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Combining the Penn State/NCAR mesoscale (MM4) model, the dust transport model and an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a super duststorm process occurred in the Gansu province on 5 May 1993 has been simu-late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of duststorms occurred in the northern China and the field measurements of dust particles’ phys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model simulating dust plume transport processes and dust particle radiative forcing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models are described and verified with real cases of duststorms.  相似文献   
52.
本文研究了地壳中元素迁移聚集和成矿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迭代关系式与逻辑斯蒂(Logistic)方程一致。这表明,与元素迁移聚集有关的成矿作用是混沌的,并由此导致了地壳中元素含量、矿床储量及其空间分布具分形结构。  相似文献   
53.
In this paper a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element content and mineralization in the crust is suggested and the iteration relationship formula of this model coincides with the logistic equation. This shows that mineralization related with 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elements is in chaos, thus resulting in fractal structures of element content and ore reserves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crust.  相似文献   
54.
唐烽  金幸生  王约  丁明  赵元龙  高林志 《地质论评》2014,60(5):1009-1018
Hiemalora是一类广为分布的埃迪卡拉(Ediacaran)纪(震旦纪)圆盘状印痕化石,周围具流苏状或触须状突起,曾被解释为似水母动物,或某种叶状生物的固着器官,但以往罕见其与叶状生物体共同保存。本文报道了华南贵州震旦纪陡山沱组一类保存完好丰富的被确认为藻类的碳膜化石——革辛娜藻Gesinella,具有完整的须状固着构造。这一须状构造的形态和大小与Hiemalora非常相似,致密加厚的基部及其周围辐射状分布的丝状或须根状构造,可以分别和后者的中央盘以及周缘突起的"触须"相比较。陡山沱组的这一类碳膜化石同时保存有明显巨大的形同藻类的叶片和固着器,为研究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底栖印痕化石提供了新的认识,即:盘状的Hiemalora可能是多细胞藻类的固着器官,而不一定是最初解释的似水母动物或其它叶状体生物的固着构造。不过,证实这一点尚需更进一步地研究埃迪卡拉纪生物的保存方式和埋藏环境。  相似文献   
55.
PM2.5监测及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M2.5的监测方法、观测站网建设发展,以及PM2.5对人体健康、大气环境及天气、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并对国内外PM2.5空气质量标准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强PM2.5监测及影响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
针对用于插值的已知点较多时,插值计算需要解算大规模矩阵、计算耗时长甚至无法解算的问题,引入移动曲面的思想,取插值点周边最邻近k个已知点进行格林基函数二维样条移动插值,实例计算结果表示,该方法的插值精度高于Shepard插值法与多项式拟合法的精度。插值范围大及测点数量众多时,该方法仍可用,无需数据分区与光滑接边,与整体插值相比可大大降低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57.
江西秋季一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卫星辐射率资料以及NCAR/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及其三维变分同化模块,对2009年11月9日江西的一次区域性秋季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江西省基本均处于K指数大于36℃高值区,具备热力不稳定能量,K指数很好地反映此次过程的热力条件;(2)强的垂直风切变,为此次强对流提供发展的能量;(3)Δt850-500达到26℃,具有强垂直温度梯度;(4)此次强对流过程中,对流层中高层的干侵入可以向下伸展至700 hPa高度层以下,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在低层的积聚,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可以将低层的暖湿气流向上输送至较高的层次,加强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kriging algorithm, multiscale kriging model, to incorporate geochemical data observed at multiscales (multiresolutions). We assume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measurements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that the target scale at which the parameter values are needed may be different from the measurement scales. Several synthetic examples and the vanadium geochemical data from 8402 stream sediment samples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have been used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 These examples demonstrate that, by incorporating measurements from all scales, the estimated field is better than the field estimated using measurements from any individual scale. This method also allows us to estimate a parameter field at the scale that does not have any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59.
电位噪声是影响高密度数据采集质量进而影响反演成像解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模拟四种不同水平电位噪声并获得噪声数据,对比分析四种装置(温纳装置、三极装置、偶极装置、温纳-施伦贝谢装置),在噪声条件下的反演模型电阻率差异,并评估各装置对噪声响应的灵敏程度以及不同噪声水平对反演模型分辨率和各装置的勘探深度的影响。将反演模型分辨率和各装置勘探深度进行了量化,定量分析模型分辨率和不同装置勘探深度在各噪声水平下的变化规律,综合评估噪声对四种装置反演模型分辨率和勘探深度的影响得出:①偶极和三极装置对噪声灵敏程度较高,而温纳和温施装置对噪声灵敏程度相对较低;②噪声对深层地电模型分辨率影响较大,在有效分辨地电模型的深度范围内,温纳和温施装置的模型分辨率降低2/5,三极装置降低一半,偶极装置降低3/5左右;③勘探深度在噪声影响下均有所减小,温纳和温施装置减小约1/4,偶极和三极装置减小约1/3。  相似文献   
60.
区域群发性滑坡灾害概率预报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覆盖浙江全部陆地区域数年降雨量数据,在同时期内有明确日期、位置记录的609处滑坡(泥石流)灾害数据,通过对地质、土壤、土地利用类型、人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制了集GIS与ANN于一体的区域群发性滑坡灾害概率预报系统(LAPS)。该系统可以通过宽带网络与气象、水文观测等有关部门相连接,在雨季根据雨量观测站的实时观测数据和降雨预报,对全省区域范围内滑坡灾害发生概率进行快速评价,实现对灾害发生的空间范围、强度及其分布概率的实时预警预报,具有维护方便、操作简单、可视化强等特点,可以作为其它滑坡易发地区的预报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