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内蒙古东部开鲁盆地陆西凹陷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上侏罗统沉积以温湿气候条件下的粉、细砂岩及泥岩为特征,其沉积序列可以被划分成周期为3-5 Ma的5个沉积层序,各沉积层序之间均为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关的整合面。沉积层序格架和构型主要受控于构造活动、气候和物源供给。各沉积层序的展布也受盆地结构和断裂差异活动的影响,表现出南厚北薄的地层展布特征。由于在马北斜坡存在地形或断裂坡折带,故可将一个沉积层序细分成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在明确首次和最大湖泛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层序B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的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等沉积体系特征和层序构型主控因素。对有利烃源岩、储层和盖层等成藏基本条件进行分析后,指出层序C西绍根断层下降盘的近岸水下扇和位于坡折带之下的浊积扇是寻找岩性圈闭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2.
深基坑土钉墙支护现场测试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破裂观察资料、位移监测资料以及土钉应变测试资料,对土钉支护的作用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3.
地质工程在链子崖危岩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链子崖浩翰的地质资料,往往使传统的设计人员无从下“海”而地质人员确实不也不能为力按照从如此众多的地质中凝缩出几个所谓的“参数”供设计人员使用,作者深感,从未遇到一个如此要求地质,设计与施工有结合,并以“地质”为主线纵贯始终,以“设计”为桥梁沟通“地质”与“施工”的工程。这就是地质工程。  相似文献   
114.
基坑安全是基坑施工的关键问题,基坑安全的关联因素多种多样,搞清这些关联因素对基坑的影响特征对基坑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环太湖流域(笔者称之为太湖软土区)各类基坑事故的调查分析,初步摸清了太湖软土区基坑安全的关联因素以及这些关联因素对基坑的影响特点,提出了确保基坑安全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为太湖软土区基坑工程的科学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基础依据,介绍了环太湖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特征和岩溶特征等基本背景资料,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15.
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18,自引:15,他引:103  
汶川地震触发了15000多处滑坡、崩塌、泥石流,估计直接造成2万人死亡。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0000余多处,以崩塌体增加最为显著,反映出地震对山区高陡斜坡的影响差异性非常大,在山顶上的放大作用非常显著。通过综合分析堰塞湖库容、滑坡坝高以及坝体物质组成和结构,对地震形成的33处坝高大于10m的滑坡堰塞湖进行了评估,划分出极高、高、中和低4种溃决危险。汶川地震滑坡滑床往往不具连续平整的滑面,尖点撞击是极震区滑坡的一大共性,可以分为勺型滑床、凸型滑床和阶型滑床等类型。据实地调查,滑坡附近震毁建筑物垂向震动非常明显,具有地震抛掷撞击崩裂高速滑流三阶段特征。在高速滑流中,发生3种效应:(1)高速气垫效应,滑坡体由较大块石和土构成,具有一定厚度,飞行行程可达1~3km;(2)碎屑流效应,撞击粉碎的土石呈流动状态,特别是含水丰富时,形成长程流滑;(3)铲刮效应,巨大撞击力导致下部岩体崩裂,形成新滑坡、崩塌,但是,其厚度不大,滑床起伏不平。本文以北川城西滑坡和青川东河口滑坡为例,分析了地震滑坡高速远程滑动及成灾机理。北川县城城西滑坡导致1600人被埋死亡,数百间房屋被毁,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最严重的滑坡灾难,举世罕见。青川东河口滑坡碎屑流是汶川地震触发的较为典型的高速远程复合型滑坡,滑程约2400m,高速碎屑流冲抵清江河左岸,形成滑坡坝,致使7个村庄被埋,约400人死亡。  相似文献   
116.
针对GIS生成的地图产品脱离GIS地理空间数据,割裂地理要素与地图对象完整性,导致输出地图产品更新困难。结合制图单位实际生成需求,研究GIS静态图式表达和GIS制图表达;基于GIS制图模板和GIS符号库,采用C#+ArcEngine编程技术,实现GIS专题制图系统。系统具有GIS静态图式渲染功能和GIS制图表达功能,并以某区域专题制图项目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方式专题制图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地理空间数据规则的地图制图表达技术能够兼顾GIS和地图制图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可快速完成地图制作,部分解决传统上必须通过大量人工编辑才能够完成的制图任务,一定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7.
为了了解福建省惠安县大港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在大港湾布设了12个测站,于2013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进行调查.两次调查初步鉴定大型底栖动物174种,冬季99种,春季136种.其中多毛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占总物种数的86.7%,构成了大港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平均生物量13.02 g/m2,冬季5.19 g/m2,春季20.54 g/m2;平均密度439.80 ind/m2,冬季402.61 ind/m2,春季475.42 ind/m2.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优势度指数大于2%的物种冬季有11种,春季有8种;以密度、生物量和出现频率3种数据为参数计算的物种相对重要性指数大于1 000的冬、春季都只有模糊新短眼蟹(Neoxenophthalnus obscurus)1种,说明模糊新短眼蟹在该海区的综合优势度较高.冬季和春季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与均匀度指数J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冬季明显小于春季.根据群落Bray-Curitis相似性系数对大港湾12个测站进行群落分布聚类分析,12个测站聚类为3组.用多维排序尺度方法对大港湾12个测站进行群落结构分析,呈现的不同程度分离点阵表明12个测站可划分为3个群落,与群落分布聚类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8.
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峡工程库区地处渝东、鄂西山区地带,丘陵占21.7%,山地占74%,平坝仅占4.3%,而这些平坝中最低的一部分又将被水库淹没。库区人口多,长期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后备土地资源缺少,地质环境容量极为有限,人地关系紧张,移民安置难度大,移民总人口达120万人。在1993年至1997年一期移民中,共安置了8.2万移民,在2003年将需搬迁安置约50万人,三期移民在2009年前必须完成。因此,二期、三期移民工作比一期任务更为艰巨、时间更为紧迫。如果说,三峡工程成败在移民的话,那么移民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地质。本文对库区移民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特别是地质灾害及其防治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9.
近10年华北地壳水平运动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国华  韩月萍  王敏 《中国地震》2003,19(4):324-333
根据近10年华北网高精度GPS复测资料、“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复测资料、山西断陷带的GPS资料等,分析了华北地区最近10年来地壳水平运动状态与演化,结果表明:①燕山构造带(张渤带)是华北地区水平应变最大的活动构造带,相邻块体的趋势性差异运动以燕山块体与华北平原块体之间为最大,约2mm/a(左旋);②华北地区周边差异性水平运动最显著的特征为该区西界中北段(银川等活动构造带组成)呈右旋走滑活动,南段以压性活动状态为主,该区北界西段的阴山断陷带以拉张活动为主,其它各界带的差异活动均不太明显;③从整体上看,每个时段的结果均有所不同,这其中除了误差因素外,可能还包含着运动的非线性成分。与此同时,文中也给出了华北各个块体、边界带不同时段的相对运动和应变结果。  相似文献   
120.
针对榆林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环境宜居性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SOFM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区聚落等级进行划分,结合地形高程、坡度、坡向、距水系距离、植被覆盖度等因子,构建指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遗址大都分布在海拔1 000~1 200m、坡度3~9°、距水系距离为0~800m、坡向为阳坡以及植被覆盖度较好的区域,一级聚落均分布在古代环境宜居性较高的区域。与仅使用地形因子建立的指数模型相比,加入植被覆盖度和聚落等级因子的模型对不宜居的沙漠和遗址分布空白区域划分的宜居性等级低,对遗址分布密集的宜居区域划分的宜居性等级高,宜居性等级划分结果与各等级遗址密度分布的客观事实更为吻合,综合因子模型对区域宜居性等级划分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