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606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41.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黎  张声才 《热带地理》2002,22(2):121-124
介绍了广东英德市北部山区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文效应、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对水资源的保护管理措施 ,促进自然环境良性循环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2.
沙坡头人工植被区中的油蒿种群动态与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种群生态学中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种群动态指数对沙坡头包兰铁路北侧1964年和1981年沙地人工植被区中的油蒿种群结构动态进行分析,发现1981年区和1964年区的油蒿种群都属于增长型,但1981年区的增长性大于1964年区,也就是说,随着人工植被建立的时间延长,油蒿种群结构由快增长型转向慢增长型.因此,沙地中的油蒿种群的动态趋势是由快增长向慢增长,以及衰退方向演变,最终有从人工植被区中消失的趋势.同时,油蒿种群结构的增长型是油蒿能长期存在的种群生态学原因,是它具有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的沙地生境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3.
京、津、冀区域群发性强沙尘暴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1954—2002年82个站的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京、津、冀区域群发性强沙尘暴的认定标准,构建较完整的群发性强沙尘暴序列,并分析该地区群发性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近50a京、津、冀区域共出现了39例群发性强沙尘暴,河北省的冀西北高原区和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四市交接处饶阳一带是京、津、冀区域强沙尘暴天气的多发区。多发季节为3—5月,占全年总数的76.9%,其中4月份最多,占全年总数的51.3%。群发性强沙尘暴年代际变化呈现总体减少趋势,其发生次数、覆盖面积均是以20世纪90年代为最低值.  相似文献   
44.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与水化学成分关联度排序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根据2001年塔里木河下游第四次生态输水前后地下水位、水质变化的监测和取样分析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塔里木河下游地表生态输水前、后的地下水位与地下水化学成分进行了关联分析。分析研究表明,生态输水对地下水质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关联排序中。阴离子的SO4^2-、Cl^-以及阳离子的Ca^2 、Mg^2 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联性较强;pH值与地下水位的关联度最低。仅为0.534;矿化度与地下水位关联度最高,达到0.863。  相似文献   
45.
海南省五指山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金凤 《山地学报》2003,21(2):169-172
海南省地处热带地区,山地面积占25.4%,五指山是海南山地的核心,也是海南最高峰,从下而上依次分布着砖红壤、赤红壤、黄壤、灌丛草甸土。五指山土壤普遍遍缺,而Zn、Ni、Pb、Cd、Cr、Co含量属正常值。在成土过程中,Cd有一定积累,其他元素有明显淋溶。在自下而上的垂直带谱中,Zn、Co含量呈现递减,Cd则相反,Ni、Pb、Cu、Cr含量呈现波浪式变化。气候因素是影响五指山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6.
气候变化对洮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过去40多年来,洮河流域主要产流区甘南高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对引洮工程的引水区——流域上游40多年的实测水文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降水和径流总体下降趋势非常明显,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降水径流减少更多,达35%;而气温则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没有降水径流的下降幅度大。由于气候升温变暖、草原载畜过量以及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气候干旱化、山区水土流失加剧、草原植被退化和沙漠化,这一切都将对未来引洮工程发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7.
长江中下游东段庐枞、怀宁、繁昌、铜陵和宁芜地区的中基性岩属于碱性系列 ,具有高的U ,Th含量和Th/Pb ,U/Pb比值 ,分别平均为 2 .82× 10 -6,9.5 6× 10 -6和 0 .6 35 ,0 .184。样品的初始铅同位素 (130Ma)组成为 :(2 0 6Pb/ 2 0 4Pb) i=17.6 5~ 18.6 0 ,(2 0 7Pb/ 2 0 4Pb) i=15 .4 2~ 15 .5 0 ,(2 0 8Pb/ 2 0 4Pb) i=37.6 7~ 38.0 4。形成中基性岩的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 ,具有EMⅠ和EMⅡ ,且以EMⅡ为主的特征。和长江中下游西段黄石地区以及大别地块西南部玄武岩的比较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地幔高的Th/Pb和U/Pb比值可能和俯冲板片析出流体的交代有关。晚中生代时期 ,华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Ⅰ特征为主 ,华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Ⅱ特征为主 ,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区域性分布与印支期扬子板块深俯冲事件密切相关。虽然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因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表现了亏损特征 ,但残留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Pb同位素中仍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48.
细菌浸铜技术在紫金山铜矿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生物浸矿技术在紫金山铜矿的应用及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9.
金山金矿热液蚀变粘土矿物特征及水-岩反应环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粘土矿物是流体作用过程中水—岩反应的产物,因此其特征反映了流体活动的特征和水-岩反应的环境。金山金矿蚀变粘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和绿泥石组成,其中,蚀变糜棱岩中的伊利石含量大于绿泥石含量;而蚀变超糜棱岩中的绿泥石含量大于伊利石含量。蚀变糜棱岩中伊利石的多型为2M1,超糜棱岩中为2M1和1M。金山金矿蚀变绿泥石的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其为富铁绿泥石,由蠕绿泥石、铁镁绿泥石和密绿泥石组成,绿泥石中Fe、Mg质组分不仅来自围岩,而且也有一部分来自流体。利用地质温度计计算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06-258℃,流体的f(O2)为10^29.56~10^-31.48。本文认为金山金矿热液蚀变为酸性蚀变,其环境为还原环境,流体作用的水/岩比较高;在水—岩反应过程中,流体中的Fe、Mg、Si为带出组分。粘土矿物的形成机制为溶解—迁移—沉淀。  相似文献   
50.
大庆油田部分三元复合驱抽油井结垢现象比较严重。井中结垢损害抽油设备,增加了生产成本。通过运用XRD,IR,SEM和化学分析手段对抽油井垢的研究发现,垢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和SiO2,其含量分别为67%和28%,油井垢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罕见矿物——六方球方解石。六方球方解石呈微晶状(1—10μm),并常常以微晶聚集的球粒状出现,同时伴生有无定形SiO2。呈游离态的SiO2和有机质对于六方球方解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