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古土壤作为地质时期或历史时期自然景观的产物,是古环境和古气候的一种良好记录,通过对吐鲁番盆地和柴窝堡盆地内保存的古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化学性质,结合气候变化,认为在更新世间冰期或暖期时,天山东段干旱山间盆地的气候同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差别较现代小。盆地内发育的古土壤类型类似于现代的褐土型。古土壤的发育可能同间冰期印度洋季风的增强和增厚有关。  相似文献   
172.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50多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地学理论,是理解固体地球运行的基本范式,但遇到三大难题:板块起源、板内变形和板块驱动力。针对这三大难题,微板块构造理论试图开拓一个全球构造研究的新范式。本文通过与传统板块构造理论中基本原理的逐条对比,阐明了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及其对传统板块构造理论的拓展。微板块构造范式既不同于传统板块构造范式,又不同于地幔柱范式,是两者的重要补充与拓展。文中着重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适用范围、理论出发点、理论假设与预测的角度,阐明了大板块与微板块的异同,并探讨了两者的转换关系及其转换机制的多样性,介绍了微板块生长成为大板块的4种途径、大〖JP2〗板块破碎为微板块的3种转换模式,探索了前板块构造体制下微地块在非线性地球系统中通过自组织、自生长等方式,进化为板块体制下微板块的自然选择过程。本文还提出陆壳型微地块是密度选择的结果,其密度决定了其保存机制,这是陆壳起源的根本;〖JP〗微地块向微板块的转变是刚性选择的结果,其刚性是初始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微板块不对称俯冲或对流型式的转变是热选择的结果,其热不对称性是现代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3.
文章以西藏念扎金矿为研究对象,提出在传统矿产勘查的地质填图、找矿预测等项工作中适宜多源遥感数据的介入。地质填图主要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人机交互解译为主要方法;遥感找矿预测主要采用多光谱影像,通过寻找与成矿相关的特征矿物的光谱特征,反演目标矿物地表分布情况,从而提供找矿线索。结合传统工作手段验证遥感技术所获取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4.
利用小麦干热风观测资料和产量统计年鉴,结合民政部门灾害历史资料,运用产量逐级分离模拟和给定初始聚类中心的逐步筛选聚类分析方法,分别确定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两类干热风灾害等级判别指标,并建立了各自的等级判别方程;通过小麦抽穗扬花前的气候模拟,分离出灌浆期间两类干热风影响的产量;根据不同时期小麦受不同程度的灾害对产量的综合影响建立了综合灾害等级查询表和灾损评估模型,代入灾害综合等级,实现了监测和产量损失评估。  相似文献   
175.
2002年入汛后首场强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成志  周雨华  黄小玉  张海  李艳 《气象》2004,30(7):36-40
20 0 2年 5月 1 2~ 1 4日湖南省出现了入汛后首场强暴雨天气过程 ,降水强度大、范围广。作者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数值预报产品等几方面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强调指出在充分了解天气形势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上述多种产品是做好此次暴雨过程预报和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6.
177.
黄河流域近40年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买苗  曾燕  邱新法  高苹  王萧宇 《气象》2006,32(5):62-66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46个气象站1960--2000年逐月日照百分率资料,研究分析了黄河流域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日照百分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20世纪90年代较60年代下降了2.49%;日照百分率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冬季,春季和秋季下降不明显。对日照百分率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除极少数台站的日照百分率呈略有上升趋势外(主要出现在流域上游),黄河流域日照百分率的下降表现得非常明显,遍布整个流域的中、下游。  相似文献   
178.
河网非稳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河道-节点-河道”法的河网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具有很高的效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与此求解方法相对应的河网水环境容量的求解方法,在对河网水质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节点污染物质允许进入量的概念,求出河网各河道河段及节点的允许排放量,建立了相应于上述水质模型的求解大型河网非稳态水环境容量的“节点-河道-节点”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79.
孕震过程中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地震的长期孕育过程中,孕震区的地震活动一般都要经历一个加速增强过程和一个异常平静过程,显示出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加剧。基于这一事实,本文定量地定义了描述确定区域地震活动空间不均匀性的两项指标,即地震频次不均匀度F_d和地震能量不均匀度E_d。在阐明其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以我国近十几年内发生的8个6—7级地震为例,总结了F_d的异常时间T_f和E_d的异常时间T_e与未来地震强度的相关性。由其相关性出发,对1987年1月8日甘肃迭部发生的5.9级地震作了检验,检验效果尚好。一系列震例的总结和检验说明:运用指标E_d、F_d定量地探讨和预报某一确定区域地震发生的可能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0.
1986年8月23日门源6.4级地震前,地震波速度比异常从1984年起即开始出现,异常过程中由于受1985年7月14日冷龙岭3.6级地震的影响而略有回升,以后继续呈负异常,最大幅度达7%。震前在震中以西地区的波速比值未出现回升以后的明显高值,而震中以东的九条岭地区虽然长趋势波速比值负异常不明显,但震前的趋势上升及高值的出现却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