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5篇
  免费   1794篇
  国内免费   2275篇
测绘学   832篇
大气科学   1390篇
地球物理   1945篇
地质学   4386篇
海洋学   1076篇
天文学   192篇
综合类   697篇
自然地理   100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455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425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At present, researches on climate change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mainly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in climate change and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regional desertification and dynamic climatic seasons of sandstorm, but less on climate change of oasis region, where there are more intense and 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Based on data of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strong wind and dust events frequencies obtained from the six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f Zhangye region in Heihe River basin, the features of climate change during 1968–2005 were carefully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temperature rise rate exceeded the average level of China.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changed a little, but the precipitation had a slowly increasing trend in spring and winter. Frequencies of strong wind and sandstorm days show obviously descending trends, which had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the regional temperature rise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e in spring and winter. Meanwhile, further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exploitations to the oasis in the inland valley of arid regions also affected the climate change of this region, which has a sensitive and fragile eco-environment.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07, 27(6): 1048–1054 [译自: 中国沙漠]  相似文献   
92.
皖南变质岩中的疑源类、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冠宝  陶正  石永红  徐树桐 《地质学报》1996,70(4):374-382,T002
皖南变质岩区地层原被认为属江南古陆的一部分,时代定为中、晚元古代。本文根据其中所含的Asperatopsophosphaera?sp.,Trachysphaeridium sp.,Nucellosphaeridium sp.,Lophosphaeridium sp.,Leiosphaeridia sp.,Baltisphaeridium spp.,Micrhystridium spp.和scolecodonts等疑源类和其它微体化石及笔者等以前发现的Lingulacea总面貌反映的时代,判断其中部分变质地层的时代应为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早古生代。同时还根据Crassispora sp.,Kraeuselisporites sp.和Lueckisporites ef.virkkiae Potonie & Klaus,Triquitritessp.等孢粉化石组合面貌反映的时代,推断其中尚有一部分为晚古生代地层。因此认为本区是一个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开始到中生代结束的碰撞型造山带,而不是一个古陆。  相似文献   
93.
CSU-RAMS模式在区域气侯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CSU-RAMS(中尺度)数值模式改造成“区域气候数值模式”以及进行区域气候数值模拟的试验研究。说明将有限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与GCM模式嵌套应用到区域气候数值模拟研究上能够取得有意义的结果。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GCM模式的不足。可以更为细致地描述大气环流的变化特征,是了解区域气候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4.
为了合理地求定按附合网平差的网点坐标的实际精度,本文推广了半动态法,籍此可在首级网的基准下,统一求定顾及各级控制网测量误差影响精度的全部网点坐标的方差—协方差阵。本文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种种情况下的精度估计:等级数不受限制的平面、高程或三维网,本级网平差中的固定数据以及待估计的平差值函数可以包含不同级的网点,从而克服了半动态法原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5.
史长义  王惠艳 《地质学报》2022,96(11):3705-3721
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查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找矿实践证明,化探方法技术在矿产勘查乃至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促使化探方法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传统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许多新的方法技术。本文从方法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找寻深部隐伏矿盲矿的有效化探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的概念,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划分为地面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和地下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建立了深部矿产资源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不同的方法技术有不同的优势和不同的适用条件,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的勘查目的和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不同的立体方法技术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取得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96.
Researchon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evolutionarycharacterandmechanismofcrustaldeformationfieldbeforeandaftertheTangshan...  相似文献   
97.
Onthespatialcharacteristicoftheshort┐termandimminentanomaliesofundergroundwaterbehaviorsbeforestrongearthquakeXUE-BINDU(杜学彬)...  相似文献   
98.
TOWARD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URBAN AREA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IntroduchollWiulegeOgraphystudiestheterritoria1systemsabouttherelationsbforeenhumanbeingSandthenature[I4],urbanmpaphyfocusesspecificallyonthespatialoopltizationandprocessofurbanterritory,anditsinteraCtionwiti1Otherterritorialsystems.Usually,wedoresearch…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成都市总人口、建成区面积等11个因子、作了主成份回归L-S估计和M-估计,讨论了成都城市发展对“热岛”强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城区房屋建筑面积及总人口数是影响城市气候(气温)的主要因子,其次为城市人口总户数、建成面积等。 文中,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拟合计算,回归效果比较满意(尤其是稳健回归)。  相似文献   
100.
近几十年我国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区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类统计检验分析和旋转主分量分析相结合确定中心站的方法,利用我国多年极端气温资料,对我国最高和最低气温年际变化型态进行区划。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结合可以互相补充,使分区结果更具客观性。中国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年际变化分别可划为12和11个不同类型的区域,分别计算了各区域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以及各区域之间的两两相关系数,检验证明分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