力计算。本文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软土在动荷载作用下强度变化规律,给出土体软化后强度的确定方法,推导考虑地震等动载作用下考虑土体软化的土压力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对比考虑软化后土压力和不考虑软化的土压力计算结果,研究成果可为考虑地震荷载及其他动载作用下土压力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地电成像法是在普通电法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高密度的数据采集,形成一个高密度的、内容丰富的视电阻率剖面。通过地电数据分析、处理,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地质体的一些基本特征。由于其具有高效、快捷的勘探优势,近年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西虎岭景区勘察为例,简要介绍了地电成像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真实、可靠,在查明岩溶洞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方面是一种高效、快捷的勘察手段;  相似文献   
74.
祖母绿红外吸收主要与其硅氧骨干、通道内结构水、相关碱性金属离子和大分子振动有关。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峰位归属及谱峰特征对比方面,认为与分子振动和不同类型结构水相关,对更深层的成矿或化学控制因素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选取典型4个矿区样品,针对贫碱结构水(Ⅰ型)特征为主的祖母绿进行了近、中红外光谱测定,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同为Ⅰ型水主控的不同矿区祖母绿呈现一致特征,若干与结构水、碱性离子及大分子相关吸收具有稳定峰位、近似的相对峰强和峰形的特征。分析发现:祖母绿红外谱带特征直接受控于通道中结构水的占位方向和比例,进一步与祖母绿成矿元素Al~(3+)的类质同象替换相关,主要受(Mg~(2+)+Fe~(2+))离子浓度影响,当其浓度较低时,类质同象替换程度较低,祖母绿结构水占位主要表现为Ⅰ型水特征,其相关元素特征表现为高Si、Al,低Mg、Fe,总体贫碱,对应相应的典型红外特征,指示化学离子浓度与红外谱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过程表明红外光谱可以辅助对Ⅰ型水祖母绿产地的鉴定和成矿环境的认知。  相似文献   
75.
Using NCEP/NCAR reanalysis, the structure of a wintertime typhoon named Nanmadol that landed on Taiwan 4 December, 2004 has been examined in this paper, it is found that Nanmadol looks similar in structure and time evolution to summer typhoons; the central part of it is warm and humid, and the convergence is observed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while there is divergence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intertime and summertime typhoons are found. The southwest stream flow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and cyclonic disturbance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seem significantly weaker in Nanmadol than in summertime typhoons. The EOF analysis performed for sea level pressure (SLP) of Nanmadol shows that about 90% of the total variance of temporal changes in typhoon circula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two leading EOF modes of EOF1 and EOF2. EOF1 shows the structure and intensity variations of Nanmadol while EOF2 shows the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SLP distributions that influences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Nanmadol.  相似文献   
76.
描述了采用光学望远镜辅助天马13m射电望远镜进行指向测量以及建立指向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 对于小口径望远镜, 指向校准目标源比较少, 用射电法建立指向模型难以覆盖全天区. 利用上海天文台天马13m射 电望远镜进行光学望远镜辅助射电望远镜指向测量研究, 在13m天线背架上安装一套光学指向系统, 获得了优 于3''的重复测量误差. 此外, 通过对影响天线指向因素的分析, 建立了包含8个误差项的指向误差修正模型以及 光轴和电轴偏差模型. 将指向模型代入天线伺服控制系统, 对校准目标射电源进行十字扫描, 得到指向样本残差约 为5''. 该研究可以为实现高精度指向建模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7.
黑藻对沉积物及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的利用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同一区域湖泊和河流沉积物及土壤培养黑藻,运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底质中磷的不同形态进行分离,同时分析黑藻生物量及底质中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磷浓度的变化,并对底质中生物可利用磷进行了估算,揭示沉水植物对底质中不同形态磷的利用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底质中弱吸附态磷、可还原性磷(RSP)是黑藻利用的主要磷形态;土壤与沉积物相比不利于黑藻生长,营养水平高的河流沉积物有利于黑藻初期生长,但容易使其早衰;沉积物作底质上覆水和间隙水磷浓度主要受底质中RSP含量的控制;土壤作底质上覆水和间隙水磷浓度主要受弱吸附态磷控制;黑藻能促进底质中磷向可利用态转化;黑藻对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磷的利用率比沉积物低。  相似文献   
78.
桂西两次强降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5年8月20日和2006年6月13日发生在桂西的两次强降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FY-2C红外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桂西两次强降雨都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强降雨过程发生在强烈的不稳定层结区域和K指数高值区。  相似文献   
79.
在地面车载组合导航GNSS/OD/SINS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甚至发生中断,将非完整性约束(NHC)应用于里程计(OD)/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组合,可以有效抑制GNSS信号中断期间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发散。通常NHC的噪声设定基于固定的经验值,然而在实际运动过程中,车辆运行轨迹复杂多变,其运动状态不能完全满足NHC前提假设,经验给定的噪声无法准确反映车辆实际运动情况。为此,本文分析了NHC噪声与车辆运动状态的关系,构建了一种基于车辆运动状态的NHC噪声自适应方法。通过所选场景的实测数据验证表明:采用噪声自适应的NHC/OD/SINS组合导航结果相比于固定噪声的NHC/OD/SINS组合,在GNSS信号中断110 s、车辆连续转弯的情况下,最大水平位置误差减小了68.4%;在GNSS信号中断74 s、车辆直线行驶的情况下,最大水平位置误差减小了87.3%;能较好地抑制GNSS中断期间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发散。  相似文献   
80.
相同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卫星和自动站等资料,对2013年3月23日广西一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两种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现象产生的局地环境条件、触发机制及中尺度等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两种类型强对流天气(即干对流型和混合对流型)在大气层结、湿层厚度、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和垂直风切变等局地环境上存在一定差异;其触发机制不同,广西西部干对流由位于地面锋前暖区的辐合线触发,而北部混合型强对流则由地面锋面触发;雷达和卫星图像上,两类强对流在形态、强度和移速上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对广西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