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500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761篇
地质学   825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37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彗星中尘埃粒子的充电机制 ,带电特性和平衡电势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彗星尘埃的破碎特性和临界半径 ,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Seyfert1 .9星系NGC52 6A的Chandra观测结果。高分辨率的图象第一次发现两个软X射线核 ,两核所在方向看起来与中心吸积盘垂直、沿喷流方向。谱分析再次证实NGC52 6是一个X射线“平谱源”。两套辐射模型均可很好拟和X谱 ,其一由一个热成分和两个吸收成分组成 ,表明中心核区必定被严重吸收、导致X谱变得平坦 ;另一个由两个热成分和一个反射成分组成 ,与新发现的双软X核一致 ,并同样能解释平谱现象。要从两者之中作出正确选择 ,需要光学偏振观测。  相似文献   
3.
简要地总结了活动星系核的多波段观测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望未来新设备及理论发展可能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苏北盘石山、练山地幔捕虏体的PGE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锍镍火试金预富集法,分析了位于郯庐断裂带东侧的盘石山、练山地幔橄榄岩包体中铂族元素(PGE)和Au含量.不同于部分熔融残留成因地幔橄榄岩中通常所观察到的负斜率型或平坦型的分布模式,这两地的地幔橄榄岩以Pt、Pd、Ru相对富集,Ir、Rh相对亏损的"燕子型"分布模式为特征.Pt、Pd等不相容元素富集说明上地幔除经历过早期的部分熔融外,还经历了后期富Pt、Pd的高熔/岩比的熔(流)体的层析分离交代作用影响.盘石山地幔橄榄岩的PGE总量比练山高,Os的含量也比原始地幔值高;而练山地幔橄榄岩的Os含量比原始地幔值低,说明交代作用带走了练山地幔橄榄岩中的Os,却没有很大改变盘石山地幔橄榄岩中的Os含量,这可能与交代熔(流)体含硫量饱和程度有关.Rh的负异常可能与部分熔融过程中熔体较低的fo2有关.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是中国东部中朝大陆板块与扬子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具有薄皮构造的性质。组成两个碰撞大陆之间的滑脱(冲断剪切)带的岩石就是碰撞混杂岩组合。大别山由于剥露较深,仰冲壳楔完全被剥蚀,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出露,识别出碰撞混杂岩组合是对大别山进行几何分析的必要步骤。大别山碰撞混杂岩组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条带状片麻岩-超镁铁岩组合,南部为云母斜长片麻岩-榴辉岩组合,这两个组合的大部分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宏观的"碎斑结构"和混杂作用。罗田穹隆是造山过程中早期形成的双冲式背斜,最后在造山晚期因东西向缩短的叠加而形成穹隆。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大洋板块之上,但是有关俯冲板块对其影响程度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海山岛链的时空分布显示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曾发生多次转折,这些转折与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和岩浆事件有着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从时代和力学性质上看,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中国东部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和郯庐断裂活动等重要地质事件。这些认识为理解中国东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包括岩石圈减薄的机制、郯庐断裂的演化,以及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等。本文重点分析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对应关系。在125~140Ma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造成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卸载上涌,发生减压部分熔融;约125Ma,太平洋板块漂移方向发生了大幅度转折,形成安第斯式的俯冲挤压,岩石圈停止减薄和减压部分熔融,出现岩浆宁静期。随着俯冲的深入,到110Ma前后俯冲板块后撤,形成弧后拉张,岩浆活动又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黄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质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别山黄石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上有很多近水平的反射体,表明大别山中心部位的中、下地壳内也有近水平的分层性。反映有流变性和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与大型薄皮构造理论对岩石圈性质的认识一致,因而在其运动过程中应服从薄皮构造的运动规律。结合以往对大别山区划分的岩石一构造组合,在前人对此反射地震剖面所作的地质解释的基础上,对反射地震剖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解释,并建立了大别山造山带在此剖面上的两维几何结构。剖面南部为造山过程中形成的背斜构造。地表15km深度内为由碰撞混杂岩组成的扬子与中一朝大陆之间的主滑脱带。剖面中部为造山期后的侵入体。剖面北部为主滑脱带的根带(通常认为的缝合带),根带被中生代形成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切割。剖面最北端为变质复理石中略晚于主滑脱带的反向冲断带。推溺l下地壳的断开距离在扬子大陆俯冲时(三叠纪前)规模较大,然后逐渐缩小,直至保留到今天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板块绝对运动及地幔热对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板块绝对运动AM1-2模型为边界条件探讨了不同的瑞利数下地幔热对流模型.结果表明,瑞利数小于10000(529.41)时,地幔对流呈现以板块驱动图式,运动的极型场和环型场由板块运动激发,两种场占有差不多相同的功率.当瑞利数增加到接近或略超过最低临界值时(约1.5倍),对流呈现出复杂状态:1.板块运动速率小于下伏地幔对流速率;2.区域性的双层对流环出现;3.对流谱成分发生变化;4.环型场仅在地幔很浅的区域中起作用,而在地幔深部对流图式中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ENGLE-型微探针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EDXRF)技术测定了一批青釉瓷残片中的16种元素氧化物的含量,其残片来自浙江杭州地区的南宋郊坛窑和老虎洞窑。由主量元素判别方程的Q值表明,两类青釉瓷均属官窑制品。主成分统计分析看出,郊坛官窑与老虎洞官窑的瓷釉成分有明显不同,但其胎质成分的分布,却有部分的重叠,这显示了当时两处官窑的工匠们在使用胎料中的交往。从釉层、过渡层、和胎层的Al2O3和CaO的含量数据表明,郊坛官窑和老虎洞官窑的青釉瓷制品,分别存有厚度为120~140μm和230~240μm的过渡层,表明两处使用釉料和烧制工艺上的…  相似文献   
10.
体应变与水位、气压相关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体应变与气压、水位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等参数的统计,得到了各台的特征量值,比较了不同井孔条件下资料变化特点,探讨了气压上升、下降过程中体应变的不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