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63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时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地貌形成响应时间域的定量估算,大峡谷与上游河道特征的时比,以及大峡谷入口处河湖阶地的沉积分析和定年研究.结合构造研究的新进展和数值地貌分析成果,系统论证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现今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与大峡谷上游的河道在大峡谷形成之前分属不同的河流体系,大约在距今30kaBP前后,原属于帕隆藏布江水系支流的扎曲一直白河段因溯源侵蚀,袭夺了位于现今直白河段上游的古雅鲁藏布江水系,使得此前向南经南伊沟(纳伊普曲)流出高原的古雅鲁藏布江与帕隆藏布江合二为一,雅鲁藏布大峡谷得以贯通和强烈的侵蚀下切,形成现今著名的大峡谷和大拐弯式样的流域结构。  相似文献   
332.
以亚热带典型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干筛法研究长期单施化肥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全氮储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5 mm的块状结构是土壤团聚体的主要组分,其含量比例高达65.7%~83.4%;同时,该级团聚体中全氮储量占土壤总储量的比例亦高达63.1%~82.7%,是土壤全氮储量的主要载体.随土层加深,块状结构体比例增加,其他粒级团聚体含量降低.除<0.25 mm粒级外,团聚体中全氮含量随其粒径减小而增大,而全氮储量则呈降低趋势.施肥特别是化肥配施有机肥后同土层0.25~5 mm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增强,2~5、0.5~2、0.25~0.5 mm团聚体及土壤中全氮含量和储量显著增加(P<0.05),新增氮储量主要向大团聚体,特别是2~5 mm团聚体中富集.施肥对团聚体组成及其全氮含量的影响随土层加深而减弱.与单施化肥相比较,化肥配施有机肥显著提升犁底层和全层土壤全氮储量(P<0.05),是更好的施肥模式,可在亚热带红壤性水稻土分布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3.
由于氢氧化镁具有较强的吸附特性,且具有活性强、缓冲性好、无腐蚀性等特点,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吸附剂,在环保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全面综述了氢氧化镁作为吸附剂在各种水质废水(包括酸性废水、印染废水、含重金属工业废水、含磷和铵城市废水)处理,以及在海(卤)水除硼和烟气脱硫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34.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vertical wind shear on the torrential rainfall response to the large-scale forcing using a rainfall separation analysis of a pair of two-dimensional cloud-resolving model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for a pre-summer heavy rainfall event over southern China from 3-8 June 2008 coupled with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 data.The rainfall partitioning analysis based on the surface rainfall budget indicates that the exclusion of vertical wind shear decreases the contribution to total rainfall from the largest contributor,which is the rainfall associated with local atmospheric drying,water vapor divergence,and hydrometeor loss/convergence,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the rainfall area and reduced rainfall during the rainfall event.The removal of vertical wind shear increases the contribution to total rainfall from the rainfall associated with local atmospheric drying,water vapor convergence,and hydrometeor loss/convergence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rainfall area and enhanced rainfall.The elimination of vertical wind shear enhances heavy rainfall and expands its area,whereas it reduces moderate rainfall and its area.  相似文献   
335.
青海什多龙矽卡岩型Mo-Pb-Zn矿床位于鄂拉山多金属成矿带,该矿床成矿时代制约了成矿过程、动力学背景的探讨。前人通过对矿区及外围岩体的K-Ar法间接取得了188~208 Ma和368 Ma的数据,由于分析测试手段限制,时间跨度较大,对于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尚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定该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矿床模型的建立和反演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分析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的变化范围小,集中在234.2~240.1 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36.2±2.1) Ma,与等时线回归计算得到的年龄值(233.4±9.6) Ma在误差范围内相吻合,表明成矿时代为(236.2±2.1) Ma。辉钼矿的铼含量为0.3939×10-6~0.6621×10-6,反映了成矿物质以壳源为主,且变质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本研究Re-Os定年结果显示什多龙矽卡岩型Mo-Pb-Zn矿床与鄂拉山造山带成岩年龄(约 220~230 Ma)接近,表明成岩成矿受控于相同的动力学背景,是在鄂拉山造洋裂谷体制向碰撞-伸展造山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导致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引起的印支晚期岩浆-热液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