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利用NCAR/PSU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模拟了上海0185特大暴雨第9号热带低压(TD)结构,发现中层中尺度涡旋(Midlevel Mesoscale Vortex,简称MMV)是此次TD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上海特大暴雨发生时段内TD的气旋性环流、最大低压扰动中心和最大正涡度中心主要位于对流层中层(850~400hP...  相似文献   
92.
LAPS同化GPS/PWV资料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晶  顾松山  楚志刚  付志康 《气象》2014,40(1):76-85
利用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系统同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PWV(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资料,分析GPS/PWV资料对LAPS输出场的影响,并结合WRF模式,将LAPS输出场作为其初始场进行降水预报,进一步考察GPS/PWV资料对降水预报的作用。选取2009年6月28日湖北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设计三种方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同化GPS/PWV资料后对LAPS湿度场有显著的改善,而对高度场及风场的作用则不明显;GPS/PWV资料对区域平均可降水量的影响比雷达资料大一个量级;与此同时,利用多种评分方法对6 h累计降水做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同化GPS/PWV资料能够有效地改进WRF模式的初始场,增加丰富的中小尺度信息,并对随后的确定性预报产生正影响。  相似文献   
93.
2013年10月7—8日上海地区发生特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天气资料、FY-2E卫星云图、风廓线雷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内所使用的主要业务模式预报资料,分析台风与冷空气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登陆减弱的1323号台风"菲特"低压环流与1324号台风"丹娜丝"北侧外围强东风急流为该过程强降水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台风低压环流、"丹娜丝"北侧外围强东风急流三者的结合使切变辐合抬升得到加强;分析风廓线雷达资料发现,低层切变线在上海长时间维持是该地产生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长时间维持的切变线反映在卫星云图上,为先后5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合并,并造成持续强降水。各业务模式预报结果检验表明,因其不能精确描述各台风的位置、强度和结构,对降水落区、强度以及最强降水时段预报均存在较大误差。对于模式预报误差,要重视实时资料的应用,尤其是组网风廓线雷达资料可作为大暴雨短时预警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一次雷暴冷出流中新生强脉冲风暴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岚  戴建华  陈雷  王强  顾宇丹 《气象》2009,35(3):29-35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SAFIR3000总闪电定位资料、加密探空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07年8月3日造成上海嘉定F1国际赛车场6号弯D2-D5号4个临时看台被吹翻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坡度较大的低压槽、较高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和较弱的垂直风切变条件下,地面风场辐合、海陆风锋和雷暴冷出流等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上海地区出现了多个强局地脉冲雷暴;F1国际赛车场致灾脉冲雷暴发生在前期雷暴的冷出流中,冷出流锋区与原边界层辐合线的碰撞是其触发的动力机制,较高的不稳定能量、充足的水汽和中低空的辐合上升导致该风暴强烈发展,造成了F1赛车场出现了13级大风和短时强降水;雷暴过程的总闪电活动分析表明:闪电活动的突然增强预示了该雷暴的爆发并开始进入减弱阶段.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以2008青岛奥帆赛和残奥帆赛赛事服务为例,详尽分析了本次气象服务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技巧。即赛前充分了解需求,在比赛中及时把握时间节点,从而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缩短预报时效,提高预报准确率,在服务过程中时刻贯穿“以变为魂”的理念,根据赛事的进展,适时调整服务策略,采取先“激进”后“保守”的策略,使得比赛进程安排紧凑。  相似文献   
96.
青岛近海夏季海风分型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7月上旬至2007年9月中旬青岛自动站以及近海浮标站逐小时的观测数据以及3小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场,根据大尺度背景地转风将海风分为7个类型,建立预报青岛夏季近岸海风的统计分型方法。分析表明当大尺度地转风为偏东风时,青岛近岸海风较强(海风风速大于6m.s-1),海风风向东东南。当大尺度地转风为北风时,青岛近岸海风风速大于3.6m.s-1,海风环流建立后风向逐渐向右偏转。当大尺度地转风为偏南风,且地转风向岸风分量较强时,青岛近岸海风起风时间较早,但海风环流较弱;当向岸风分量较弱时,海风环流发展较强。海风环流建立以后,海风风向的偏转受科氏力、气压梯度力、地形、摩擦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从2008年8月的预报检验来看,该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报青岛近岸海风的风向偏转趋势以及午后海风的风速,为近海风力专项预报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7.
强度尺度方法在模式定量降水预报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asati于2004年提出的强度尺度检验技术,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上海区域中尺度模式的预报检验中。结果表明,强度尺度检验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从不同降水率闽值和空间尺度对模式定量降水预报进行评估的方案。该方法首先对预报场和观测场进行降水率闽值获得二进制误差场,并通过二维离散Haar小波对二进制误差场进行各个空间尺度的分解,从而评估模式在各个降水率闯值和空间尺度上的均方差和预报技巧。通过计算各空间尺度二进制误差场的均方差百分比和能量平方偏差,可分析不同的降水特征尺度误差对总体误差的贡献情况以及预报降水与观测的偏差情况。  相似文献   
98.
中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的识别判据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漆梁波  张瑛 《气象》2012,38(1):96-102
基于中国东部5个冬季的地面降水观测和高空探测资料,针对不同的降水相态,对它们对应的不同温度及不同厚度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到一组中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的推荐识别判据。分析发现:由于气候背景不同,我国东部的识别判据阈值和西欧的略有差别,而北美洲识别判据在我国东部的适用性也不好;综合考虑温度因子和厚度因子的识别判据表现则更好一些。该组判据对雨和雪的判别性能较好,TS评分分别达到0.91和0.73;对雨夹雪的容忍性判别TS评分也能达到0.57;但对冻雨(冰粒)的判别效果不好,TS评分仅为0.25左右,空报率达0.70~0.80,主要原因还是识别判据的针对性不足。鉴于该类天气的复杂成因,开发该类天气的客观识别判据需要考虑更细致的大气层结状况和局地气候条件,而当地预报员的预报经验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工作的结果能为我国东部地区的相关业务预报和数值模式产品后处理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热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01,自引:1,他引:101  
以气象卫星资料为主要信息源,以陆地卫星TM资料,土地利用专题图件,气象观测资料为辅助信息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城市热力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同时还对地面亮温和气温的相关模式进行研究和建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0.
连续小波变换在上海近100年降水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建群 《气象》2001,27(2):20-24
利用上海地区1900-1999年月降水资料,用Marr波及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上海地区100年来冬、夏季降水时间-频率的多层次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及其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其年际及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时间域中分布很不均匀,具有很强的局部化特征。这些特征可为上海地区短期气候预测服务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