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根据2020年7月的调查数据,研究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7门9纲52种,以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为主,优势种包括隆背张口蟹(Chasmagnathus convexus)、扁平拟闭口蟹(Paracleistostoma depressum)、红树蚬(Gelonia coaxans)等10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密度分别为81.17 g/m2和54 ind/m2,其中节肢动物占比分别为43.70%和80.09%,节肢动物对群落密度作出的贡献最大;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0.86~2.52,系统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可将群落划分为3个类型;与我国其他红树林区相比,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4个季度月(夏、秋、冬、春季),对位于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所设的13个站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组成及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分析该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并研究了该海域的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全年总种数、年平均栖息密度和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11种、699.415个/m2和98.927 g/m2。各季度的种数(S)、平均密度D (个/m2)和平均生物量B (g/m2)的季节变化分别为: S春季(121)>S秋季(118)>S冬季(89)>S夏季(87),D春季(794.58)>D秋季(766.92)>D夏季(674.62)>D冬季(561.54),B春季(180.271)>B夏季(107.121)>B秋季(70.824)>B冬季(37.493)。全年物种多样性指数H’值、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值分别为2.976、4.135和0.707,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夏季、秋季和春节平均密度季节变化不明显,但冬季明显较少。而平均生物量和种数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春季较高,冬季较低。该海域的平均次级生产力为15.335g(AFDW)/(m2.a),相对较高。P/B值的平均值为1.239。  相似文献   

3.
2011年秋季对抚仙湖水域10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的采样调查,研究了该湖泊湖滨带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共鉴定底栖动物10个分类单元,其中水生昆虫类和软体动物等主要类群分别为1种和6种,各占总物种数的10%、60%。主要优势种为拟沼螺、日本沼虾。调查区底栖动物的密度介于26~229ind/m2之间,平均值为97.9ind/m2。生物量介于0.96~15.69g/m2之间,平均值为6.77g/m2。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介于0~1.45之间,平均值为0.82。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福建省九龙江口海门岛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对海门岛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并利用PRIMER软件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单变量分析、群落聚类分析(Cluster)、多维尺度排序(MDS)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曲线(ABC)分析.结果表明:九龙江口海门岛红树林区获得大型底栖动物共计112种,年平均生物量为77. 58 g/m2,年平均栖息密度为991. 0 ind/m2.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2. 42、5. 02和0. 70,其中春季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与春季生物的繁殖有关.ABC曲线表明该区域有三分之一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中等到严重程度的扰动,主要集中在春季站位,这与该季节渔民滩涂养殖作业活动有关. 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结果表明,在50%的相似性水平群落可分为6组,且不同组间显示季节差异显著.结合历史资料发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随环境质量的变化已出现了一定的群落演替,物种呈小型化趋势.环境因子与群落分布特征相关性较大,其中最能解释群落丰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的环境因子为水温、盐度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1-2013年每年8月昌黎生态监控区大型底栖动物监测数据,以Simpson优势度为指标分析了研究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年际变化。运用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Ma)深入探究了监控区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多毛类、甲壳类、软体类动物是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2)2011-08监控区平均密度为43个/m2,平均生物量为3.14g/m2;2012-08监控区平均密度为41个/m2,平均生物量为3.21g/m2;2013-08监控区平均密度为28.74个/m2,平均生物量为7.72g/m2;3)2013年监控区19个站位多样性指标均值远高于前两年;4)2011-08监控区第一优势种为绒毛细足蟹其Y值为0.029 4;2012-08监控区第一优势种为裸盲蟹其Y值为0.007 3;2013-08监控区第一优势种为长吻沙蚕其Y值为0.007 0。  相似文献   

6.
山东长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2016年6月(春季)、2016年9月(夏季)大潮期间对山东长岛列岛中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的3个不同底质类型的潮间带采样点进行了系统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了其数量特征和季节变化,包括群落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隶属7个门,共81种。其中环节动物门多毛类动物25种,软体动物门25种,节肢动物门22种,棘皮动物门6种,其他类群共3种(包括纽虫、腔肠动物和鱼类各1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18.97 ind./m~2,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据了研究区域底栖群落的密度主要成分,两者分别占比为39.58%和36.68%。各采样点平均密度为北长山岛(BCS)(141.17 ind./m~2)避险角(NCS1)(122.33ind./m~2)明珠广场东(NCS2)(93.42ind./m~2);各采样点平均生物量为128.03g/m~2,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据了研究区域底栖群落的生物量主要成分,两者分别占比为58.56%和35.32%。平均生物量北长山岛(BCS)(234.95g/m~2)避险角(NCS1)(99.99g/m~2)明珠广场东(NCS2)(49.13g/m~2)。从季节来看,各站点的物种数、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总体为秋、春季较多,夏、冬季较少。3个站点物种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2.30、1.99和0.79,各潮区中,均为中潮带低潮带高潮带,各季节变化不明显。优势种受底质类型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明显,没有在各站点和季节均为优势种的种类,主要的优势种有平背蜞(Gaetice depressus)、绒螯近方蟹(Hemigrapsus penicillatus)、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等。与以往历史资料相比,长岛潮间带生物出现了一定变化,种类和数量减少,与烟台近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7.
江苏小庙洪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11年春季的生态调查资料,报道了江苏小庙洪自然潮间带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小庙洪牡蛎礁内分布有3种牡蛎(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近江牡蛎C.ariakensis和密鳞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其中分布于潮间带区的造礁活体牡蛎为熊本牡蛎,其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199±363)ind/m2和(12361±1645)g/m2。在该牡蛎礁内记录到定居性大型底栖动物(不包括3种牡蛎)共计43科66种,礁体大型底栖动物的总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到(2830±182)ind/m2和(499.59±35.41)g/m2,显著高于邻近的软相潮间带泥(沙)质滩涂[密度(102±29)ind/m2;生物量(53.10±22.80)g/m2]和潮下带泥滩[密度(140±60)ind/m2;生物量(43.23±22.37)g/m2](P<0.001)。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9年8月~2010年6月4个季度月对位于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所设的13个站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组成及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并研究该海域的次级生产力、P/B值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全年总种数有211种、年平均栖息密度为699.415个/m~2,年平均生物量为98.927g/m~2。各季度的种数(S)、平均密度D(个/m~2)和平均生物量B(g/m~2)的季节变化分别为S_(春季(121))S_(秋季(118))S_(冬季(89))S_(夏季(87)),D_(春季(794.58))D_(秋季(766.92))D_(夏季(674.62))D_(冬季(561.54)),B_(春季(180.271))B_(夏季(107.121))B_(秋季(70.824))B_(冬季(37.493))。全年物种多样性指数H′值、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值分别为2.976、4.135和0.707。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夏季、秋季和春季的平均密度变化不明显,但冬季明显较少,而平均生物量和种数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春季较高,冬季较低。该海域的平均次级生产力为15.335g(AFDW)/(m~2·a),相对较高。P/B值的平均值为1.239。  相似文献   

9.
山东半岛宁津沿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4个季度(秋、冬、春、夏)对宁津沿岸潮间带2个断面的高潮带(SC1H与SC2H)、中潮带(SC1M与SC2M)和低潮带(SC1L与SC2L)所设6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资料,采用种属组成、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度指数等方法,分析了调查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征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宁津沿岸潮间带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5种,其中甲壳动物为优势类群,共计20种;软体动物14种,环节动物多毛类9种,其他类动物2种。优势种组成方面,甲壳动物钩虾类是4个季度的绝对优势种。调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45.09 g/m2;最高生物量出现在秋季,最低出现在春季;空间分布上,除春季外其他三个季度的生物量变化趋势均为中潮带低潮带高潮带。年平均丰度为182.67个/m2;最高丰度出现在夏季,最低出现在冬季。宁津沿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1.09,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空间分布趋势为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与邻近潮间带文献资料相比,调查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在物种数量、生物量和丰度、物种多样性方面均处于低值水平。  相似文献   

10.
烟台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全超  李宝泉 《海洋与湖沼》2013,44(6):1667-1676
为了解烟台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分析群落演替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引发群落演替的原因,于2010年4月、8月、11月及2011年3月4个航次(春、夏、秋、冬)对烟台近海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周年调查分析。采用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Cluster聚类和MDS排序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并与历史资料比较分析群落演替情况。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76种,其中多毛类77种,软体动物46种,甲壳动物39种,棘皮动物7种,其他7种。群落中的优势种组成季节性差异较小,基本保持稳定,短叶索沙蚕和不倒翁虫为4个季度共有优势种。烟台近海年平均生物量为16.72 g/m2,以秋季最高,春季最小;年平均丰度为1022 ind/m2,以冬季最高,春季最低。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30、0.70和1.9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底质和水深关系密切,但是由于受到不同类型的环境扰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呈现斑块状分布。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群落特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表现为物种数下降,群落中优势类群的比例和优势种组成发生了变化,群落中软体动物比例减少,多毛类比例增加。人类活动包括污水排放、养殖和捕捞、港口建设和船舶航运等干扰是导致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厦门海域文昌鱼及其他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2014年 8月在厦门黄厝和十八线潮下带海区,以及 2014年 1月-6月在厦门玩月坡潮间带获得的文昌鱼及其 他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厦门海域文昌鱼及其他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黄厝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 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 25种、80. 7 i nd/ m 2 和 13. 46 g/ m 2 ,十八线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 25种、 76. 2 i nd/ m 2 和 6. 53 g/ m 2 。黄厝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丰度指数 ( d ) 平均值略低于十八线潮下带,而均匀度指数 (J ) 和物种 多样性指数 ( H' ) 平均值略高于十八线潮下带。黄厝潮下带、十八线潮下带的文昌鱼栖息密度分别为 51. 1i nd/ m 2 和 39. 8 i nd/ m 2 文昌鱼生物量分别为 4. 63 g/ m 2 和 3. 68 g/ m 2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除了黄厝海区和十八线海区之间的文昌鱼体长呈显著差 异,其余文昌鱼种群参数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参数均无显著差异。文昌鱼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与底质粒径分选系数呈显著负相 关。玩月坡潮间带低潮区文昌鱼及其他大型底栖动物资源贫乏。厦门海域文昌鱼的资源量与文昌鱼放流、海岸工程和采砂作 业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黄河口海域2004-2009年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宇  刘一霆  杜明  刘霜  刘旭东 《海洋学报》2013,35(6):128-139
根据 2004年-2009年春季6个航次共186个站次的黄河口附近海域生态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群落特征分析。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53种,生物量变化范围为6.31~13.20 g/m2,丰度的变化范围为44~902 ind./m2。优势种类历年变化较大,出现频率较高的优势种类为纵沟纽虫、细长涟虫、寡节甘吻沙蚕和绒毛细足蟹;调查区域内丰富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历年来呈下降的趋势。聚类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大致可分为近岸和远岸2个底栖动物群落。分析表明,水深、底质的中值粒径和海水盐度是影响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8、2010、2013年3个年度春季在安海湾及邻近海域7个站位的生态调查数据,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其群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共计198种,种类组成上以多毛类和甲壳动物为主,不同年度的物种数由2008年的98种逐次增至2013年的118种,且软体动物比例呈上升趋势.单因素相似性分析表明3个年度的群落结构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历年调查的优势种组成已有所变化,尤其是2013年的优势种明显不同于前2个年度.3个年度的平均密度介于369~780个/m2,平均生物量介于23.22~40.10 g/m2,物种丰富度指数d介于3.693~4.265,多样性指数H'介于3.076~3.782,密度逐次降低,生物量2010年最低,而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多样性指数H'呈现2010年最高,前后年度低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安海湾外的站位平均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H'高于湾内.聚类结果表明,安海湾内外的群落相似性低,且优势种组成明显差异.与1989年相比,安海湾底栖动物群落发生明显改变.迹象表明,较之前2个年度,2013年安海湾底栖动物群落出现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围垦对长江口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1年4—12月,采用生态学的方法,选择了长江口横沙东滩成陆区、促淤区和自然潮滩三种生境,研究了围垦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横沙东滩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8种,物种分布为自然潮滩(22种)>促淤区(19种)>成陆区(7种),优势种为自然潮滩(6种)>促淤区(5种)>成陆区(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均丰度为促淤区(118.68ind/m2)>成陆区(100.67ind/m2)>自然潮滩(57.56ind/m2),而年均生物量为促淤区(35.71g/m2)>自然潮滩(27.56g/m2)>成陆区(1.52g/m2),三种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其种类组成有关。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J、d)为自然潮滩>促淤区>成陆区。群落聚类和MDS分析显示横沙东滩三种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同时ABC曲线也证实了成陆区和促淤区的底栖动物群落有明显变化,而自然潮滩的群落结构相对完整。以上结果表明,围垦导致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洞头列岛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4月在该海域布设35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采样,并获取相关环境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22种,其中多毛类57种,甲壳动物34种,软体动物19种,棘皮动物5种,其它类动物7种。各调查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目在1~22种之间,瓯江口附近站位物种数较少。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3.35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21个/m2。多毛类具有种数上的优势,软体动物具有生物量和密度上的优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29、2.45和0.66。通过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排序分析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划分为3个群落:异蚓虫-薄云母蛤-绒毛细足蟹-不倒翁虫群落(群落Ⅰ),薄云母蛤-异蚓虫-双鳃内卷齿蚕-不倒翁虫群落(群落Ⅱ)和其他群落(群落Ⅲ)。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底层海水的温度、盐度、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溶解性无机氮、化学需氧量以及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等。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但基本稳定。与历史资料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无明显变化,种类组成由以多毛类和软体动物为主转变为以多毛类和甲壳动物为主,且个体较大的棒锥螺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6.
于2009年5月对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4条断面12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海域共出现大型底栖动物78种,其中多毛类37种、甲壳类24种、软体动物13种、棘皮动物2种和其他类2种(分别是腔肠动物、纽形动物)。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为1675.8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21.366g/m2。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按40%相似性程度可划分为4个。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整体正常,个别站位群落受到轻度扰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2015年春季航次(5月)和夏季航次(8月)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泥调查资料,对岱山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多样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春季航次共采得大型底栖动物15种,夏季共采得大型底栖动物22种。类群涉及纽形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多毛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类、棘皮动物等。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在两个航次中种数均为最高。岱山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不倒翁虫、圆锯齿吻沙蚕、双鳃内卷齿蚕和金氏真蛇尾。夏季岱山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类有:不倒翁虫、西方拟蛰虫和异足索沙蚕,其中不倒翁虫是两个调查季度月的共同优势种。岱山海域春季各站位平均丰度22ind./m~2,丰度范围为0~90ind./m~2。夏季各站位丰度范围0~165ind./m~2,平均38ind./m~2。春季各站位湿重生物量范围0~2.65g/m~2,平均0.81g/m~2。岱山海域夏季各站位湿重生物量范围0~16.25g/m~2,平均2.29g/m~2。岱山海域春季生物多样性指数(H′)在0~1.75,平均0.70;夏季生物多样性指数(H′)在0~1.75,平均0.67,季节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海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2年6月对海州湾3种底质的潮间带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显示,该区被鉴定出的大型底栖动物共有98种,其中多毛类为13种、软体动物为53种、甲壳类为25种、棘皮动物为2种、其它类动物为5种,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的种类可占80%;该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257.30 g/m2和953个/m2,软体动物生物量(201.19 g/m2)和栖息密度(727 个/m2)分别占总数的78%和76%.经底栖动物种类相似性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排序,可将该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划分为岩礁、沙滩和泥沙滩3个群落.通过对3个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分析得出:对于种类,泥沙滩群落 > 岩礁群落 > 沙滩群落;对于生物量、息栖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岩礁群落 > 泥沙滩群落 > 沙滩群落;泥沙滩群落中的TE断面优势种分布显著而使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明显低于其它两条泥沙滩断面.沙滩群落和岩礁群落的底栖动物分布分别与海水浴场和货运码头较多的人为活动影响有关,而泥沙滩群落的分布差异主要与海岸开敞度、海流潮汐作用、滩涂贝类养殖及优势种分布影响有关.泥沙滩是该区经济贝类的重要养殖场所,为使养殖种类健康生长,建议对沿岸排污口水质及养殖区沉积物环境质量进行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类城市化进程及工业活动的进一步加剧,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及气候变化对于海洋生境产生了不可逆的巨大破坏,海洋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对于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主要以黄海胶州湾、长江口、福建浙江沿岸海域最为广泛,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研究显得相对弱化,数据资料时间间隔较长。本文主要综述了渤海湾海域常见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及其对围填海工程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渤海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区系相对于其它海区较为简单,已发现大型底栖动物约400余种,优势种主要是低温、广盐暖水种,近五年年均生物量约为19.83 g/m~2,年均栖息密度约为474 ind/m~2,主要是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平均栖息密度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平均生物量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在此基础上对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8月,对舟山群岛12个岛屿的不同底质潮间带设置的14条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调查,并进行了相似性群落聚类分析、非参数多维标序(nMDS)及丰度/生物量比较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共69种,其中软体动物39种、节肢动物20种、腔肠动物4种、环节动物3种,脊索动物3种。优势种为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泥螺Bullacta exarata、紫贻贝Mytilus edulis、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 japonicus、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和沙蚕Nereis succinea。14条潮间带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 941.96g/m2,平均丰度为1 663个/m2,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1.910,0.749,1.815。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舟山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急剧下降,优势种也有所变化,但其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2个群落,即岩相断面群和泥沙滩断面群。泥沙滩断面的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扰动,群落稳定性下降,而岩礁断面生态环境好于泥沙滩断面,底栖动物群落尚未受到扰动。舟山海域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滩涂围垦、水产养殖与海岸工程等人为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