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河北省1984—2014年各县市暴雨洪涝灾情案例,统计分析了暴雨导致房屋损坏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房屋为承灾体,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和居民地等地理要素作为指标,基于K-mean聚类分析法对河北省暴雨孕灾环境条件进行分区。结果表明:(1)1984—2014年,暴雨导致房屋损失间数与灾情案例5日累积降水总和的逐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房屋受损灾情次数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特征。(2)草地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山脉,林地主要在承德、张家口东南部、保定西部和石家庄西部,东南部平原的农用地占比在0.8以上,水域在冀东沿海、张北和沽源以及西部大清河水系的占比较大。冀北高原和太行山-燕山山脉地形起伏较大,区域标准差在100 m以上。居民地密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平原的市辖区附近居民地密集。(3)Ⅰ区为临海平原区,易受强降水影响;Ⅱ区为山前平原区,草地、林地有所增加;Ⅳ区(西部低山区)农用地比重比Ⅲ区(北部高山区)大;Ⅴ区为内陆平原区,降水较少。  相似文献   
2.
中国各区植被覆盖和气候特征多样,植被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及植被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研究不同气候区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可以为各区针对性地应对气候变化、制定植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土地覆盖数据,根据植被带的分布确定了划分中国干湿区的指标,其次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不同干湿区域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探讨了NDVI变化与温度、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区域200 mm、500 mm和800 mm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别与荒漠/草地、草地/农田、农田(草地)/森林植被带的分界线吻合,气候过渡带对应着植被过渡带,这些等值线作为划分干湿气候区的指标比较合理。(2)中国年平均NDVI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从小到大依次为干旱区(0.11)、半干旱区(0.35)、半湿润区(0.57)、湿润区(0.68)。1982~2015年中国大部分区域NDVI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区域平均的NDVI在干旱区、半干旱区分别以0.002 (10 a)-1、0.008 (10 a)-1的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