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9篇
  免费   3717篇
  国内免费   5289篇
测绘学   2425篇
大气科学   2214篇
地球物理   2569篇
地质学   8975篇
海洋学   3467篇
天文学   171篇
综合类   1313篇
自然地理   1931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889篇
  2021年   1089篇
  2020年   951篇
  2019年   1020篇
  2018年   1033篇
  2017年   891篇
  2016年   952篇
  2015年   1095篇
  2014年   1044篇
  2013年   1246篇
  2012年   1336篇
  2011年   1396篇
  2010年   1327篇
  2009年   1206篇
  2008年   1229篇
  2007年   1159篇
  2006年   1020篇
  2005年   835篇
  2004年   646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4年   8篇
  1933年   3篇
  1928年   2篇
  1925年   4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ice paddies and the uncovered water field in Taoyuan(Hunan) showed that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vegetated paddy fields in 1993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1992(I,e,lower in rates and irregular in pattern).Climate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methane emission .And ebullition made a consider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total flux of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paddies (45%).This implies that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addy cultivation of rice might not be,as was proposed,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observed gradual increasing of atmospheric methane.24-hour automatic measurements of atmospheric temperature,air temperature and methane concentration in the static sampling boxes revealed that temperature,in addition to fertilization and irrigation style,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emission of methane from rice paddies.  相似文献   
992.
简要论述了选择低阻蘑菇状模型模拟金伯利岩体的地质依据,着重分析了联合剖面装置、对称四极测深ρ_3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993.
光滑处理使得单界面成为非均匀薄层,界面反射转变为层反射.为了探讨光滑处理的影响,以平面波作为入射波场,首先利用过渡层反射系数推导了反射信号的理论公式,然后就非均匀薄层下反射系数的计算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算法,并通过与经典Epstein过渡层反射系数解析结果的对比说明了算法的精度.最后在单界面及其被光滑后界面的对比分析中,得出了几点重要结论:随着光滑次数的增加,反射信号的到时基本保持不变,而反射信号的主频与能量呈减少趋势,其中信号能量在低光滑次数的衰减速率明显大于高光滑次数.  相似文献   
994.
河北洞子沟银(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论述了洞子沟银(铜、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时代及矿床成因,并从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及包体成分、稀土元素等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硫同位素变化范围窄,δ34S=(-0.49~+2.8)×10-3,硫同位素组成以重硫型为主,接近陨石硫同位素组成。δ18OH2O=12.9×10-3,δDH2O=-73×10-3流体包裹体成分反映出成矿热液以岩浆来源为主,并混合了部分大气降水及雨水。提出本矿床是地洼区内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995.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拼贴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孟习  孙炜 《吉林地质》1999,18(4):8-18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吉林省境内)地质构造的研究历来为学者所关注,研究成果颇多。笔者通过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带重磁场的总体特征,即近乐西向展布的地球物理场态,被北东向或与之相联系的其它方向的重磁场带或梯度带分隔、切割、和改造;区域构造框架--古东西构造,为中生代北东向等构造改造、包容及其它各复合关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该带的5个构造重磁场区段之一的富尔河区段的剖析,确证生  相似文献   
996.
红壤退化中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97,自引:4,他引:93  
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是评价土壤退化的重要工作,也是重新设计持续性的土壤管理系统的基础。目前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以及将各项土壤性质与土壤管理措施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本文首先提出了选择红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则,并从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评价红壤质量动态变化可资采用的指标体系,综述了国内在南方丘陵区红壤质量演化的研究中应用的指标;最后从土地评价方法中选择了可用于红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并简要综述了国际上最新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97.
赵春燕  王彬  孙婧  常飚  胡江凯  周斌 《气象科技》2021,49(4):535-541
随着气象数值模式的发展完善,已广泛应用于国家级和区域中心,研发力量地理上分散。支撑数值模式运行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呈现出异构众核的发展趋势,模式研发的学科交叉衍生性越发明显,分布式模式研发的高效协同共享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Git建立了一个代码管理协作共享平台METCODE,实现了气象数值模式的代码版本管理、集成协作共享与过程管理,方便地支持分布式团队的合作研发。平台已在气象数值模式的研发中成功应用,应用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四川省1961—2019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1991—2019年各县旱情资料,采用信息扩散方法分析了10a、50a一遇干旱的持续天数、经济损失率、人口受旱率和农作物受旱率的空间分布,并采用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GDP)的极值(POT)模型分析了四川7个干旱气候区,在不同置信水平下可能造成的最大经济损失率(PML)。结果表明:(1)10a重现期干旱持续天数,盆东北、盆中以及盆地西部山区相对较少在60~80d,攀西地区西部、盆地南部、龙泉山脉相对较多在100d以上;50a重现期干旱持续天数,盆地嘉陵江、涪江流域、都江堰灌区、甘孜州中部以及川西高原西北部相对较少在90~120d,攀西地区、甘孜州西南部和中部、盆地南部等局部地区在150d以上。(2)10a和50a重现期农作物受旱率,川西高原北部、盆东北和盆中均偏高,分别大于60%和90%;攀西地区和成都平原等地区相对偏低,均小于60%。(3)10a和50a重现期人口受旱率川西高原和盆地东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在60%和80%以上。(4)10a和50a重现期干旱经济损失率,攀西地区、盆地西部(成德绵、雅乐眉)和南部(宜宾、自贡)均偏小,分别在3%和5%以下;盆东北、盆中和川西高原均相对而言偏高,其中盆东北局地、甘孜州西北部分别大于10%和20%。(5)在不同置信水平下,IV区(盆地东北部)和V区(甘孜州北部和阿坝州中西部)的PML相差较大且明显高于其它5区,最大分别为28.5%和38.6%;VII区(甘孜州南部和攀西地区北部)的PML在不同置信水平下相差最小且均小于其它区域,最小为3.1%;I区(成都平原区)的PML在不同置信水平下均处于偏小位置且整体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99.
锡在地质过程中表现出亲氧、亲硫和亲铁三重特性。在地幔岩浆过程中,锡是一种中等不相容的金属元素。锡成矿主要与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其地球化学性质决定了其成矿主要受源区性质、氧逸度以及挥发分含量、岩浆结晶分异等因素控制。高度结晶分异可使锡在岩浆中进一步富集,是锡成矿相关花岗岩的普遍特征;锡为变价元素,岩浆体系氧逸度影响源区中锡的迁移能力和分离结晶过程中锡的元素行为,还原性岩浆体系有利于锡富集成矿。富含F、Cl和B等挥发组分对锡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起积极的作用。全球锡矿床分布与俯冲带关系密切,特提斯和环太平洋构造域是主要蕴藏区。重要的锡成矿事件表现出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特征。结合锡的地球化学特性以及锡矿分布特征,我们认为最有利锡成矿的动力学机制是俯冲板片后撤机制。俯冲板片后撤引发深部软流圈地幔上涌,导致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低氧逸度、富F、Cl和B等花岗岩,有利于锡成矿。对于华南晚白垩世锡成矿事件,新特提斯洋俯冲板片发生后撤是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000.
火烧迹地是全球及区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等研究所需的重要参数之一,卫星遥感技术为快速获取大区域火烧迹地空间分布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中国科学院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研发了首个30 m空间分辨率全球火烧迹地产品GABAM (Global Annual Burned Area Map)。遥感数据产品的精度验证对产品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迄今尚未有研究机构对GABAM产品精度进行独立评价和分析。为系统评价GABAM产品精度,利用2010年全球30 m空间分辨率火烧迹地产品(GABAM2010)开展精度验证研究工作,在全球和几个陆地生物群落中估算了产品精度,并探索了全球遥感专题产品精度验证的技术框架。基于分层随机抽样选择80个非重叠的泰森多边形区域TSA (Thiessen Scene Areas),采用误差矩阵和6个精度指标对GABAM2010产品做全面精度评价和分析,以满足火烧迹地产品用户的使用要求。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GABAM2010产品的错分率和漏分率分别为24.32%和31.60%,总体精度为97.85%;由于数据质量(如条带、云)等的影响,火烧迹地的范围会被低估,对于较容易发生火灾的生物群落,如热带亚热带草原区域,GABAM2010产品精度较高;在生物群落内部,高密度火烧迹地区域的精度高于低密度火烧迹地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