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海洋学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是一个潜在的重大风险,为防范气候灾害,应对极端气象海洋事件,需客观、定量地对未来极端海平面变化进行科学预测。为此,基于Copula函数和动态极值分析理论,综合考虑平均海平面变化(包括垂直陆地运动和基准的局地变化)与潮、涌、浪等其他气候变化的增水对极端海平面高度的影响,采用DREAM方法改进Bayes推断对动态极值模型的参数空间估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对未来极端海平面高度变化进行预测,旨在改进传统模型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并运用该模型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厦门地区未来35年的海平面变化情景进行了模型应用和实验模拟。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取符合要求的多时相HJ-1环境卫星资料,采用监督分类、逐步剔除相结合的遥感方法,利用ENVI等处理软件实现了曹妃甸龙岛潮汐条件下的陆地面积计算。龙岛在大潮涨潮之际,陆地面积不足3 km2;而小潮时,面积则至少达7.6 km2。与地面测绘结果对比表明,利用HJ-1卫星能够较好地满足龙岛等地开发建设对潮汐条件下的面积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3.
用DTOPSIS方法评价内蒙古中西部农业气候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瑞  孟艳静  高桂芹  许彦慧  高玲 《气象》2008,34(11):106-110
利用DTOPSIS法对内蒙古中西部三市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计算各站气候要素指标与理想解的接近度即关联度Ci值,按Ci值的大小来确定农业气候资源配置的优劣.结果表明内蒙古中西部三市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水平有明显差异,按优劣程度依次分为较优、一般、较差.综合配置较优的区域是位于东角的鄂尔多斯市,Ci值为0.6032;配置一般的是位于南角的乌海市,Ci值为0.404;配置较差的是位于北角的巴彦淖尔市,Ci值仅为0.286.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模式,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顾光芹  田国强  李元华  智利辉 《气象》2011,37(8):1018-1025
将曹妃甸工业区2007—2008年自动气象站的最大风资料和唐海、乐亭、滦南气象站1972—2008年最大风资料进行u,v分量分解,分别建立最大风u、v分量的回归模型,然后利用唐海、乐亭、滦南气象站1972—2006年最大风资料,对曹妃甸1972—2006年最大风资料进行重建。对曹妃甸的实测资料和重建资料分别与唐海同时段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唐海与曹妃甸之间最大风速的相关关系是比较稳定的;风向存在一些差异,风速较小时,两站风向偏差较大,风速较大时,两站风向偏差较小。曹妃甸与唐海实测资料风向在同·方位的次数,春季占28.3%,夏季占31.5%,秋季占24.7%,冬季占33,1%;曹妃甸重建资料与唐海实测资料的风向在同一方位的次数,春季与46%,夏季占29,4%,秋季占42,7%,冬季占54%。为了考察重建资料的合理性,在不同月份选取120个大风个例,分析重建资料与天气系统的对应关系,120个个例中,有5个无明显的天气系统配合,其他均有天气系统配合。重建后的最大风速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经检验,曹妃甸日最大风速较好地服从Gamma分布。该资料序列可以用于大风灾害的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5.
彭鹏  张韧  洪梅  王锋  龙强 《大气科学学报》2015,38(2):155-164
气候变化影响是指气候变化背景下社会经济或资源环境的响应。气候变化风险是指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或资源环境的可能损失。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是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定性和对风险的量化。针对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方法的原理和技术体系,本文从风险指数、风险概率和脆弱性评估三个方面,对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和通常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取符合要求的多时相HJ-1 环境卫星资料,采用监督分类、逐步剔除相结合的遥感方法,利用ENVI 等处理软件实现了曹妃甸龙岛潮汐条件下的陆地面积计算.龙岛在大潮涨潮之际,陆地面积不足3 km2;而小潮时,面积则至少达7.6 km2.与地面测绘结果对比表明,利用HJ-1 卫星能够较好地满足龙岛等地开发建设对潮汐条件下的面积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力-统计"预报方法的MEOFIS(精细化气象要素客观预报)平台以相关模式预报结果为基础,结合历史实况资料建立预报模型,实现站点的精细化预报.利用2009~2011年的T639模式产品和渤海湾北部相关观测站的数据积累统计建模,并对2012~2013年海面4个季节的气温和风速进行预报统计,对比分析该平台在海面气温和风速预报中的适用性.经客观检验,1℃误差范围内,海面各季节的气温和风速预报准确率均高于陆上的预报;海面日最高、日最低和逐3 h气温预报准确率均超过68%,秋季的日最高气温、逐3 h气温和冬季的日最低气温预报最为理想,准确率分别达86.8%、75.2%和78.9%,春季的气温预报整体不理想;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和T639直接输出的结果相比,MEOFIS在各季节的气温预报中具有明显的订正能力.2 m/s误差范围内,过渡性季节春、秋季的日最大风速预报准确率均超过75.0%,夏季的预报效果较差,但逐3 h风速预报准确率最高,达78.0%,冬季的风速预报效果整体不佳;利用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对各月逐3 h的海面气温和风速预报误差做滤波处理,结果显示MEOFIS平台对这两要素的预报误差均存在明显的双周震荡波,通过滤波可以提高二者预报的准确率,且气温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更大.预报偏差和方差小的季节,预报准确率的改善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2-06—2013-05渤海湾北岸曹妃甸港100m风能塔风观测资料,研究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的月变化特征及其和地面10m风速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港口安全运营调度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需求,设计了一种港口塔吊定点、定量水平风荷载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受海陆风和周围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渤海湾北岸z0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通过拟合确立了z0和地面10m处10min平均风速在海-陆风和陆-海风两个方位上的粗糙度方程,梯度风速计算试验显示方程稳定可用;基于以上结论建立了定点、定量风荷载预报模型,预报试验和程序开发结果表明,基于上述结论所建立的港口塔吊水平风荷载计算模型正确可行,更适用于风险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些海岛面积受潮汐、海流影响较大的情况,提出了利用环境减灾卫星HJ-1的CCD数据进行海岛面积监测,并以唐山曹妃甸龙岛监测作为实验,计算了其潮汐条件下的最大、最小面积,分析了过去5 a中该岛的面积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环境减灾卫星数据对于海岛测绘尤其是跟踪监测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DTOPSIS法对内蒙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内蒙中西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水平按优劣可依次分为3个区:东部鄂尔多斯市为温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南部乌海市为温暖干旱区,北部巴彦淖尔市则为温暖干旱——极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呈现东部优于南、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